01
远在国外留学的好友coco,昨天向我借生活费,但千万别以为这是我的被骗故事,受害人是coco,时间也不是昨天,而是上周。
01 上周五晚上9点,收到coco群发的消息说她QQ被盗,如果有人冒充借钱,千万不要上当。 我想了想觉得有趣,回复说:“盗号借钱这种把戏,不会有人相信吧。”一句玩笑话coco却很严肃,立刻发起视频聊天,说别掉以轻心,她自己的父母就被骗了。
“昨天早上我登上QQ,我爸发来信息说钱已经转给教授了,你就放心吧。我当时一脸问号,教授?转钱?赶忙给家里打了个电话。”coco将事情的经过娓娓道来。
“通过我爸电话描述才知道,国外时间凌晨4点,‘我’发送QQ消息告诉家人说手机摔坏了,打不了电话,接着说我的教授近期回国,走之前让我转一笔钱款,由于银行系统升级,我在国外暂时转不了。教授急用钱,就让家人在国内先转过去,接着骗子提供了‘教授’的账户。” (图示:骗子冒充留学生向父母诈骗)
“而他们并不知道我的QQ被盗了,就这样父母一共损失了6W磅,折合人民币53W。家人已经在国内报了警,这么大损失…… ”
02 看着coco自顾自的沉浸在自责与悲伤中,我不禁问:“那你的QQ是怎么被盗的,最近有没有什么事情比较可疑?”
“确实有一件,前不久在XX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则招中文家教的帖子,临近期末了,想趁假期勤工俭学。发帖人称自己就职于一家跨国公司,近期公司业务拓展,想提高下中文水平。对方留了联系QQ,我就添加了好友,并发送了自己的简历。”
“很快对方就回复了我,并贴给一个链接,里面有他以前使用的中文教材和写的文章,方便我了解他现阶段的中文水平,好制定教学计划。”
“我点开网址,是QQ空间登录页面,登录后却显示文章已删除。就回复说看不到啊,对方说可能自己不小心删除了,回头重新发一份,可是后来对方就把我删了,再也联系不上。”
“虽说可疑,但我也没有把QQ和密码给对方啊!”
03 coco越说越想不通事情起因于哪里,差点猜出了阴谋论。我立即联系一位从事安全的朋友,向他描述了coco的事情。他笑了笑,“你朋友显然当局者迷啊”。接着分析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你朋友的QQ和密码是没有直接给对方,可疏忽了对方发给她的链接很可疑!她点开网站看到的是QQ空间页面,使用了QQ账号登录,这里很可能是个假冒网站!”
“对方利用假冒网站盗取了你朋友的QQ和密码,而且利用时间差,在国外时间凌晨与你朋友的父母联系,谎称电话号码不可用,接着用那些话术实施欺诈。”
“由此也可以推断出,那条招聘的帖子是骗子发在网站上的虚假信息,目的就是引诱找兼职的海外留学生。放长线钓大鱼,这是一个局啊。” (图示:骗子作案手法流程图)
04 我将朋友的分析转述给了coco,coco听后沉默良久。
半晌才开口:“是我不对,平时向家里伸手要生活费的时候,我总是通过QQ,不想电话联系,怕他们唠叨。每次借口说手机坏了或是通讯信号不好,所以我爸才有了和我QQ聊天转账的习惯。”
“家人总对我说,在外要事事留心,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尤其不要轻信网络陌生人,我却说你们懂什么。我在异国他乡,家人时时记挂着我,而我却把这种关心当作累赘......”
“事后我还怨怼过我爸怎么不再三确认,却没想过,除了要生活费,我平时也没怎么联系他们。他们着急转账也是出于对我的关心,整件事情也是起因于我的大意。”
05 coco告诉我,被骗后她不好意思向家里人要钱,家人却一直宽慰,怕她难过。经过这件事情,coco决定不再似之前,她会定期联系父母,并告诉家人室友的联系方式,以便备用。
懂得了父母的心,我想coco以后在外一定会万事谨慎,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毕竟爸妈爱了我们一辈子,怎么能让他们省吃俭用半辈子的积蓄,就这样化为乌有呢? 留学生一直是不法分子诈骗的重点对象,一是留学生家里往往小有积蓄,二是子女在外求学,父母总担心他们受委屈,更容易满足孩子的经济需求,加上时差等造成的沟通不便,遇到紧急情况时父母可能出于关心就着急汇款。 在此温馨提醒各位,对于陌生人发送的任何链接和文件,切忌随意点击或接收,谨防遇到钓鱼网站或木马。加强账号安全防护,建议下载QQ安全中心并绑定;告诉父母亲人如何防骗,涉及钱财转账时,务必要先打电话核实对方身份,以防他人冒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