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除《踢馆》外,讲武堂所刊登文章均为授权转载,目的是提供多样化看问题的视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认同文章观点 美国《原子能科学家公报》出版的《2016中国的核力量》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的核弹头总数上限为260枚。大家可能觉得外国研究者说少了,这么点威慑力量怎能支撑起中国梦?但细看报告我们发现研究者已经很大方了,他们认为094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将会建造四艘,故此将“巨浪二号”导弹的数量设定为48枚。在统计空基核力量时虽然忽略了“长剑二十号”空射核巡航导弹,但却固执的认为中国有20枚核炸弹。如果只统计陆基核力量,只有163枚。 我们不妨跳出海外研究者的框框,自己算一下中国要实现“最低核威慑”需要多少枚核弹头?由于中国核武器长期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笔者无意揣测其技战术性能也不打算套用美苏核武器的公开数据。本着由简入繁的原则,文中的算例仅从满足核反击需求的最低总量出发,未考虑敌方打击后的生存率、弹头到达概率和圆概率偏差等因素。 核打击目标的定义 我国承诺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核武器,也就意味着在论证核武器技战术指标和发展规模时也不会以这些国家的军事目标构成和特点为参照目标。中国的主要核反击对象就是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都有数量庞大的战略目标,按性质可分为军事目标和民用目标;按抗压强度可分为硬目标和软目标;按面积大小可分为点目标和面目标;按部署方式可分为地下目标和地上目标;按状态可以分为活动目标和固定目标。每一种分类中,对前者的打击难度都高于后者。 面对数量和分类如此庞杂的目标,以我国有限的核武器储备显然不具备全面打击能力。美俄两国仅导弹发射井就多达上千座。从技术上讲,导弹发射井属于点状硬目标,要想从上万公里外准确打击发射井并保证摧毁,对我国导弹的打击精度和弹头威力均有较高要求,显然不是我们的首选打击目标。从战略上讲,由于美俄均奉行“首先使用”原则,这些发射井部署的导弹只会用于第一次核打击,打击完成后即被放弃不再装填,其指挥中心也由于完成使命而成为摆设。而我国则奉行“不首先使用”原则,无法主动打击这些发射井。在核反击阶段,这些空井已失去打击价值。我军如果对这些目标实施核反击不但会白白浪费核弹头,也无法给对方造成实际损失。 由此一来,我们在技术上要避免打击点目标、硬目标和活动目标;在战略上必须打击对敌人有持久价值且战略地位重要的目标、对敌继续作战有直接影响的目标。大型城市面积广大,大部分建筑均未经特殊加固,同时具备面目标、软目标和固定目标的特点;大型城市还是多种战略目标集中的地方,工业基地、金融中心、军政首脑机关、物资仓库等战略目标均集中在城市中。对城市的打击不但可以集中摧毁这些战略目标,打击敌方的经济和工业实力,还可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同时对敌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心理造成沉重的打击,动摇其继续作战的决心。所以,城市才是我国核力量的首选打击目标。
核爆炸效应的计算 核爆炸产生的主要毁伤因素包括冲击波、光辐射、核辐射、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等。当热核武器在30千米高度以下大气层爆炸时,各种毁伤因素在爆发释放的总能量总所占比重分别是:50%冲击波、35%光辐射、5%早期核辐射(含电磁脉冲)、10%放射性沾染。 在核打击城市的情况下,对建筑物和人员起主要杀伤作用的是冲击波。空气冲击波有压缩区和稀疏区组成,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区域为压缩区,低于大气压的区域为稀疏区。压缩区内超过正常大气压的那部分压力称为超压,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冲击波压力称为动压。压缩区的前界就是冲击波阵面,阵面上超压最大,动压也最大。分别称为超压峰值和动压峰值,通常指的冲击波超压和动压即指各自的峰值,单位为公斤/厘米。 根据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参与的历次核效应试验与广岛、长崎的核打击研究结果总结出如下统计数据:开阔地带暴露人员中度冲击伤(对劳动能力、作战能力有明显影响)所需的超压值为0.3公斤/厘米;开阔地带暴露人员重度冲击伤(完全丧失作战能力)所需的超压值为0.6公斤/厘米;要使建筑物遭到中等程度以上的破坏,如主承重结构产生严重的裂缝或变形,甚至建筑物倒塌。需要2公斤/厘米的超压。 由于实际核爆炸效果需综合考虑各种毁伤因素的作用、空爆比高、天气因素(是否有降水、风力风向等)、地面环境(各种地形以及建筑物类型、密度)等诸多因素,这里仅以地爆为例计算三种典型超压下的杀伤面积,单位取平方公里。
对美俄两国的评估 美国全境共有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和南部工业区。这三大工业区共包含13座大型工商业城市,是我国核反击美国所需打击的主要城市目标。
1 纽约,人口827万;面积786平方公里。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最大的金融、贸易和文化中心,第三大工业中心。全美运输业最发达的地区,货运量排名全美第二。 2 洛杉矶,人口380万,面积1215平方公里。美国第二大城市,西部工商业第一大城,石油加工、宇航、化学、机械工业相当发达。远洋货轮的吞吐量居太平洋沿岸各港口第一位。 3 芝加哥,人口 280万,面积588平方公里。美国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最重要的航空中心和最大的铁路枢纽,五大湖地区重要湖港,有全国最大的谷物、牲畜市场。 4 休斯顿,人口220万,面积1544平方公里。美国第四大城市,第三大港口,最大的炼油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美国西南部的铁路枢纽和航空港,最大的石油与小麦输出港,进出口贸易居全国第二位。 5 费城,人口160万,面积 350平方公里。美国第五大城市,主要的金融、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之一,美国东岸主要炼油中心和钢铁、造船基地。纺织、 电机、机车车辆、化工等工业也很发达。 6 达拉斯,人口124万,面积997平方公里。美国第九大城市。达拉斯位于美国内陆,重要工商业中心,其蓬勃的经济发展来自于强大的石油和棉花工业,是美国西南部的商务和财政中心。达拉斯是数条重要州际高速公路的交汇处。 7 底特律,人口91万,面积 360平方公里。五大湖区第二大工业城市和重要港口,世界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钢铁、飞机、 机器制造、化工、五金、医药等工业也很发达。 8 圣弗朗西斯科,人口81万,面积121平方公里。美国西部金融中心和西沿岸第二大港口,湾区(含硅谷)是世界著名的高技术产业中心。航空航天、金属加工、造船、仪表、电子设备、石油加工、化学等工业发达。 9 波士顿,人口65万,面积125平方公里。位于美国东北部,是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它濒临浩瀚的大西洋,是优良的海港城市。 10 西雅图,人口60万,面积217平方公里。美国太平洋西北区最大的城市,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十分发达。曾是波音公司总部所在地。 11 亚特兰大,人口54万,面积 341平方公里。美国东南部的最大城市,东南部商业与工业中心,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站。棉纺织业、食品、航空、汽车制造、机械、钢铁、化学等工业发达。 12 迈阿密,人口42万,面积88平方公里。是美国最大的转口贸易集散地,几乎95%的南北美洲贸易是在这里进行交易。 13 匹兹堡,人口31万,面积144平方公里。美国的钢铁业中心,钢产量约占全美一半。世界最大的铝、钢板、炼钢设备、窗玻璃、空气制动器和安全设备的制造中心,众多美国大工业公司总部的所在地。 俄罗斯有四大工业区,每个工业区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乌拉尔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发展重工业生产,并不是最大的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海陆交通便利,主要发展造船、航空、石油化工等大部分仍属于重工业,虽然食品、纺织水平发达,但不是本区主要工业。以首都为中心的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要的矿产资源丰富,且位置居内陆地区,为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提供有利条件。这四大工业区共包含9座大型工商业城市,是我国对俄核反击所需打击的主要城市目标。
1 莫斯科,人口1200万。是俄罗斯联邦的首都,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面积1081平方公里,市区东西长30公里,南北长40公里。 2 圣彼得堡,人口500万。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仅次于莫斯科,为俄罗斯最大的工业,科学,文化和水陆交通中心之一。它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面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0.2%,号称“北方威尼斯”。市区面积606平方公里,连同郊区1439平方公里,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25公里。 3 下诺夫哥罗德,人口141万,面积为334平方公里,在俄罗斯欧州部分的中心,是下诺夫哥罗德州行政中心,俄罗斯联邦的第三大城市。其运输机械制造业在俄罗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有:汽车制造业、造船业、飞机制造业、机床制造业和生产柴油发动机。 4 新西伯利亚,人口约140万,面积400平方公里。是俄罗斯联邦新西伯利亚州的首府,是俄罗斯亚洲部分的第一大城市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5 叶卡捷琳堡,人口约132万,面积490平方公里。为俄罗斯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同时它是俄罗斯人口第五大城市(132万人)。主要产业为机械、金属加工、化学、食品、建材等。就业人口的80%均来自于此。最大的工厂有乌拉尔重型机器厂、乌拉尔电器重型机器制造厂、乌拉尔传送机器厂等。 6 萨马拉,人口127万人,面积330平方千米。是萨马拉州首府。该州的基础工业为汽车机械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生产制造小型轿车、机床、飞机、农用机械、电子产品、轴承及石油工业、化工、轻工业、食品工业专用的仪器设备)。 7 鄂木斯克,人口116万,面积567平方公里,是全俄五大工业城市之一。主要的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和仪表制造业、石油加工和石化工业、森林和木材加工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鄂木斯克州90%的工业潜力集中在这里。 8 喀山,人口110万,面积425平面公里。是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俄罗斯重要的机械和化学工业中心之一,还是大型河港及重要水陆交通枢纽。 9 车里雅宾斯克,人口108万,面积376平方公里。是乌拉尔地区最大的重工业城市,也是乌拉尔地区的大型铁路枢纽。中亚及秋明州北部有多条天然气管干线通于此。工业以钢铁、机械制造、炼锌、化学和电力工业为主。全俄主要的优质钢、合金钢、铁合金、钢管、电解锌、拖拉机、建筑机械、金属构件生产中心。 如果以杀伤城市人口为主要目的,即按照最低标准(0.3公斤/厘米2超压)计算: 打击美国三大工业区的13座城市需要500万吨当量弹头24枚;或100万吨当量弹头76枚;或20万吨当量弹头282枚。 打击俄罗斯四大工业区9座城市需要500万吨当量弹头14枚;或100万吨当量弹头49枚;或20万吨当量弹头188枚。 对于平面形状较为规则的城市,如洛杉矶、芝加哥这类平面形状近乎矩形的城市以及莫斯科这种市区平面形状接近圆形的城市,使用大当量单弹头可较好的摧毁城市核心区域;对于圣弗朗西斯科和西雅图这类长条形布局的城市,则适用于小当量的分导式弹头沿城市长轴依次投放,既避免了大当量弹头对城郊等战略目标较少地带的无效毁伤,还提高了同等距离上的超压强度,可以较为彻底的摧毁城市。具体分配如下: 纽约500×2,洛杉矶500×4,芝加哥500×2,休斯顿500×5,费城500×1,达拉斯500×3,底特律500×1,圣弗朗西斯科100×2,波士顿100×1,西雅图100×2,亚特兰大500×1,迈阿密100×1,匹兹堡100×1。 莫斯科500×4,圣彼得堡500×2,下诺夫哥罗德100×1,新西伯利亚500×1,叶卡捷琳堡100×5,萨马拉500×1,鄂木斯克100×6,喀山100×5,车里雅宾斯克500×1。
以二炮装备的陆基弹道导弹计算。假设DF-5A导弹为500万吨当量单弹头,DF-31A导弹为100万吨当量单弹头,DF-26导弹为100万吨当量单弹头,DF-3/DF-4导弹为300万吨当量单弹头。则总计需要28枚DF-5A和24枚DF-31A。由于俄罗斯境内的目标距离中国比较近,也可以用中远程导弹DF-4打击一部分城市。对喀山、新西伯利亚和车里雅宾斯克这三个城市均可用2枚300万吨核弹头进行打击。则总计需要26枚DF-5A,19枚DF-31A和6枚DF-4。 以海基弹道导弹计算。每艘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可携带12枚JL-2导弹。假设每枚JL-2导弹只携带1枚100万吨当量核弹头,则需要11艘;若每枚JL-2导弹可携带8枚20万吨当量核弹头,则需要5艘。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欲实现核反击美俄两国共需要51~52枚陆基核弹头或132~470枚海基核弹头。由于我国的海基核力量建设长期滞后,不论是单艇载弹量还是潜艇部队规模和战备水平都不如美俄两国。加之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了先进的反潜网络,我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的生存能力并不比陆基机动战略导弹高。未来可能考虑用新一代陆基分导式多弹头导弹DF-41能搭载更多的小当量分导式弹头,陆基弹道导弹将承担更多的核反击任务,弹头的数量会有所增加,海基核弹头数量将减少。 由于英法两国国小民少,城市规模不大,工业又高度集中在少数城市。只需分配几枚1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即可,不影响对核弹头总数的计算。
对其他有核国家和潜在有核国家的评估 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基本处于一条西起北九州、东至东京的长约900公里的狭长地带。共包含8座大型工商业城市,囊括了日本20%以上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业基地以及大型港口。打击这些城市,会对日本的工业体系造成巨大损失。 相对于日本的国土面积,这8座城市的规模都很大,其中东京人口1300万,面积2188平方公里;横滨人口370万,面积437平方公里;名古屋人口228万,面积326平方公里;京都人口147万,面积828平方公里;大阪人口268万,面积223平方公里;神户人口154万,面积552平方公里;广岛人口119万,面积905平方公里;福冈人口152万,面积342平方公里;北九州人口96万,面积487平方公里。
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半岛的共同特点是少数大城市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人口和主要工商业机构,只要打击这些大城市不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能基本摧毁他们的工业能力和经济基础。 印度的主要工商业城市包括:孟买人口1300万,面积603平方公里;加尔各答人口464万,面积185平方公里;班加罗尔520万,面积175平方公里;海德拉巴人口406万,面积220平方公里;马德拉斯人口1000万,面积130平方公里;浦那人口550万,面积450平方公里;那格浦尔人口210万,面积218平方公里;坎普尔人口170万,面积262平方公里;艾哈迈达巴德人口328万,面积93平方公里;德里人口1675万,面积1481平方公里。
巴基斯坦的主要工商业城市包括:大首都区(含公园、农业区以及拉瓦尔品第)总面积1165平方公里,其中伊斯兰堡人口90万,面积65平方公里,市区内无工矿企业;拉瓦尔品第人口141万;卡拉奇人口1300万,面积591平方公里,是一座大型商业城市;拉合尔,人口800万,面积404平方公里。 北朝鲜的主要工业城市包括平壤、新义州市、元山市、江界市、惠山市;南朝鲜的主要工业城市包括汉城、仁川、釜山、大丘、光州、大田、蔚山。 综上所述,打击上述四国将消耗119枚100万吨当量核弹头或56枚300万吨当量核弹头。
尾声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统计,我们共需要148枚陆基核弹头及同等数量的海基核弹头,这个数字高于英国而与法国相当,符合中等核国家的定位。 鉴于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和更加宏大的远期目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发展的重心仍然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提升质量为主,不论是常规武装力量还是核力量都将保持一定规模。即使将来国家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在“反讹诈”、“反介入”和“不首先使用”的建军基调下我国也不会大规模扩充核力量。(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米格的空天小站;微信号:mir-2ss。谢绝其他自媒体转载、抄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