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谈024:如何21天写一本书(3)

 蜗牛的家WJ 2017-04-14

1

我的读书方法是冷读热读,正如钱钟书所言,热读是法国人吃热牛肉,大块朵颐,痛快淋漓;冷读则是英国人冷吃热牛肉,绅士风度,细嚼慢咽。同样,中国古代大儒常常推崇冷读《论语》,坐得了十年冷板凳,反复阅读再三回味;热读《孟子》,求个痛快与读个通透。

我的写作方法是快写慢改。所谓快写,在写作素材积累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开始动笔,快快地写,一气呵成,写完主干,用文字催生文字,用创意催生创意;所谓慢改,在初稿完成后,不断增删修改,力求完美。(更多参阅老文:快速写作模式谈)


2

为什么你需要快写慢改?大多数人写得慢,改得很少,总试图一气呵成。但上过我的认知写作学课的同学们,都非常明白,写作真正困难之处,在于怎样打通自己的自主心智和算法心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的畅销书标题是《快思慢想》,认为人类大脑存在两个工作进程:快与慢。在快的心智处理进程,你调用的认知资源非常少,像个猛张飞。在慢的心智处理进程,你想得多一些,调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像个诸葛亮。

自主心智隶属于人类大脑进行信息加工的进程 1(Type 1 Process),也就是卡尼曼所说的「快思」;算法心智隶属于进程 2(Type 2 Process),也就是「慢想」。在写作过程中,你的算法心智启用越多,你计算得越多,你写得越慢,你就越不容易产生心流,越不容易生发灵感。

所以,你需要反过来,快写慢改。你要写得非常得快,写得越快,越容易激发你不同的大脑区域,活化不同的大脑区域。最终你的灵感就越来越多。写完后,很多人不好意思分享自己的初稿,但是分享才会获得反馈。当你像我一样,将满是错别字的初稿扔出来,获得大家反馈后,你会有更强的动力会慢慢修改稿件。如此循环,你的文章会变得越来越好。

3

快写慢改,删除冗余,即时反馈,刻意练习,这就是写作的王道。这套方法,是我从初一开始,因为学校教改,在老师压榨下,幸运习得,受益至今。最早的记录是初中二年级时,全市作文教学考察时,在课堂上,众多老师围观下,二十分钟写一篇千字文,发表在正式刊物上;最近的记录则是2015年春节,在微信群中写作《心智七讲》近十五万字;2016年春节写作《认知写作学》数万字;2016年暑假写作《工作谈》第一本近六万字。

快写慢改写作法,在工作谈第二本书的第三章《如何写作任意一个主题》中,我会详细论述。今天先复盘一个要点:如何利用写匠AIWrtier润色与检查文章。写匠AIWrtier的网址:http://www.

很多年前,在某个名声显赫的学府中,两位先后拿过图灵奖的牛人有一段对话:

  • 牛人A:我们要给机器赋予智慧,让他们有自我意识!

  • 牛人B:你要给机器做那么多好事?那你打算给人类做点什么呢?


这段对话来自《失控》。牛人A是明斯基,牛人B则是恩格尔巴特。人工智能一直有两个流派:明斯基流派与恩格尔巴特流派。前者喜欢将人看做有血有肉的机器;后者则喜欢利用工具增强人类的认知技能。我向来是恩格尔巴特流派。写匠AIWrtier就是我关于如何增强人类写作能力的一次尝试。

我花费漫长的练习时间,才能习得顶级作家,如张爱玲纳博科夫的写作技巧;同样,通过非常复杂的流程,我才能教会认知写作学课的同学。又因为我提倡快写,所以文中常常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错别字、语法错误,我不由地想,为什么不将那些顶级作家的写作技巧与中文错别字文法检查等功能固化到软件中?

于是,有了从2014年开始的一个项目:写匠AIWrtier。写匠AIWriter是世界首款基于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中文写作辅助工具。这是我主导的一个颇有野心的项目,核心功能是自动润色、自动评分与自动写作。

首先,我将白话文诞生以来的数千位优秀作家的文本扫描入库,外加上T语料库,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中文美文语料库;其次,基于机器学习,我建立了一套写作自动评分标准;最后,则是基于语料库帮助我自动写作,比如你常常可以看到我的文章,妙句多多。

在2016年3月31号晚上,写匠AIWrtier上线了第一个内测版,自动润色、自动分析与自动评分三大模块雏形已出。然而,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它距离我心目中,能给所有读者公测的水准还较远。心急的同学也可以用用这个小工具:http://www./words/

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