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四月,北方天干物燥,可南方已然进入了多雨的季节。北方的冷空气时不时南下带来影响,看似平静的天空,其实早已在一场又一场冷暖空气拉锯战中酝酿着雨季。这个雨季,便是华南前汛期。 什么是华南前汛期呢 什么是华南前汛期?每年4月至6月是华南地区一年中第一个多雨的时段;而在7到10月,受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华南出现第二个多雨的时段。为了有所区别,将4月到6月的多雨期称为前汛期。也正是因为我国只有华南地区有明显的前、后两个汛期,所以“前汛期”是华南的“特产”。 如何判断前汛期 判断前汛期是否到来的首要条件就是降水。中国气象局《华南汛期监测业务规定(试用)》中关于华南前汛期的入汛标准是这样规定的,广东、广西从3月1日起,福建、海南从4月1日起,某监测站出现日降水量≥38.0毫米(大到暴雨级别降水)降水,则认为该站前汛期开始,该日为该监测站前汛期开始日;全省(自治区)累计前汛期开始站点达到省(自治区)内监测站点的50%(或以上),且达到标准的当日及前1日(48小时内)全省(自治区)共有10%以上站点的日降水量≥38毫米,则将该日作为本省(自治区)前汛期开始日期。并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自治区)中前汛期的最早开始日期作为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 什么影响了华南前汛期 华南前汛期常年平均开始时间为4月6日,历史上最早起始时间为3月1日(1983年),最晚为6月1日(1963年)。华南前汛期的起始时间一般受气象条件影响,以2015年为例,当年5月5日广东省首先进入前汛期,也就标志着当年华南前汛期开始,这个时间较常年偏晚近一个月。其原因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北,控制了华南地区,导致降水稀少和气象干旱的发生发展。 2016年的华南前汛期提前16天 华南前汛期的降水主要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北侧的西风带中,由冷暖气流交汇引起,经常能够看到锋面降水的特点。5月下旬到6月中上旬是华南前汛期的鼎盛期,此时又恰逢端午节前后,因此也被称为“龙舟水”。 华南前汛期影响几何 华南前汛期每年平均有20场左右的暴雨,其特点是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在地域上具有广阔性,在程度上具有猛烈性,容易导致内涝、山洪等次生灾害,但有时也可解除秋冬季以来持续的旱情。除此之外,华南前汛期还容易发生强对流天气。春季就是我国由冬季的大陆冷高压控制逐渐向夏季风环流转换的过渡期。在此期间,随着北半球气温日渐转暖,地表气温逐渐升高,暖湿空气也逐渐活跃,且冷空气势力依旧存在影响,底层暖湿气流和中纬度过境冷槽的交汇,再加上华南沿海及南岭等地形因素的影响,就易导致强对流天气出现。 华南地区一旦进入前汛期,大气环流将会出现调整和改变,随着西南暖湿气流加强以及后期季风的爆发,不排除可能出现旱涝急转现象。如果华南前汛期较常年偏晚呢? 从气候统计资料来看,1961年以来共有29年为华南前汛期入汛偏晚年,只有1986年、2005年和2010年三年中国夏季各个雨季进程均偏晚,因此华南前汛期的偏晚并不一定会预示此后的雨季进程也会偏晚,它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文 | 黄彬 责任编辑 | 唐淼 中国气象局 微信:zhongguoqixiangju 一起来看气象的那些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