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收藏宿松百年建筑 ,凝固的历史、艺术的结晶!

 夜黑心明 2017-04-15



宿松历史悠久。于汉高祖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设立松兹侯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宿松县并沿用至今,距今2200多年历史。宿松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民间戏曲文南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境内拥有国家3A级景区“长江绝岛”小孤山、“南国小长城”白崖寨。

宿松百年建筑,最早始于唐代修建启秀寺,元元末明初的白崖寨、明初及中后期的宰相墓、罗家老屋等,多数为从清代康熙年间到嘉庆时期所建,因为大多年代较为久远,规模相对宏大,保存相对完整,是名副其实的祖先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小孤山启秀寺

启秀寺小孤山的寺庙,始建于唐代。当时中国佛教兴盛,禅宗马祖道一(709-788年)云游天下名山,行脚至星子县的龚公山,宿松的灵隐山一带传授佛法,后以小孤秀过灵隐,便至此开山建庙,曰“启秀寺”。


白崖寨


养英山庄

养英山庄坐落在县趾凤乡,为清朝的一门双进士贺氏兄弟所建,山庄是他们告老还乡后的居所。山庄从建国开始就成为趾凤乡乡政府办公地,为更好地保护好这处历史老宅,把它作为古民居旅游点,去年,乡政府已从山庄迁出,同时启动了山庄修缮工程。

占峦村后湖遗址

位于复兴镇占峦村新沟组。该遗址是位于黄湖尾稍的南面湖中的一处新石器石器的古文化遗址。因水淹,文化层不详,面积约4000平方米。2010年3月2日,当地村民在清淤时挖出了大量的陶片、石器,出土了一批做工精致的石矛、石镞、石网坠、玉石环及陶片。地表可见红烧土痕迹。

四号渡槽

位于长铺社区五里组。四号渡槽又名荆桥渡槽,1975年开工,1976年竣工,位于太宿干渠桩号21+560处。渡槽横跨荆桥河,由西向北,流量为12.6立方每秒,纵坡1/7500。,渡槽进口高程34.252米,出口高程33.89米,槽身长911.5米,宽3.5米,共28跨,钢筋混泥土拱桁架支承。

城河寨址

位于破凉镇车河村。此寨是宿松明、清石器四十八寨之一,为当地一防御性的土寨,后被太平军攻破,四周是护寨河,为古代驻军之所。

徐文藻烈士陵园

位于佐坝乡梅园村。徐文藻,名世良,1905年11月生于宿松佐坝乡梅岭村。1927年1月,中共宿松支部成立,徐文藻任支部书记。1927年5月28日,宿松“五二八”惨案发生,徐文藻被捕,29日上午,被押至县城老厅刑场壮烈牺牲,时年22岁。

樟树湾祝家新屋

位于破凉镇车河村樟树湾组。该民居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防火墙,经查祝氏宗谱,祝家新屋始建于清乾隆57年(1793年),嘉庆二年完工,距今210年。此屋坐东朝西,五进七开间,南北面阔24.4米,建筑面积近1100平方米。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古朴典雅,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山区徽派建筑风格。祝家新屋是我县早期革命烈士祝尔昌的故居,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曾在此驻军。

石兴宗墓

位于趾凤乡九冲城村。该墓为南宋都统辖石兴宗墓,原墓为一土堆墓,后予以维修。石兴宗,字克承,祖籍江西,生于宋宁宗嘉定14年(1222年),卒于元大德6年(1302年),享年80岁。南宋末年,安抚使张德兴驻军太湖司空山(今属岳西县)抗元复宋,闻兴宗英勇且贤,乃邀兴宗共持宋节,授其都统辖之职,在克复黄州、寿昌诸役中,兴宗英勇无敌,屡建功勋

陈汉 陈氏租屋

二郎 邓氏祠堂

明 · 杜溪单孔石桥

清 · 廖河古戏台

佐坝 洪氏祠堂

唐 · 太白书台 


。。。。。。

还有!!就不一一展示了,

通过编著宿松百年建筑,将宿松县留存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最具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百年建筑,体现当时历史文化信息的代表性对象,以现今能搜集整理的文字史料和所能拍摄到的,最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图片资料集中程现出来,期望能为这些历经百年风雨,正在一天天走向消蚀的珍贵遗产,呼唤全社会的保护和利用意识,为全社会提供一份到现今为止能够提供到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图文参考,帮助将来宿松子孙找到直接回家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