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交所对区域特征明显的多账户多点联动类异常交易行为,持续加大一线监管力度。4月14日,上交所对投资者陈某多次利用资金优势拉升“清源股份”盘中价格和收盘价格的异常交易行为,做出了限制账户交易3个月的纪律处分决定。上交所认为,陈某在前期监控发现利用多账户多点联动等手法拉抬打压股价的诸多账户中,具有代表性。 监管发现,此类交易手法具有以下共性特征: 一是炒作标的趋于集中,偏好新上市的小市值股票。股票流通市值一般为10亿左右,上市时间多在3个月左右。 二是异常交易行为具有典型性和复合性。主要是动用大量账户,利用资金优势暴力拉抬股价,随后“断崖式”快速出货。 三是账户地域特征明显。经分析发现,账户主要集中于浙江温州等地,并有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趋势。 四是市场影响较为恶劣。该异常交易行为极易导致股价短时间内暴涨暴跌,严重侵害了正常的交易秩序,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 在上述异常交易行为监管中,上交所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异常交易实时监控。配置专人专岗、逐日盯盘,对大幅异常波动的股票和交易可疑账户,实施重点监控。 二是加大自律监管措施实施力度。对其惯用的涨停板虚假申报、盘中拉抬打压等行为,从严监管、从重处罚。从2016年下半年至今,上交所实施书面警示1200余次;对违规情节严重的账户,暂停交易账户近百个。此外,上交所还先后约谈了8家会员单位相关负责人,督促其切实履行管理客户交易行为责任。 三是及时上报稽查线索。2016年下半年至今,报送了多起此类涉嫌市场操纵线索。 4月14日,上交所在新闻发布会指出,下一阶段,上交所将对利用多账户联动、涉嫌操纵的异常交易行为,予以持续动态关注,保持监管高压态势,积极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及早发现及时制止,防止其小案变大案,苗头变趋势,切实维护好证券交易秩序。 延伸阅读 遏制过度投机炒作 上交所已对130余个账户进行书面警示 上交所对雄安新区概念股可能存在的过度投机炒作予以重点关注,充分揭示交易风险,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行为。从近期实际效果看,相关题材股交易出现了分化,投机炒作呈现降温趋势。 据悉,上交所重点监管涨停板频繁大量申报买入、卖出持股后再次以涨停价大量申报买入等严重助推炒作的异常交易行为,从严掌握和执行异常交易认定和处置标准,及时采取警示和干预措施。 目前,上交所已对130余个账户进行书面警示,并对13个投资者采取了盘中暂停交易措施。对存在严重异常交易行为的账户,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采取限制交易等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 从实际情况看,相关题材股票交易风险正在上升,严重投机炒作的股票急涨之后通常有急跌,大起之后通常有大落。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应当强化理性交易和自我保护意识,警惕交易风险。 瞬间打压中国平安和兴业银行 所涉账户限制交易一个月 4月12日,中国平安及兴业银行两只股票在14:30左右短时间内出现快速下跌,市场对此较为关注。昨天,上交所介绍了对此事件的核查情况。 上交所在实时监控中发现,4月12日,有投资者在“兴业银行”和“中国平安”两只股票上,在短时间内以远低于市场成交价的价格集中大量卖出,对相关股价短期走势产生了较大影响。 经查,上述交易行为系由中信建投证券下属的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多个专户产品卖出导致。上述异常交易行为发生后,上交所立即暂停了有关账户的当日交易,并开展相应核查。 4月13日,上交所约谈了中信建投基金相关负责人,问询了解上述异常交易行为的具体情况。据其反映,相关异常交易行为指令是由专户产品的投资顾问公司下达。在指令执行过程中,投资顾问与中信建投基金未充分沟通,且在订单执行中未能采取有效的风控措施,引发上述异常情况。 该起异常交易行为,表面上是由在订单执行过程中系统风控设置存在不足所致,实际反映出中信建投基金在风控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上交所在约谈中已督促其举一反三,切实整改。同时,为警示和防范类似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目前已启动了对所涉账户的限制交易程序,限制期限拟为一个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交所在日常监管中,高度关注市场交易秩序。其中,既关注不合理的股价拉抬,也关注不正常的股价打压,以促进股票市场稳健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