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乡养老”是双赢的模式

 你是不一样 2017-04-15

在杨家村一幢农家小楼门前,“养老示范户”的标牌特别醒目。这户人家的主人叫童道云,在城里做保姆,是村里第一个把城里老人接来自家养老的,城里的一位老人已经跟随她生活了4年。在南京,这种“城市老人寄养农家”的养老模式很受欢迎。南京市杨家村俨然成了“养老村”,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城里无法照顾老人的家庭纷纷将老人送到乡下农民家庭养老。(4月14日《金陵晚报》)

退休后,避开拥挤,远离喧嚣,从城市搬到农村,呼吸新鲜的空气,种一块地、养一只狗、住一间屋,这里池塘清澈、花香满院……近期湖南卫视热播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节目中,几名艺人租下一户民居院落,并在周围土地上种满玉米、豆角、辣椒等农作物,煮饭前就去田地里采摘农作物、搭炉灶……网友们纷纷表示退休后想要过上那样的生活。

现实版的《向往的生活》在南京就变成了一种崭新的养老模式。很多在城里做保姆的农村人,将城里的老人带进自己的村庄、自己的家庭,让城里的老人在乡下养老,成为了一家人。

银发时代,在城市养老设施还难以满足需要的当下,这种“跟着保姆到农村生活”的养老模式是一种创新。具体来说,这种养老模式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其一,体味乡村宁静。在城市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大多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在老年的时候能远离喧闹,享受平静、恬静的生活,而到农村养老就能满足这方面的诉求。城里的老人走进了农村,感受到的是与平时不一样的生活,可以种点菜,可以养只鸡,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什么都是新鲜的,换一种生活方式,老人的生活也就变得多姿多彩了。

其二,纾解养老压力。老龄时代的到来,在城市里养老,由于公益养老机构还难以满足需要,由于商业养老机构价格昂贵,成为很多市民的烦恼。在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困局面前,何不接受这种“跟着保姆乡下养老”的模式?这种养老模式能够有效纾解城市养老的压力,拓展了养老的新模式,让养老产业更加多元化。

其三,是多赢的模式。随着对亲情的重视,很多在城市里务工的农村人开始有了“重返乡村”的强烈诉求,由此也延伸出了返乡潮。在城市里,尤其是保姆从业人员越来越紧张。有了“城市老人寄养农家”的养老模式,就为解决保姆人员减少的困境找到了破题之路。这一模式不仅减少了城市的养老压力,减少了子女的照顾压力,还让一部分农村人用“接纳城市老人”的方式,实现收入的增加。既可以照顾家庭,足不出村,还能通过新的养老模式增加收入,家里多了一口城里来的老人,所付出的代价并不高,何乐不为?

郭元鹏 作者:郭元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