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天风,韵事连连(之四)——天乐声声, 鸟飞蝶舞(老杭州讲的关于清河坊一带的故事:充满浓郁的民风民俗。) 盛夏酷暑,又一天夜幕降临了,吴山广场又像往常一样热闹非凡起来。这儿有七、八堆人围着几个小贩在试玩投掷小降落伞,有几个人相继把小降落伞折叠起来,拎着伞绳的一端转几圈,突然朝上“嗖”地掷去,大家不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观看:哈!几朵漂亮的伞花或高或低绽开在天空,飘飘悠悠地降落下来。那儿有一位大伯,推来一辆有后座的电动车,车的前后分别绑着一台手提电脑,一个大音响,正在收看杭州台翁仁康的绍兴莲花落。周边台阶上围着一大堆人观看。看到滑稽的地方,大家“哈哈”地大笑起来。柴阿奎正像往常一样在放风筝,周围围着二三十人听他侃大山,有的过路客指着线轴、转盘说:“这套高级装备大概要七、八百吧?”“不止、不止!”他指着风筝线夸耀地说,“你拉拉看,这强力尼龙线一百米就要好几百元呢,两三千米要多少钱?再加上线轴、转盘起码要上万了吧。”正聊在兴头上,忽然发觉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天空稀稀落落洒下了一些雨点。“哎哟,快要下雷阵雨了!”几个筝友七手八脚忙着帮他在收线。十多个平方米的夜光风筝,放上天看看只有一只圆盘那么大,但收下来恐怕要盖住十来个人的头顶呢。阿奎使尽全力收风筝,风筝越收越近,五十米、三十米、十米……没有了风的推力,风筝晃晃悠悠没有方向地东栽西倒,那些跳广场舞的大嫂、大妈们“啊,啊!”惊叫着不时地东躲西闪,“啪嗒!”风筝斜插着掉下来,铝钛合金骨架的一端霎时刺破了叶苗茹的右腿,她痛得一边捂住流血的伤口,一边“唉呀、唉呀”地叫起来。舞友们纷纷关切地围拢过去,一个好友匆忙掏出手帕、毛巾给她包扎起来止血。柴阿奎“啊呀”大叫一声,吓得目瞪口呆、脸色发白,“腾腾腾”地一路小跑过来,一叠连声地赔礼道歉:“怎么啦?怎么啦?对不起!对不起!是我没控制好风筝!” 然后,他拿出手机叫公司司机赶快把车开来,两个人手忙脚乱地把叶苗茹抬上车送浙二医院医治。同时通知她儿子赶快赶到医院。后来听说还好,只是伤了肌肉没伤到骨头,医生止血后缝了五、六针就回家疗养了。虽然叶苗茹是公职退休人员,医疗费不需要自费承担。但是阿奎仍然送去了五六千元作为治疗营养费用,而且隔三差五上门去送水果和营养品,还请了个保姆去帮助做家务。一来二去,两个人熟悉起来,还互相加了手机“朋友圈”。两个人在微信群里还互相熟悉了对方的朋友群。柴阿奎从叶苗茹那里学习到了不少保健知识,叶苗茹也从柴阿奎那里学习到了不少学习盆花的经验。一次,柴阿奎参加叶苗茹的朋友聚会,柴阿奎一会儿给叶苗茹倒饮料、一会儿给叶苗茹夹菜,挺会献殷勤。有位大姐故意跟他开玩笑说:“你脑袋这么活络,那天你说不定是故意弄伤苗茹,想跟她交往的吧!”“哎唷,你太冤枉人了吧!”他大惊小怪地叫了起来,“她受伤我心痛都心痛死了,会做出这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吗?”接触时间长了,他们不但对对方的人品,而且对对方的家庭情况也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叶苗茹觉得阿奎虽然富有,但一点也不张扬跋扈,为人显得十分醇厚善良、开朗风趣。阿奎觉得叶苗茹不仅善解人意,而且待人温柔体贴。在几位好朋友的撮合下,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征求了各自儿女的意见,低调地举办了一个只有亲朋好友参加的简单的婚礼,去海南旅行结婚了。在海边的椰树林里,阿奎抚摸着叶苗茹的手说:“谢谢!有你帮我洗衣服、做饭,说说心里话,真好!” 叶苗茹也喜滋滋地望着他说:“以后有个靠山帮我儿子成家立业,我也不会睡不着了!”“那当然!你放一百二十个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月光柔柔地照着,海浪哗哗地涌上岸滩。两个单亲家庭终于重新组合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家庭。两颗孤寂多年的心,互相得到了慰藉、温存,十分恩爱。(谢谢品读!欲知故事如何发展?且听下回娓娓道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