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什么

 集掖轩 2017-04-15

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什么

【谭一平专栏】

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什么?

文|谭一平(父母问题专家,中国研究父母问题第一人,专注于解决父母自身的观念和素质方面的问题,已出版《父母的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等多部专著。微信公众号:一平情商)

为什么说保姆式的父母是三流的?

因为保姆式的父母都是非常自私的。其实,孩子的成长并不需要保姆式的父母,因为当孩子决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已经具备了作为“人”的全部生命密码和行为逻辑;当他呱呱堕地之后,他饿了就自然会要求吃饭,冷了就自然会要求加衣,能走路了就自然会想到处跑……因此,他们无需父母追着喂饭、强迫加衣、一天到晚抱在怀里。父母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只会扼杀孩子天生的自我成长的能力,养成依赖的坏习惯!

既然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那为什么有那么多父母还要费力不讨好地去做孩子的保姆呢?是爱!但是,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爱只是一种本能的爱。本能的母爱是指受遗传基因的影响,所有动物都具备的天生爱护后代的本能,如“舔犊之情”、“虎毒不食子”等,它们都是对这种本能母爱的写照。高尔基说:“爱孩子,母鸡也会。”母鸡对小鸡的爱就是本能的爱。本能的母爱体现在人类就变成了一种父母强烈的自我感情需求,这种感情需求表面上体现为父母爱孩子,实际上是父母为了满足自己保护后代这种本能需求的行为。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本来可以到处跑了,但他的母亲仍然喜欢经常将他抱在怀里,这与其说是母亲爱孩子,还不如说是母亲为了满足自己本能的需要。由于这种母爱不利于孩子的长期成长,所以它是自私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溺爱”来描述这种本能的母爱,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误导,让人们以为这只是一个如何把握好爱孩子的“量”的问题,掩盖了母爱的质的问题。实际上,母爱没有“量”的问题(负责任的母爱多多益善,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才可以说“母爱是伟大的”),母爱只有“质”的问题,即母爱有优质母爱与劣质母爱之分。所以,为了减少“溺爱”对人们认识的误导,最好用“宠爱”代替“溺爱”,即把孩子当宠物一样地爱。

为什么说教练式的父母是二流的?

因为教练式的父母是无知的。父母的这种无知表现为父母不懂孩子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揠苗助长。比如,孩子在六七岁之前,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不适合学习“知识”,可不少父母在孩子两三岁时就教孩子识字背唐诗,三四岁时就教孩子算数,把马戏团训练猴子或小狗的方法来训练孩子。这严重破坏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进程,扭曲了孩子的人格,带来孩子自卑(或格外叛逆)、厌学等一系列成长问题,最终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那中国父母为什么热衷于做这种教练呢?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作怪。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中一样地适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当年甲午战争清政府输给日本,严复在19世纪末将社会达尔文主义引进了中国,它顷刻之间风靡神州,中国人从此开始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社会达尔文主义仍然在全面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当下人们面临种种现实社会问题,如社会不公平、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上升通道出现阻滞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作用更大。现在社会上到处弥漫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落后就要挨打”之类的氛围,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显灵。为了生存,为了不落后,为了在竞争中取胜,社会达尔文主义不仅让整个社会像上了发条一样高度紧张,而且让所有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恐惧,所以,现在人人都渇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最后成为人上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所以,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当下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当前我国青少年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再加上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失败者,几乎所有的父母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获胜,成为成功者。因此,在中国城市父母中正蔓延着一种“群体性恐慌”,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输在人生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中国的绝大多数父母自己赤膊上阵,当起了孩子的“教练”。

一流的父母做什么?

一流的父母做自己!“做自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父母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给孩子做榜样,因为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父母不随地吐痰,孩子就不会乱扔垃圾;父母爱看书,孩子就会有学习兴趣……第二层意思是父母注意自己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高。现在几乎所有的父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今天考试得了多少分,明天在班里排多少名……很少有父母反省自己身上的问题。中国父母身上到底有哪些问题?请关注我们后续文章。

链接:

《父母3.0培训课程》的宗旨:更新父母观念,提高父母素质。

正在讲授:为什么要尊重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课程简介:孩子注意力之所以不集中,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学习内容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二是学习的内容远离了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三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以散发式为主,注意力“天生”喜欢“漫游”;如果强迫孩子注意力集中,那孩子长大以后就有可能变成一个胆小慎微墨守成规的人。

(本文为谭一平老师原创投稿,作者QQ:6091938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