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洲科技新闻网报道,冬眠与放疗相结合可能成为未来抗癌的新趋势。 科学家表示,用医疗技术诱导癌症患者进入类似冬眠的深睡眠状态可以减慢患者机体的生长代谢,从而减慢癌细胞的浸润、转移,同时还增加了患者抗辐射的能力。但是这种治疗方法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用于人体。 曾有研究表明,通过将小鼠放在15℃-19℃的环境中,诱导其进入冬眠状态,不仅可减缓它们体内的代谢,也可增加它们抗辐射的能力。意大利的物理学家Marco Durante表示,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癌症晚期患者,患者此时体内的癌细胞扩散范围比较广泛,而手术并不能杀死所有转移的癌细胞,比如放疗手术是利用辐射杀死癌细胞,但是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总会伤害到人体的正常细胞,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利用冬眠来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将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Durante说,为了使冬眠能在人体上实现,要将人体体温从37℃降到13℃-15℃左右,在这个温度下,人体的代谢功能降到最低,高剂量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会降到最小,所以冬眠不仅能延缓癌细胞的扩散,还能辅助放疗手术的安全进行。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诱导人体冬眠目前仍是科学家们的设想,因为人类没有自我休眠的本领,而科学技术也还未达到这个水平。但科学家们对此十分感兴趣,因为找出一种安全诱导人类进入“暂停”状态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比如医疗领域、长期太空旅行等等。然而Durante认为,诱导人体冬眠可能还要10年才能实现。 据有关数据表明,有大约50%的癌症可以得到治愈,而另外50%的癌症仍亟待解决,但是如果诱导冬眠有效,这将会是癌症患者的福音。 编译/李娜 |
|
来自: wzh5050293 >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