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所生 │ 词语辨析(二十二)

 乡村散人 2017-04-15

【“忝列”不能他用】

某刊有文:“按照大众对于贤君的惯常定义,崇祯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文中“忝列”用词不当。

忝,读如舔,表示自己有愧或辱没他人。“忝列”是谦辞,意即自己名列其中感到有愧或辱没了他人。既然是谦辞,便只能己用,不能移作他用。上例中的“忝列”,应改用“名列、位列”之类。

【“可圈可点”为何含褒义】

此语使用频率很高,但辞书多未收列。其中“可”表值得,如“可歌可泣”。

“圈点”指:古人读书,或图书刻印,或先生给学生批阅文章,常在重点或精彩文字旁加圈或点。正因为“圈点”常用于表示重点或精彩,故“可圈可点”指文章值得欣赏。现使用范围泛化,成为广义的赞美辞。

【“蜀州”“蜀川”辨】

几种版本初中教材都选用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诗,其中“××”有的作“蜀州”,有的作“蜀川”,孰是孰非?

据《旧唐书》,蜀州在王勃死后11年才设置,他怎能先知?唐人常用“蜀川”指蜀地,如《旧唐书·毕构传》有“自临蜀川,弊化顿易”句。可见,诗题中“蜀川”正确。

【从“一夫多妻”说起】

我在文中用过“一夫多妻”语,有人纠正:“应当是‘一夫一妻多妾’”,更有人谩骂“无知”。“妻”原来确实指嫡配,但后来也泛指配偶,如成语“三妻四妾”。

《婚姻法》司法解释中就有“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都是非法的。”报刊常见“有些国家或地区仍实行一夫多妻制”,有何不妥?

【二臣≠贰臣】

某晚报在《忠义种种》一文中,将“贰臣”写作“二臣”,错。“贰”虽是“二”的大写,但“贰”还具有“二”所没有的词义:叛逆。如《宋史·种世衡传》:“诸部有贰者,使讨之”。

故“贰臣”指在前一朝代做官,投降后一朝代后又做官的人,泛指有叛逆思想或行为的人,而“二臣”绝无此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