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风灯饰|给你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家

 F1裴小明 2017-04-16

一个人最好的气质就是书卷气,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一个家的书卷气,可以用器物来营造,我一直喜欢老旧的事物,这些虽然浓郁的中国气息,在现代家庭中却很难适应,所以中式精致生活一直在倡导“古为今用,实用为美”的生活概念,或许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更长久。

人类学会用火之后,

就没有停止过对光明的追求,

唐以后有了上元张灯之事,

于是灯制更为奇巧,名目不一,

苏味道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尤为显得美好。

而后明代文人奢靡之风盛行,

书舍用品更为考究,

读书用的油灯也寄寓超逸的情趣,

有的灯盏铸成荷叶的模样,

上有一朵绽开的莲花,

以比喻读书人日后摘取金莲之意。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会是怎样的情境呢?

有人说,

这样的诗意在现在是实现不了的。

其实不然,

当你在书房点上一盏中式仿古陶瓷台灯,

木质的架台,轻柔悬挂的薄胎瓷灯,

灯罩上是古韵悠长的泼墨山水画,

银白或者微黄的灯光从中倾泻而出。

这样的场景下,即便是不赋诗写作也是极有情调的。

提起中国风灯饰,

回旋在脑海中的第一印象,

就是古代宫廷的大红灯笼。

精细的镂空雕花,

薄如蝉翼的羊皮纸透露着淡黄色的微光,

若隐若现的鎏金书法以及垂泄而下的穗子。

走在古镇的大街小巷中,

门市装修风格或时尚、或简明、

或古典、或高雅,让人目不暇接的。

然而,每每都看到那些富有古韵风格的灯饰店都会被吸引,

流连忘返。那一盏盏富有文化内涵的灯之精灵,

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

和古人对话,抛开世事凡俗,倾听内心深处的生音。

如果说如今灯早已不是仅为照明而生,

还为装饰和艺术而生,为文化而生的话,

那么,中国风的灯饰最具有发言权。

它彰显了一种文化,

而且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