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病由湿起||孩子需要远方,但“湿”还是祛了吧!

 蛋壳小妖 2017-04-16


王德军【帮主专栏】

                      

                     小儿祛湿



春季天气反复无常,室内室外都很潮湿,让人由内而外都感到不适。不少家长都说,孩子湿气很重。俗话说“万病由湿起”,指的是体内湿气过重,则会引起很多疾病。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是如此。祛湿,很有必要!



孩子湿气重的4种表现

1.食欲不振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中,脾胃是主管人体水液的消化、吸收、代谢,被称之为“脾主运化”。但当体内湿气重的时候,水湿就会反过来阻碍脾胃的消化吸收“运化”的功能,就像是自然界中被泥泞陷住的车轮一样,脾胃消化吸收的功能就会出现异常,而导致孩子食欲不振。如果看孩子舌苔的话,会发现舌苔黄、腻,这是湿气和热邪相互勾结,在体内形成了湿热的缘故。

2.大便不成形,发黏、易腹泻

        在正常的情况下,胃肠之内的水分在脾的“运化”作用下会被吸收进入体内发挥正常的作用,而不鑫在大便中保留太多水分。当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阻碍的肘候,就会使一部分水湿不能被吸收,而保留在大便中。从而出现大便稀,不成形,甚至腹泻的现象。
        中医认为当体内水湿较重的时候,脾胃的运化能力受到阻碍,这样就会使得孩子的身体没法接收到足够营养物质的供应,气血就会不足:气血不足,孩子的精神就得不到有力的支持,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表现为精神差、爱睡觉,干什么事部没有精神、容易累。

3.容易长湿疹

        当孩子体内水湿较重的时候,就会容易出现湿疹等皮肤病,且湿疹容易溃烂、流水,甚至化脓;常出现在下肢、臀部等身体的下部,这和自然界中“水往低处流”的特性相似。

4.不爱喝水或者喝水不少却便不多

       由于孩子体内有水湿停聚,就会变得得不爱喝水;或者虽喝水不少,但由于都在体内停聚,不能被代谢,而表现为小便不多。


衣、食、住、行,祛湿气

1. 衣
透气、吸汗、勤换,防湿入侵

首先,在这个季节,宜给孩子穿透气性好、吸
用强的棉布衣服,这样能够保证孩子的汗水能够及时挥发,以免闷在体表,造成体表湿气重,而出现湿疹等皮肤病。其次,要及时给孩子更换干爽的衣服,在孩子出汗或者被雨淋湿后,及时更换干爽的衣服,以免长期穿着湿衣服造成湿气内侵。

2.食
健脾祛湿

在饮食方面,要多吃具有健脾祛湿、燥湿,以及芳香化湿等作用的食物。如白扁豆、薏苡仁、红小豆、玉米、山药、菱角、鲫鱼、西瓜、冬瓜、丝瓜等。

3.住
注意除湿


住所要经常通风,如果室内湿度大,可以开空调抽湿,或者使用抽湿器对室内进行除湿,降低室内的湿度。

4.行
注意防湿


在旅行的时候,给孩子准备好干净的毛巾、换洗的衣服,以便需要时为孩子擦干汗湿和更换干净的衣服;同时防止孩子玩得大汗淋淋,出汗后也要及时擦干,以防湿气入侵。


小儿推拿配合

补脾经


左手握小儿之左手,用右手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做顺时针旋转推动,称为补脾经,一般操作100-300次。


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腹泻、消化不良等症。

清小肠


小肠位于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条直线。以拇指罗纹面由小儿指根推向指尖,称之为清小肠,一般操作100-300次。


清小肠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多用于小便短赤不利、尿闭、水泻、湿热泻等症。


三阴交


位于小儿小腿内踝间上3寸,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称为按揉三阴交,一般操作20-30次。


按揉三阴交可以通血脉,调经络,通调水道起到健脾胃,助运化的疗效。 


运土入水


用左手握小儿之左手,右手拇指指腹贴在小儿拇指指腹部的脾经,用运法推至小儿小指指腹的肾经。一般操作50-100次。


运土入水,多用于治疗尿频、小便赤涩、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



家长学习交流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