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 也是人保健养生的重要起点。 我们该怎样做好自我保健呢? 起居养生
饮食养生 这个季节的饮食, 宜清补不宜浊补, 大量气血外行, 重补不易运化, 清补则有利于轻清之气的通畅。 医圣孙思邈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亦养脾气。”意即:春季宜少吃酸食,多吃甜食。 中医认为: 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进入春天后,人们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所需的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即红枣、蜂蜜是首选。 中医认为: 红枣、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由于红枣、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有益气解毒的功能,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吃几个红枣或饮用1~2匙蜂蜜(以1杯温开水冲服或者加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精神调摄 在精神调养方面, 要做到心平气和, 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 从而安养神气, 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 《黄帝内经》指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 春天万木吐翠、春花烂漫,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以助肝气生发的好时机,而运动则是养肝的有效方法。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快步走、慢跑、做广播体操、跳健身舞、打球等。清晨或傍晚,可漫步于芳草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赏花行歌,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天人合一、肝气条达、血脉畅通,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健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史晓) |
|
来自: 小五zlsmeex53x > 《健康上海12320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