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莫让美食与寄生虫“同宿”

 小五zlsmeex53x 2017-04-16



曾有张满是白斑的CT片疯传网络,说一个少女常吃生猪肉,体内长满了寄生虫,看得人头皮发麻。虽然事情的真伪还需要考证,但吃生肉会感染寄生虫还是值得一谈的。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身边哪些“原生态”美食暗藏祸端。




调料杀不死刺身寄生虫



我们常吃的海鱼刺身中会藏有“异尖线虫”,虽然“异尖线虫”在人体内的存活时间一般不超过3周,但是误食含有幼虫、未经煮熟的鱼肉,还是可能感染,被感者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或过敏等反应。



海鱼刺身中有“异尖线虫”,而河鱼中则有“肝吸虫”。虽然70%感染了“肝吸虫”的患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没有症状不意味着“肝吸虫”闲着了,它会悄悄躲在胆道内破坏胆囊、肝脏。

不少患者可能几年后才慢慢出现不适,如胃口差、恶心、上腹部饱胀不适、肝区隐痛、腹泻或便秘,莫名消瘦,并常感到疲倦等。受感染的儿童,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






有传“芥末、酱油能杀菌灭虫说”,

完全是无稽之谈。





建议市民从正规途径购买刺身,以确保是经过冷冻处理的水产品,可有效杀灭寄生虫。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冷冻15小时,或零下20℃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

  • 欧盟的标准则是在零下20℃冷冻超过24小时。


由于各个国家规定的标准取决于食品来源区域,因此存在区别。建议食用经过冷冻的海鲜,或者将海鲜完全烹饪熟透。




牛排三分熟  小心“绦虫”


许多人在吃牛排时,选择三分熟,刀切下去时还有血渗出,入口鲜嫩,十分过瘾。殊不知,生牛肉中常含有“牛带绦虫”的幼虫,这是一种能在人小肠上发育为成虫的寄生虫。人体肠道如果有牛带绦虫寄生,可能出现体重减轻、偶尔腹痛、食欲减退及肛门四周刺痒等症状。



  • 如果自己在家做牛排,谨记切完鲜牛肉后的刀具和砧板要严格清理。清洗垫板时,建议用流动水冲洗,并彻底干燥,以保证卫生安全。

  • 如果不要求鲜嫩口感,全熟最安全。




弓形虫更钟爱涮锅





火锅必点美食:肥羊和肥牛。


数据显示:

羊的弓形虫感染率为61.4%、牛为13.2%。


许多人吃火锅经常为追求鲜嫩口感,肉还没烫热就吃,也就给了弓形虫“可乘之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养猫也会感染上弓形虫的原因。



说到弓形虫,孕妇们最害怕。因为弓形虫会造成流产、早产、畸胎或死产,尤以孕早期感染,畸胎发生率高。



涮火锅时各类肉制品要煮熟,让肉在沸腾的汤锅中多经受一会儿“洗礼”,待鸡肉、鱼肉变成白色,猪牛羊肉完全变成浅褐色,虾蟹变成橙红色并确保壳内的虾蟹熟透后再吃,如果肉块较大的话,也要多煮一会儿。



顺便提一下:

云南过桥米线的隐患存在于那一小碟生猪肉片上。米线碗中的汤料温度一般不足80℃,这样的温度是烫不死寄生虫的,建议煮熟后再食用。




四招远离寄生虫






第一招:奇珍异兽不要吃 


 比如穿山甲、果子狸等

日常餐桌上见不到的新奇食物,

尽量不要食用。

它们可能携带更多的寄生虫和细菌,

误食易引起不适。




第二招:烹饪十分熟 


 特别是肉类等动物性食物,

建议煮熟煮透再食用,

生吃、加工至半生不熟等都存在安全隐患的做法。




第三招:生食鱼片要慎重  


生鱼片等生食能否食用,

取决于其养殖环境和加工过程是否安全、达标。

食用经过冷冻的海鲜或者

将海鲜完全烹饪熟透是最安全的方法。




第四招:自备3块砧板  


生肉不但细菌多,还可能有寄生虫,

施农家肥的蔬菜也可能带有寄生虫卵。

为了不交叉感染,

对于生肉、熟肉、菜,

最好准备3块砧板,专板专用。

清洗垫板时建议用流动水冲洗,

并彻底干燥,以保证卫生安全。





北京热带病研究所 副主任医师 邹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