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版专题 | 为何坝上?

 盛海泳 2017-04-16


 

 

在风光摄影似乎疲软的今天,我们推出这个关于坝上的摄影专题。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当初摄影家从坝上带出去的照片迷倒了一批批的摄影爱好者,那绿毯一样的草原、金色的白桦、温暖的阳光、素描般的冬景……勾起过多少人的向往—诗的情节、画的感受、爱的畅想,甚至把它当作遥远异域的风景。

 

这里出来的照片几乎斩获过所有的奖项,所有叫得上名儿的摄影家几乎都来过这里,甚至有不少人是因坝上作品而名扬天下。至今,那些胶片里的坝上仍然留有余温,令人恋恋不舍。慢慢的,那个安静的坝上没有了,它成了一个“游乐场”,成了一个著名的风景区。

 

这似乎是一个规律:摄影人发现了一个地方,拍了美丽的照片,然后它慢慢就火了,再然后就开发成景区,没完没了的收费,游客与商家不断的纠纷,出现不伦不类的设施,人满为患留下海量的垃圾……于是有人说,摄影人发现一个地方就会毁掉一个地方,意思是说众多游客一来,原生态的东西就没有了。

 

当然,我们不应该反对发展地方经济,但一定要适度,要同时考虑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些原始的地方,为了子孙后代而应有所保留,不一定要全部用于旅游开发……这是题外话。

 

不管怎样,坝上是美丽的,最初的发现者走了,一批批新的爱好者来了,谁管你说什么“美丽的垃圾”,我拍我高兴,我拍我激动。但我们要提醒去坝上拍照片的朋友们:来这里练练手可以,如果继续循着原来别人的模样去拍,那肯定是没有新意的。

 

不是有传说影赛评比第一项工作是把坝上、长城、黄山、元阳梯田、云南油菜花的片子先剔除出去吗。也许过去靠选准一个美丽的地方就能成就一个摄影家,而今天,无论多么好看的地方,多么难得的景色和天气,仅靠这些都不可能迎来喝彩,风光摄影不能只靠天吃饭!

 

记住两点或许受益:一、境由心造;二、没有创作,没有摄影。本期我们请参与过促使坝上摄影热产生的摄影家和相关人士,叙述他们与坝上关系的缘起与感情,同时也是重温坝上的美丽景色,并把思考留给未来。

 

图文大致分成四个部分顺序呈现:一、发现坝上;二、坝上是什么;三、为何去坝上;四、摄影如何改变了坝上。


在专题最后还附上了简略的坝上摄影地理。这些照片前后跨越30 多年,是一代代摄影家的心血,不仅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也能看出审美的变化和认识的提高,当然还有不少难忘的故事。

 

感谢坝上,祝福坝上!

 

坝上 · 马 李刚 摄

坝上 · 马  李刚 摄

坝上 · 马  李刚 摄

 

坝上 · 马 李刚 摄

 

 坝上  朱恩光  摄

 

 坝上  朱恩光  摄

坝上 朱恩光 摄

 

坝上 朱恩光 摄

 

坝上 朱恩光 摄

 

坝上 朱恩光 摄

 

一眼坝上 吴晓鹏

一眼坝上 吴晓鹏 摄

 

一眼坝上 吴晓鹏 摄

 

一眼坝上 吴晓鹏 摄

 

一眼坝上 吴晓鹏 摄

 

冲刺 黄松辉 摄

 

冲刺 黄松辉 摄

 

 朔风吹,穿大漠,越峻岭,雪虐风饕,故人踪渺。 吴其鸿 摄

 

星垂原野迎破晓,雪岭银装披素裹。岁月如歌曾记否?一抹红霞看今朝。 吴其鸿 摄

 

清晓寒霜冻,结伴秋林往。只待日高照,再度西风啸。 吴其鸿 摄

 

 夕阳残照秋岭,啸傲曲节河川。荡气可会回肠?世间自是无常。 吴其鸿 摄

 

御道口 高俊虎 摄

 

御道口 高俊虎 摄

 

红山军马场 杨建波 摄

 

冬日 于俊海 摄

 

 坝上牧羊人,1982.9 鲍昆 摄

 

晨光 张国臣 摄

 

冬天的白马 张国臣 摄

 

坝上风景 姜平 摄

 

坝上风景 姜平 摄

坝上风景 姜平 摄 


 

本文出自2017年4期《中国摄影家》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