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机器人战争雏形,从机器人格斗大赛可见一斑

 RoboSpeak 2020-12-23


在伦敦举行的Zeitgeist大会上,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再次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内,人工智能将比人类更为聪明,机器人将控制人类,人类与机器人战争将不可避免。霍金宣称,现在不是担心谁控制人工智能的时候,而应该担心人工智能是否能被完全控制住。未来100年中,人类将面临比人类更聪明的人工智能的挑战。霍金此前也曾发出警告,他称人工智能可能终结人类。未来机器人战争真的如此可拍吗?

就在前不久,2017年中国机器人竞技大联盟组织的无限制机器人格斗职业联赛(MLF)在北京首战拉开了序幕,而机器人格斗无疑是用强对抗的极端情况验证着机器人的各项能力的最好方式。据主办方介绍,目前的机甲一对一对抗只是一个开端,随着技术的提升,今后还将推出三对三,甚至加入空地协同、超视距大赛等规则。这些不仅让能够更好地促进机器人的协同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战争的影子。

那这种极具观赏性的机器人格斗难道就只是一项全新的娱乐活动吗,参赛机器人所应用和验证的技术又有哪些实际应用的前景呢?张宏飞表示,目前格斗机器人主要分为15公斤级、60公斤级和110公斤级,这和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应用最普遍的重量等级相一致,因此比赛中验证的技术对于多种应用场合都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我们会在机器人身上装黑匣子,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格斗时的画面、受击打次数等一系列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于特种机器人乃至未来战场使用的作战机器人都可以提供数据支撑。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大赛的“战场”也将会更加丰富,各个分赛站的赛场将会各具特色,有的可能是立体赛场,会有高地等全地形环境,这就要求不同的战队在不同的赛场必须运用不同的机器人,采取不同的战术。从“战法”角度来看会有不断迭代,目前是机器人1VS1作战,而下个版本时将会在这台主机器人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到两台辅助机器人,这样就可能出现3VS3的局面,其中就包含更多的战术配合与作战协同。随着版本的持续更新,在赛场上也会引入飞行机器人,而这就在地面几台机器人配合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空地之间的协同。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迅速发展,如今机器人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其中,军用机器人无疑是发展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美国热衷发展军事和反恐用途的机器人,主要是为了避免伤亡,扩展军事能力极限;并且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军队对于年轻一代的吸引力。正因为此,许多国家都在陆地战斗机器人、海洋战争机器人、拥有自主作战能力的无人机、太空巡游作战机器人等项目上发力。更多的机器人被用于军事和反恐用途,这意味着什么?未来会否出现全部(或一方)由机器人组成作战力量的战争?机器人战争时代会否助长人的好战倾向?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面对越来越多的有着精密仪器和强大火力的机器人参军,有人大胆地设想了一幅未来战场的画面:首先上阵的是无人机和无人地面侦察车辆,甚至体积更小的昆虫式无人侦察器。它们将对敌方的军力部署、阵地分布等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侦察。随后交战一方以机器人地面突击力量结合无人机对敌阵地实施饱和式打击。它们的后方是由机器人组成的庞大的补给线。同时,空降式机器人将秘密在敌后方着陆,对指挥通信设施、补给线,甚至指挥所实施打击……最后,人类士兵只需完成最终意义上的占领——战争结束。

战争机器人的出现,最有效的影响是保证战争尽可能地实现“零伤亡”。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战争机器人在远距离突袭、城市巷战、精确打击等方面拥有普通士兵无法比拟的作战能力。而对于某些大国来说,当战争可以零伤亡时,尤其当别国缺乏有效的威慑手段时,是否会刺激其更加随便地对别国出手?

未来机器人战争肯定是在所难免,依照现在的经济利益体系,未来战争很有肯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时候会不会造成新的世界大战那?而在科技力量如此发达的将来,未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无疑是毁灭性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