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村落【115】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石淙头村(55P)

 雨中笠翁 2017-04-16

 














  

 
   中国古村落【115】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石淙头村(55P)

雨中笠翁编撰

 
 
   石淙头村位于周村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现有耕地1300亩,共197户,478人。种植业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畜牧业以养猪、养羊为主;矿产资源贫乏。村级班子健全,全村现有党员22名。2013年,全村总收入126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653元。
   石淙头历史久远,村名源于村周围有十座小山都到此断头,原意是十终头,后窜写为石淙头。村子青山环抱,苍翠欲滴,清晨能听见鸟儿在枝头唱歌,牛羊到处可见,世世代代的村民在这里深居山坳,远离尘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河绕村东南而过,留下了无数神奇传说。村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所所深宅大院,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古朴典雅的“潘家大院’,是村里人世世代代的生活空间和精神家园,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
石淙头村是沁水河边的系列古民居之一,以明清民居为主的村落反映了晋商时代的人文特点。2010年入选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曾是古时晋城通往河南、晋南、陕西的必经之路和交通要塞。明清时商贾云集,贸易昌盛,设有官家驿站,是一个跨区域的文化贸易中心。山西省泽州县周村镇石淙头村石淙头村离晋城市区有20多公里,在一个小山洼里。沁河支流长河流经这里。这里曾是古时晋城通往河南、晋南、陕西的必经之路和交通要塞。明清时商贾云集,贸易昌盛,设有官家驿站,是一个跨区域的文化贸易中心。
曾经的繁荣为我们留下了今天可以看到的古宅大院。这些创建于明清时期的院子均为经商致富后所建。保存较为完好的十多个院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大部分呈棋盘式的一进两院和一进三院格局。和沁河边其他村落相比,石淙头的大门建筑比较有特点,既有木构型,也有砖石拱券形,还有砂岩砌筑的双进式,而且门首上的砖雕也很有特色,门楣上书写的匾额和石刻也别致精美,没有重复。
石淙头村位于泽州县周村镇境内,它深居山坳,远离尘嚣,好比世外桃源。村外青山环绕,碧水相依,风景怡人,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是石淙头村的灵魂所在。村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所所深宅大院,古朴典雅,是村人世世代代的生活空间和精神家园。尽管有些宅院已经破落,但对于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村来讲,能对古建的保护做到这种程度,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心血来潮所能做到的,不仅需要长远、全局的发展眼光更要有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竭尽所能。
村中现存老宅子主要有东、西各一组,均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是当时村中一潘姓富商所建,故俗称“潘家大院”,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严谨,为极具代表性的清代晋城民居建筑风格。
古院落以“四大八小式”单进或二进四合院为主,房屋形制多是有木构出檐的两层楼房,也有部分砖墙体悬山结构。四合院大多坐北朝南,天井方正,以主房中轴线为准,其他对称分布。在主院前通常建有一狭长形前院,是外街与内府的一个过渡,前院一般不建房屋或建一座体量很小的单体房屋以用作“门卫”或杂物间,前院的设置,不仅使得院落的规模有所扩大,同时还更好地保证了宅主人生活的私秘性。在这些大院里,每一所房屋的建造都用料考究,雕饰精美,无论是隔扇门窗,还是楼栏华板,不管是雀替耍头还是梁枋帘架,无不精雕细琢,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通过谐音、呼应、成对、顾盼等表现手法,用传统吉祥图案来喻事抒情,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情趣和内心追求。
村子西南的老龙温,是长河上最大的瀑布,是大自然的造化神笔,也是古村落的灵气之源,生气之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