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真实的高俅并没有那么坏,原是苏东坡的助手

 铁血老枪 2017-04-16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开卷不久的读者瞠目结舌!《水浒传》里面那么多梁山好汉被他阴谋陷害。

历史上真实的高俅并没有那么坏,原是苏东坡的助手

     小说《水浒传》中的高俅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并不是什么大奸臣,也没有那么坏。史书上对高俅这个人记载不详(也可以看出他在历史知名度也并不高),说他祖籍是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随祖上迁移。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吏,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师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由此可见,高俅原是苏轼的小吏(也就是秘书、助理一类的角色),他为人乖巧,擅长于抄抄写写。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将高俅推荐给曾布,虽然苏与曾布分属新旧两派,二人在元祐年间是有所交往的,而且还有着一定的交情。据一些学者考证,《挥麈录》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纡,而曾纡就是曾布的儿子,他所记载的曾家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可以信赖的。但是曾布婉拒了苏轼的好意。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于是高俅又回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

历史上真实的高俅并没有那么坏,原是苏东坡的助手

     后在京城管理禁军,《靖康要录》里面提到高俅贪欲较重,曾经有大臣上书揭露了高俅恃宠营私的罪行。此间,政治风云突变,徽宗得知金军渡过黄河后,便连夜仓皇逃往东南避难。到了泗州,童贯、高俅各带领若干胜捷兵和禁军也赶到与之汇合,一时间又组成了一个徽宗的亲信小班子。但是徽宗的宠臣们却为了邀宠而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童贯便与高俅发生冲突,“童贯以胜捷兵三千扈从渡淮如淮阳。高俅以禁卫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童贯扈从徽宗等人继续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名为“控扼淮津”,高俅于是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后来随从皇帝的童贯、梁师成一伙人都被连坐杀死,童贯被处死并枭首于开封,蔡攸也被钦宗下旨处死。恰恰是因为高俅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反而使他得到了一个比童贯、蔡攸等人幸运得多的下场,得以寿终。

历史上真实的高俅并没有那么坏,原是苏东坡的助手

《宋稗类钞》也是类似记载:高俅者,初为东坡小史(秘书),笔札颇工。富贵后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问恤甚勤。靖康初徽宗南下,高俅从驾,中途以疾辞归京师。当时从驾者如童贯等后皆坐诛,而高俅独死于牅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