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汉琉璃珠浅析(七)

 美花1974 2017-04-16

 


            战国秦汉时期琉璃珠的使用方法

    战国-汉时代,琉璃珠子的用法最常见的有两种:

    其一,用于身上穿戴的组佩,广东南越王墓中即可见到用琉璃珠、玉珠等串连玉璜等形成组佩。虽然穿戴在身上,走动起来,叮当作响;但毕竟行动不便,所以不是日常装饰,而是礼服上的配饰。琉璃志》中记载:“佩玉丁当,连珠缀缨,绛纱左盛,弁冕盈廷,乃珠锵鸣,古者百僚朝祭之法服也。”

    朝祭,就是朝圣祭祀的意思。在中国古代,祭祀是封建礼法的核心。左传》上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琉璃作为文武百官祭祀的法服,在古人心目中的尊崇程度,可想而知了。现在我们有的时候很难解读某个琉璃珠子的纹饰,往往是因为这个珠子只是整个组佩的一小部分,难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其二,用于悬挂,称为“悬黎”。《战国策》有“梁有悬黎”的记载。西都赋》中,亦描绘“悬黎垂棘,夜光在焉”。黎,颇黎,即后世所言之玻瓈。这段文献反映的是战国-汉时期,在梁上悬挂琉璃。上面两幅图即为根据以往之考古发现,复原的几种古代“悬黎”方式。

              琉璃珠之古为今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