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共场所3-外出就餐

 jane0083 2017-04-16

把物品交给他人


ALSO生活场景教学

1、日常生活中,妈妈要注意泛化,鼓励宝宝“给我看看”、“给我玩玩”,帮助宝宝提升分享能力,帮助宝宝建立起分享自己喜欢东西的意识。

2、如宝宝在吃饼干时,妈妈可以凑过来,装作非常迫切的想吃,可怜兮兮的问宝宝:“给我吃一块吧。”如宝宝能力较强,把饼干递给妈妈,妈妈要表情夸张的表达“谢谢”,拥抱宝宝或者飞个高高,给予社会性强化。

3、或者在宝宝完成点连线训练以后,妈妈要鼓励宝宝“给我看看吧”,让宝宝把自己画的画交给自己,然后妈妈迅速赞美“好棒啊,宝宝画得太棒了”,强化这类分享行为。


ALSO桌面教学

课程一:“给我”

1、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处于视线平齐的位置,妈妈提前准备好宝宝认知的小物件(不能是宝宝特别喜欢的东西,以防止宝宝拿着不愿意给妈妈)。

2、妈妈把小物品拿出来,举起来放在宝宝的视线之前,告诉宝宝“小汽车”(如宝宝有仿说和一定的认知能力,妈妈也可以问宝宝“这是什么”然后辅助宝宝说“小汽车”并耐心等待宝宝仿说),一旦宝宝仿说则妈妈迅速给予强化鼓励。这个过程的目的是帮助宝宝认识小汽车。

3、确认宝宝认知小汽车后,妈妈在获取宝宝注意力时,下指令“把小汽车给我”,如宝宝不能完成,则用手抓住宝宝的胳膊把小汽车递给自己,完成后给予强化。再不断的重复指令并更换物品,确保宝宝可以完成“给我”的指令。

提示:这个时候要注意宝宝的情绪问题,如果是宝宝特别喜欢平时得不到的东西,妈妈可以准备一个更好玩的物品(强化物),当辅助宝宝给妈妈时,再迅速把更好玩的物品交换给宝宝,既可以保证宝宝不哭闹,又可以强化“给”的动作。


接受他人拿给自己的物品


ALSO桌面教学

1、妈妈提前准备好一些小玩具,和宝宝面对面坐好;

2、妈妈挑选出宝宝喜欢的玩具,递给宝宝,说“拿着”,耐心等待宝宝的眼神盯着自己的时候,迅速把小玩具交给宝宝,并说“给你”;

3、妈妈最初选择的物品最好是宝宝喜欢的物品(强化物),直接放到宝宝手里。一旦宝宝能很好的理解“给你”指令后,妈妈要要求宝宝把手摊开,有“接东西”的动作,并慢慢的把强化物换成中性物品;

4、如宝宝与家长的互动能力很差,可作为特别课程放入训练中,平时生活中随时泛化练习即可。


在指定的公众范围内活动不随便到处乱跑


ALSO生活场景教学

课程一

妈妈首先要分析宝宝乱跑的原因,大部分宝宝属于以下三种情况:

1、感统失调导致的自我刺激:

部分宝宝因为前庭觉感觉统合失调,会产生很多过分多动的行为问题,如爬上爬下、乱跑和不停转圈,以此带来大量的感官刺激,妈妈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感觉统合矫正训练,以减轻宝宝的乱跑行为。

2、焦虑导致的自我逃避:

部分宝宝到新的不熟悉的场所,或者走自己不熟悉的路线,会因产生焦虑不安情绪而出现问题行为,妈妈可以做一个社交故事绘本,提前将要去的场所和过程拍成简单的画册,在去之前和宝宝讲解,让宝宝熟悉目的地和路线,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

3、参照跟随训练:

(1)因果认知:

妈妈可以先准备一些简单的绘本,内容简单清晰,如“宝宝和妈妈外出——宝宝乱跑——宝宝找不到妈妈大哭”、“路上很多汽车——宝宝乱跑——差点被车撞到”,让宝宝理解乱跑会导致危险的因果关系。

(2)“停”、“走”等指令训练:

妈妈先发指令让宝宝“拍手”、“爬”或“走”等可以持续的指令动作,让宝宝执行;宝宝执行可持续动作时,妈妈下指令“停下”,随后用手辅助宝宝停止动作,如果宝宝停下则迅速给予强化奖励,逐步撤销辅助直到宝宝可以独立完成指令。

(3)参照训练:

如果宝宝能很好完成“停”、“走”指令时,妈妈可以和宝宝外出散步或在公园游玩时进行参照训练(参照训练:根据对方的举动和行为来计划和采取行动)。刚外出时妈妈先准备很多小的零食(避免宝宝一次吃够),然后拉着宝宝的手,在走的过程中下指令,如下“停下”指令时,用身体扶住宝宝,一旦宝宝停下就给予强化奖励;再发指令“走”,让宝宝跟随自己的步伐和速度行走,妈妈可以用数数或计时的方式,开始三十秒左右就给宝宝强化,并赞美宝宝“真棒,宝宝乖乖的”,再慢慢延长时间,并逐步撤销辅助。

如果宝宝可以很好的跟随自己,则妈妈可以不再下指令,而是在走的过程中停下,如果宝宝观察到自己的动作并停下来就立刻给予强化。

提示:

外出训练一定要注意场地的安全,但妈妈发出“停下”指令但宝宝并未完成时,妈妈要马上追过来重重的抓住宝宝,并不断训练,确保外出时每一次发停下指令宝宝都能完成。


会说谢谢


ALSO生活场景教学

日常生活中,如外出就餐时,当妈妈或其他家人递给宝宝爱吃的食物时,鼓励宝宝说谢谢;或让宝宝帮爸爸妈妈接过服务员递过来的东西,并鼓励宝宝和叔叔阿姨说谢谢(提示:要注意安全,只接宝宝能接过的物品);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时,鼓励小朋友递给宝宝物品,并让宝宝回答谢谢。


ALSO桌面教学

课程一

1、妈妈提前准备好玩具盒子,放在桌子上,爸爸、妈妈和宝宝三个人围绕盒子而坐。先给宝宝一个小玩具,然后下指令“把玩具交给妈妈”,(爸爸辅助)宝宝把玩具交到妈妈手上,妈妈说“谢谢”,语调兴奋强烈,如宝宝喜欢拥抱妈妈可以再拥抱一下宝宝;

2、妈妈拿出宝宝最喜欢的玩具,交给宝宝,(爸爸辅助)宝宝接过来喜爱的玩具,并让宝宝(仿说)说“谢谢”,如果宝宝仿说,则妈妈高兴的回答“不用谢”,或可同时给予拥抱。

3、爸爸妈妈和宝宝轮流玩这个游戏,直到把所有的玩具全部分完,训练结束后,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独自玩耍玩具一段时间,或者分享小零食让宝宝感觉到开心。

4、如果宝宝的能力较强,则妈妈可以训练宝宝说“对不起”、“没关系”等简单礼貌词。


不吃掉在地上的食物


ALSO生活场景教学

1、无论是在家里、在餐厅或学校,当宝宝将好吃的食物不小心掉在地上时,妈妈要第一时间说“掉到地上了,好脏”,再辅助宝宝将食物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并及时给予强化鼓励。并逐渐让孩子自己来完成;

提示:注意用语,妈妈一定要说“掉在地上,好脏”,切忌说“不要吃”或“不能吃”,避免出现负强化;

2、如果宝宝的能力较好,妈妈可以教宝宝理解“干净和脏”以及“能吃和不能吃”的概念,帮助宝宝形成掉在地上的食物是脏的,脏的食物不能吃的意识。

3、妈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社交故事,并拍摄照片给宝宝反复讲述,如“我和妈妈去餐厅吃饭——选了我最喜欢的蓝莓山药(也可以别的食物,宝宝喜欢的即可)——我拿起勺子吃蓝莓山药——勺子掉在地上了——蓝莓山药变脏了——我把蓝莓山药捡起来——和妈妈扔到垃圾桶——妈妈高兴的夸奖我‘太棒了’。——我很开心,然后吃好多好吃的。”帮助宝宝理解“掉在的食物变脏了,要扔进垃圾桶”的概念。


遵守公共规则


ALSO生活场景教学

课程一:丢垃圾

1、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妈妈提前准备好橘子皮或香蕉皮等垃圾物品,和宝宝一起来到垃圾桶旁,妈妈拿起一块橘子皮,蹲下和宝宝视线平齐,举起橘子皮在宝宝视线前,说“扔到垃圾桶里”,然后把橘子皮扔进去;再交给宝宝一块橘子皮,(辅助)宝宝把橘子皮扔到垃圾桶,并迅速给予强化,夸奖宝宝。

2、生活中养成习惯,将垃圾随手丢入垃圾桶中。


课程二:其他训练目标

1、需要杜绝的问题行为:

不要伤害其他小朋友或自伤;不乱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随便进入别人的空间,不乱扔别人的东西;不乱扔东西,不朝人扔东西;

2、礼貌用语:

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遇到有人打招呼要回应;和人离开要说再见;

3、规范外出:

不拿超市里或商店的物品;不再公共场所乱跑;不能尖叫;不能在安静的场所自言自语;懂得在付款的时候排队;

4、按规则游戏:

礼让排队,不插队;不抢不属于自己的玩具;遵守游戏规则;

5、不随地大小便;

有大小便的需求以后,可以不随地大小便,一直等到厕所后再完成如厕过程;

6、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在电影院、画展或外出就餐时,能保持安静不尖叫。


征求许可


ALSO生活场景教学

1、妈妈可以先通过社交故事,帮助宝宝理解外出聚餐的规则,如吃东西时要先征求主人的许可;

2、在外出与其他长辈就餐时,当宝宝产生需求时,妈妈可以鼓励宝宝先提出要求征求对方许可,如“我可以吃XX”,并提前和对方约定好,一旦宝宝提出这样的请求就迅速准许,以强化这个行为。


ALSO桌面教学

课程一

1、在日常的生活或桌面教学中,妈妈要抓住宝宝提需求的机会,比如训练时,宝宝想站起的时候,(辅助)宝宝说“可以站起来吗?”。如果宝宝能够说出来,则妈妈迅速对宝宝说“可以站起来”,并让宝宝站起来。

2、在宝宝想看电视的时候,(辅助)宝宝说“我可以看电视吗”,一旦宝宝说出,则迅速把电视打开给予强化奖励。

3、逐步撤销辅助,直到宝宝能独立征求许可。

提示:为了强化宝宝征求许可的行为,有些平时不能做的事,只要宝宝能提出问题,也可以允许他做。本项训练适合能力较强的宝宝,妈妈要抓住特定的需求场景教宝宝学习。


分辨属于自己的食物


ALSO生活场景教学

1、日常生活中,如果宝宝外出时看到其他小朋友手里有玩具或者好吃的零食,并有去拿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及时禁止,如果宝宝已经拿过来(抢过来),则一定要宝宝立即归还,以便于宝宝为日后进入幼儿园或小学融合打下好的基础。

2、外出就餐时(最好在西餐厅),妈妈可以为每个人点一份不同的食物,大家各吃各的,如果宝宝能够很好的遵守就给予夸奖鼓励。


ALSO桌面教学

课程一:吃自己的食物

1、妈妈与宝宝面对面坐在桌子旁,妈妈准备一份小零食,放在宝宝面前但够不着的地方,当宝宝要伸手够时,妈妈立即制止,同时说“不行,这个是妈妈的”。如果宝宝被制止后的半分钟内,没有再次伸手,妈妈就强化这个行为,给宝宝一些其他的零食或喜欢的玩具(提示:但不要给自己的那份零食!)。刚开始训练时,妈妈要坚持每次吃零食时都重复这个过程,再慢慢把宝宝等待的时间延长到大概1分钟。

2、妈妈准备两个盘子,分别放在宝宝和妈妈面前,每个盘子中各放3 块的饼干。妈妈说“开始吃吧”,与宝宝一起吃饼干,并故意让宝宝先吃完。宝宝吃完自己那一份以后,如果伸手来抢妈妈的饼干,妈妈就立即制止同时说“不行,这是妈妈的”。如果宝宝被制止后的半分钟内,没有再次伸手,妈妈就强化这个行为,再逐渐延长等待时间。

3、妈妈可以把零食换成玩具或其他宝宝感兴趣的物品,进行泛化。


课程二:玩自己的玩具

1、理解归属的含义:

妈妈可以先准备四个盒子,然后把爸爸、妈妈、宝宝和爷爷的照片贴在盒子上,再分别准备四个人的一些生活用品或小玩意。妈妈要先告诉宝宝,每个盒子归属于每个人,如“这个盒子是妈妈的”。宝宝认识了以后,妈妈从准备好的生活用品中每次拿出一件,交给宝宝,说“这是XX的”,再让宝宝放到对应的XX的盒子中去。如果宝宝接过后玩本不属于他的物品,则妈妈要立刻阻止他并强调“这是妈妈的,不是你”,再辅助宝宝把这个物品放到妈妈的盒子里。如果宝宝要玩自己的玩具,则妈妈不再阻止,同时说“对,这是宝宝的,宝宝玩自己的东西”,强化这个行为,让宝宝玩一会。

2、合理发起请求:

如果宝宝理解了归属的含义,则妈妈可以教宝宝“合理的发起请求”,如果宝宝喜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妈妈可以拉着宝宝去问小朋友“我可以玩么?”如果小朋友说“可以”,就让宝宝玩一会;如果小朋友说“不可以”,妈妈要引导宝宝把玩具交还给小朋友,不能玩。妈妈要让宝宝养成习惯,无论什么时候想要别人的东西时,要先走到东西的归属人哪里请求同意。只要能够正确的提出请求,妈妈可以给与奖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