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孤独,如果孤独可以学会

 伟天英 2017-04-16

学会孤独,如果孤独可以学会

文/鱼叔

“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去学会深刻。当然,如果孤独可以学会的话。”

——周国平

朋友来消息说:你的公众号停更有些日子了,是工作太忙,生活压力太大,无暇打理,还是坚持不了,打算放弃了呢?

我有些茫然,不知该怎样回答。工作固然有些忙碌,生活也承受着些许的压力,但却不至于将我逼入墙仄,而无暇顾及自己钟爱的读文写字这一充满生活情趣的事情。若问是否要放弃对公众号的打理,那断然不是我所想的。一段文字写出来,有人愿意花费他宝贵的时间读上一读,甚至向你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你雅正,助你提高,这是每一个写作者莫大的欣慰,是很值得酌酒三杯,浮一大白的幸事!

堆文砌字是一件要能耐得寂寞,忍得孤独的事。一个认真写文章的人,是需要一个常态的,相对平静的,能远离嘈杂与烦乱的环境。他需要一个独立的时间与空间让头脑去思考,去设计,去构造他内心里文字堆砌的华厦。那些巧妙的构思,优美的文字,精彩的华章,深邃的感悟都是写作者在宁静的孤独中,自己与自己对话,自己与自己交流,灵魂独自思索所得来的结果。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我想起了棱罗在他的著名的作品《瓦尔登湖》中缓缓道来的这一段话。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十九世纪的一位智者,著名的作家与哲学家,他单身只影,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建起一座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他特立独行,怀着一颗向往自然的心,宁静地踏上了这段心灵的路基。而在这个被称为“神的一滴”的瓦尔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间里,孤独在思想中。《瓦尔登湖》正是位智者在寂寞与孤独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积极探索后所凝聚的思想结晶。其中字字珠玑,语语闪光,读之沁人心脾,动人衷肠。

宁静中的孤独,孤独中的思想,或许是每一位写作者内心所向往的一种状态。陶渊明在他的诗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正是有许多忘言的真意在其中。南山之下种豆,稀的是豆苗,疯长的却是那思想的草木,郁郁葱葱,苍翠撩人。

当然,普通如我这样的只是喜好随意写写小文章的人,是不必要,也不可能以那种归隐式的极致方式来享受孤独中的沉思。毕竟,普通之人是不可能轻易的脱离自己的工作、家庭与生活。那种说走就走的任性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傲娇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性为之的。其实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静,一种不受外物所扰的平静,一种源自内心的真实的投入的平静,由此才能沉下心来,进入思考与书写的状态。

我所欠缺的就是沉下心来的平静,常常被外物所侵扰——一顿令人垂涎的美食、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一次欢快热闹的聚会……诸此种种,虽是人们正常的生活状态,但是这一切却正是造成一个人的惰性,而放弃那些需要单独状态中完成的事情的因素。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村,从他29岁开始,每年都写出一本书。他之所以如此的高产,据说是因为他在长达几十年的日子里,戒除一切娱乐性的生活,拒绝别人约他出去玩和做事,天刚刚黑的时候就上床睡觉,日出时分就起床,处于半隐居状态的简单生活中。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他能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写作。

许多的事实都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在某一件事或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往往都是在生活中过得极其的简单,并给人以离群索居的孤独感觉,他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他正是要尽可能地排除掉那些会对他产生干扰的外因,从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期许的事情当中去。

周国平说:“ 一颗平庸的灵魂,并无值得别人理解的内涵,因而也不会感到真正的孤独。相反,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独特的感受,真正独创的思想,必定渴望被理解,于是感到深深的孤独。”

我突然明白,我之所以常被外物所扰,是因为我害怕孤独,根本不理解孤独的真正内涵,甚至为孤独感到羞耻,因而也不能体会那种孤独中思想的乐趣,因而平庸,因而不能坚持,因而不能真正的独特!

“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去学会深刻。当然,如果孤独可以学会的话。”

我希望孤独能够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