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阜阳民间曲艺

 牛人的尾巴 2017-04-16
阜阳民间曲艺
  
  
  曲艺是一种以说唱为主的一种艺术门类。古代优伶的演出到秦汉时代的
  
  “百戏”,无不包括曲艺活动。至唐宋时,曲艺已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
  
  说唱艺术。阜阳民间曲艺源远流长,在无涯的历史长河中,阜阳民间曲
  
  艺种类不断增加,优秀民间艺人层出不穷,他们有的在家乡附近走村串
  
  庄到处去说唱,有的说唱着走四方,从阜阳出去到全国的许多地方,又
  
  从外面说唱着回来,虽然满身尘土,然而却以自己的夸张语言演绎出一
  
  个个活龙活现、令人难忘的人物和一幕幕令人或唏嘘或欢乐、引人入胜
  
  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殿权
  
  
  民间艺人和普通老百姓共同演绎
  
  我国曲艺历史悠久,到唐宋时,曲艺已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说唱艺术,
  
  由于其好听、通俗明白,在民间深受老百姓喜爱,并经过一些民间艺人
  
  和普通老百姓共同演绎,曲种繁多,形式和内容绚丽多彩。阜阳地处中
  
  原,经济、文化与全国其它地方交流频繁,因此我市的曲艺历史同样是
  
  历史悠久,源于或流布在阜阳地区的曲种很多,有淮词、莺歌柳、道情
  
  、清音琴书、坠子、大鼓、评书、三弦书、端公戏、灶书、莲花落、讲
  
  圣谕、杠天神、大小铙、相声等等20余种,在安徽享有“曲艺之乡”的
  
  美称。
  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赵海滨介绍说,由于戏剧和曲艺有些地方接近,比如
  
  唱腔,我市的有些曲艺也算作戏剧,如道情、清音等。曲艺和戏剧的分
  
  别主要在于:曲艺是以说唱故事或无故事情节但经过提炼夸张了的人和
  
  事,以巧妙的语言和音韵来取悦观众;曲艺的演员通常为一至二三人表
  
  演,道具简单,演员演唱时一忽儿代表故事中人物说话,一忽儿又夹叙
  
  夹议,引人入胜。曲艺演唱灵活机动,不管是集镇、庙会、田间随时随
  
  地都可以演出。发源于我市的有清音、淮词、颍上端公戏、颍河溜等,
  
  地方特色浓郁,其余的大鼓、琴书、坠子、评书等也和当地风情文化、
  
  语言、音韵、民歌相互影响,也具有较为浓厚的地方特色。
  
  一个民间老艺人的往事
  
  在我市,解放后人民翻身得解放,物质生活条件改善,需要文化活动,
  
  因此曲艺发展很快,也多次组织过会演。后来大兴说新书唱新书,不准
  
  说旧书唱旧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古老的曲艺形式大鼓、坠子、琴书
  
  、相声等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停演(文革后期才恢复),对口词、快板
  
  、三句半、数来宝等容易创作表演,很受青睐。文革结束后又恢复起来
  
  ,不少节目还获过各种奖项。
  阜南县会龙乡67岁的孟献春,出生于一个琴书世家,是一位自小就学唱
  
  琴书的老艺人。他告诉记者,他父亲原来也是一个唱琴书的,但很有学
  
  问,不仅能唱很多传统长篇幅琴书,而且还能自己编书目。他从小受父
  
  亲的耳濡目染,对琴书就很喜欢,15岁时正式和父亲学琴书。那时候不
  
  仅是琴书,包括坠子、大鼓、评书等等很多民间曲艺形式老百姓都十分
  
  喜欢。他跟着父亲,到全国很多地方去演出,到河南商丘、郑州,又沿
  
  着陇海铁路线到西安、兰州等地,每到一处,无论是在书棚,还是在村
  
  头、街边,随便就可以摆开场子演起来,当地老百姓常常是一听到有说
  
  唱声,就慌忙跑出来看、听,听得五迷三道,饭也不去吃。而他和父亲
  
  每次出去演出,都是唱几个月才又回家来。在外面就住在当地百姓家里
  
  ,吃喝有人招待,还被当明星似的被到处追着,演出之余攀着他和父亲
  
  聊天,父亲高兴起来,不拿任何东西就能唱起来,让旁边的人高兴不已
  
  。也正是因为他唱琴书,他和现在的老伴得以认识、结婚。后来,他兄
  
  弟姐妹几个人都学会了唱琴书,后辈们也几乎都会唱,并且青出于蓝盛
  
  于蓝。县里、乡里、村里有宣传或搞什么文化活动,他都必被邀请去演
  
  出。
  然而,九十年代后随着生活的改变,很多曲艺种类都渐渐被冷落。孟献
  
  春的琴书也是如此,虽然也时而给当地村民演出琴书,但次数已经很少
  
  了。现在,67岁的他依然保存着他的京胡、琴等表演时用的工具,没事
  
  的时候也常拿出来擦擦,弹唱几句。
  
  
  “淮词窝”里唱淮词
  
  “小小竹竿夹稍稍,送给情郎做上一根箫。我郎会吹箫,先吹淮词,后
  
  吹下河调……”这是流行在阜南沿淮一带的一段淮词(又称“淮调”)
  
  ,情真意切,而有富有生活气息。
  淮词,是我市曲艺中的一朵著名奇葩,主要流行于安徽、河南两省的沿
  
  淮流域水路发达的集镇,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曲牌有30多个。淮词
  
  在清末民初最为盛行,从民国初年到抗战期间,上至淮滨下至正阳关。
  
  沿淮各集镇都有淮词流行,而我市阜阳南县则曾经最为突出,中岗集周
  
  围就有200多位淮词艺人,因此被誉为“淮词窝”。
  据阜南县文联副主席冷治武介绍说,关于淮词的由来,至今都有不同说
  
  法。有的说,是发源于明朝在长江下游及其支流流域的一种小曲,之后
  
  流传到淮河一带来的,而我市的颍上、阜南都有,而且很盛。由于这些
  
  地区百姓语言、音调和习俗都不大相同,因此相互吸收融化,各具特色
  
  。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在淮河上至淮滨下至正阳关这一带,变成了独
  
  具特色的淮词。但也有人说是清代一些赶考举子上南京赶考,不少富家
  
  子弟没有考中,就到秦淮河的青楼听小曲解闷,同时也学着唱,以后演
  
  变成了淮词。阜南县1903年生、已故的淮词老艺人袁海波曾经回忆说,
  
  他小时候淮词就在淮河两岸被传唱起来了,而他的师傅张二少就是在淮
  
  河的大船上跟清江、扬州的商人、歌妓学的。
  他说,阜南淮词特点主要是,曲调细腻柔丽,婉转优美,讲究字正腔圆
  
  ,韵味深沉。而词格上较规正统一,所有曲目句数按一定程式安排。在
  
  唱词的句式结构上洒脱多变,不拘一格。文词清雅优美,颇具古典诗词
  
  格调。伴奏乐器以箫、碟为主。淮词曾经是供当地百姓最主要的娱乐之
  
  一,在阜南当时流行着一个顺口溜“一笔好字,两句淮词,三杯下肚,
  
  四季衣帽”。建国后,各级文化部门多次派曲艺专业工作者到阜南等县
  
  进行收集整理。1986年阜阳演出的淮词坐唱《凡人小事》,获得省创作
  
  一等奖、演出二等奖。后来也集中了一些老艺人也对淮词曲目、音乐进
  
  行系统的整理。
  
  
  
  
  
  
  渊源难解的颍河溜、莺歌柳、三弦书和坠子
  
  许多民间文艺形式在发展中,都会发生变化,或独力形成一种新的曲种
  
  ,或与其它艺术形式结合形成新的曲种。产生于我市的颍河溜和莺歌柳
  
  、三弦书、坠子便有着说不清、解不开的复杂关系。
  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张建忠多年来不仅从事曲艺工作,而且一直在为
  
  保存这些传统曲艺在努力。他说,“颍河溜”源于我市颍河两岸,约在
  
  明末清初形成,“溜”就是顺口唱、随情而发,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都
  
  可揉进去尽情发挥。早期的颍河溜,不仅在以阜阳为中心的颍河流域流
  
  行,在河南省的豫东、豫中一带也有很大影响。颍河溜的音乐为杂曲牌
  
  体,演唱曲牌有较多的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成分,板式上有大起板、小
  
  五板、飞板等。颍河溜的演出曲目基本上都是小段和爱情故事,像《蓝
  
  桥会》、《鸿雁捎书》、《绣花鞋》等。颍河溜的演出特色是,艺人们
  
  在唱词、唱腔上自由性大,演唱时可根据曲目剧情和感情需要自行发挥
  
  ,悲时可唱拉魂腔,喜时可唱山歌调,悲愤时可唱渔鼓曲,欢乐时可唱
  
  清音谱。
  据说,后来的坠子便是由颍河溜演变过来的。事实上,近百年来,随着
  
  坠子的兴起,颍河溜已经逐渐消失了。如今在阜阳以及河南省颍河两岸
  
  已成为绝唱,不但是普通百姓,就连如今阜阳曲艺界的很多人士也都没亲
  
  眼见过。
  他说,坠子,因伴奏乐器为坠胡得名,阜阳坠子与河南坠子基本上差不
  
  多。阜阳的坠子,被称为“大口坠子”,而河南坠子则称为“小口坠子
  
  ”。大口坠子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板式上顶板唱,板起板落,唱腔规整
  
  、硬朗、粗犷。坠子音乐唱腔上属于主曲体,唱腔板式有慢四句、快四
  
  句(垛板)、大小寒叹板等。在调式上分硬功大调和老八板两大类,硬
  
  功大调一板一眼,节奏强而快,老八板较慢。在词格上多为七字句、十
  
  字句、垛字句,偶尔夹入五字句,伴奏乐器主要是坠胡,还有演员手持
  
  简板打节奏。坠子演唱形式基本上有三种:一是自拉自唱,脚板击节奏
  
  ;二是一人手持简板演唱,一人拉坠胡伴奏;三是一人伴奏,两名艺人
  
  手持简板对唱。
  那么,颍河溜又是如何演变成坠子的呢?我市的老艺人徐志邦曾回忆说
  
  ,他的父亲徐广真曾经就唱过颍河溜,并听他多次谈起过颍河溜演变坠
  
  子的一段历史。大约是在清朝道光三年(1824年),河南禹州有个叫朱
  
  良军的商人,押运易船芝麻到安徽颍州府卖。船行至河南槐店码头时,
  
  朱良军上岸后忍不住去赌博,不但把一船芝麻输光了,还欠了一大笔债
  
  。身无分文的他,无脸回家,便逃到当时的颍州西乡(今临泉县八里庄
  
  ),为了糊口,而拜颍河溜艺人张教祥为师,学唱颍河溜,他的艺名改
  
  为朱永军。此后,他不仅学会了颍河溜的唱段、唱腔,还把家乡的地方
  
  戏曲、民歌小调揉了进去,更丰富了颍河溜的唱腔。两年后,他谢师还
  
  乡,在禹州一带传唱颍河溜。当时禹州一带,拉坠胡的较多,因而颍河
  
  溜也由当初的三弦伴奏渐渐地改为了坠胡伴奏,当地人也就习惯地把颍
  
  河溜称之为坠子了。大约五年后,张教祥卖艺来到禹州,见徒弟朱永军
  
  把颍河溜唱成了“不伦不类”的坠子,非常生气、恼火,但他仔细一听
  
  ,觉得唱腔、伴奏都比颍河溜优美,也便偷偷地学起来。他回到家乡后
  
  ,唱给附近的百姓听,没想到老百姓都十分喜欢,于是在他的带动下,
  
  临泉、界首等颍河两岸的颍河溜艺人也渐渐把颍河溜演化成为了坠子。
  然而,也有人认为坠子是脱胎于莺歌柳的。颍东区文化馆馆长、市曲艺
  
  家协会副主席张建华说,莺歌柳,又称莺歌书。莺歌柳的演唱曲调为主
  
  曲体,基本曲调有慢板(四句腔)和垛板两种。早期演唱形式为演员自
  
  谈自唱,脚梆击节奏,后来发展为演员自击八角鼓或小钹,由乐师操三
  
  弦或坠胡伴奏。莺歌柳的书目多以爱情、忠孝和劝善为主要内容。据老
  
  艺人师承相传,约在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已经在阜阳地区传唱
  
  。阜阳地区一些老艺人认为,我们这里先行莺歌柳,即是坠子书脱胎于
  
  莺歌柳的依据。与此相对应的是,曾经有不少艺术人认为莺歌柳是三弦
  
  书的一支,后来与道情结合演化成为河南坠子。而在清末民初时期,很
  
  多坠子艺人,也几乎都会演唱莺歌柳。
  那么,三弦书又是一种什么样式的曲种呢?
  张建华说,三弦书是曾在阜阳地区流行的早期曲种,据说形成于明末清
  
  初,早期称“腿板书””,主要流行于河南开封、许昌、南阳等地和湖
  
  北、山西、安徽的一部分地区。清末民初,随着新曲种的兴起,三弦书
  
  艺人都改唱了坠子,使这一曲种逐渐走向没落。解放前后,阜阳地区已
  
  经很难见到这种曲艺形式了。早年的莺歌柳和三弦书基本相同,都用三
  
  弦伴奏,因此有莺歌柳是三弦书一支的说法。1980年当时属于阜阳地区
  
  的涡阳县发现一位60多岁三弦书艺人,他是一个盲人,他演唱时自谈三
  
  弦、脚踏板和竹节子伴奏,后来整理出的《刘老六》参加过会演。
  他感叹地说:“如今三弦书艺人,也许根本就没有了。”
  
  乞丐的“专业技艺”
  
  很多曲艺曲种的由来都是含着悲伤的故事,而数来宝和打花棍等就是古
  
  时候穷乞丐讨要饭食而发展、流传起来的。
  赵海滨说,数来宝,又叫快板书、竹板书、莲花落、快板等等。据说,
  
  莲花落历史颇为悠久,宋代已有乞丐乞讨时演唱莲花落的记载。莲花落
  
  流行全国,语言多具地方特色。解放前,多为乞丐乞讨时说唱,即兴编
  
  词,见啥唱啥,没有固定的唱词。多为一人演唱,也有二人演唱,一人
  
  主唱,一人帮腔。多数艺人都是一手打竹板,一手打竹节,如“掌柜的
  
  ,大发财,一对元宝滚滚来……”。解放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娱乐形式
  
  。由于唱词灵活、易编、易学,宣传中心工作来得快,发展很快,形式
  
  多样,有一人唱、对口唱、群口唱。现在,还常能见到这种曲艺形式。
  而打花棍,据说在辽金时代就已经有了,也曾是解放前乞讨谋生的一门
  
  技艺,老百姓民间也称为“嚓啦机”。他说,打花棍全国各地几乎都有
  
  。我市以前的打花棍常见是一人或两人表演,尤其是少男少女在演唱时
  
  载歌载舞,饶有风趣。演唱时演员手持竹子制成内串铜钱的花棍,不断
  
  敲击手脚、肩和四肢各部位,发出“哗哗”声响,十分欢快,很有感染
  
  力。打花棍曲调简单,多为四句反复的民歌体,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结
  
  构,唱词内容多为民间小调相同。
  如今,不少中老年人锻炼身体,打花棍的舞蹈动作被加入新的元素,又
  
  开始在全国热起来。
  
  
  
  
  
  仅仅在木匠中传唱的灶书
  
  “灶书是我市非常独特的一种曲艺,之所以说他独特,是因为它只在木
  
  匠中传唱,而且基本上没有专业艺人。”阜南县文联副主席冷治武说,
  
  和淮词一样,灶书主要流行于阜南县和河南省固始县一带,阜南人称“
  
  灶社”。它是木匠中流行的一种演唱艺术,早期阜南县一带曾有“十个
  
  木匠九个唱灶”的民谚。关于灶书的历史无可考证,据传木匠干活或歇
  
  息时,喜欢说古唱今,很有趣,因此很受喜爱,以后一些木匠也纷纷效
  
  仿,这种娱乐活动就在木匠行中流传开了。
  他说:“ 灶书最初时,是一人演唱,唱腔也很简单,仅用木工工具击节
  
  奏,有的敲锅盖也可以唱。”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两人或多人演唱,有时
  
  还可以分角色化妆演唱,再后来又增加了打节奏的“灶鼓子”,还配以
  
  钟鼓,有些类似嗨子戏、花蓝子戏。现在,很少见了。
  
  
  有迷信色彩的杠天神、讲圣谕和端公调
  
  由于古代封建迷信盛行,很多民间艺术都有迷信等内容在其中,我市的
  
  传统民间曲艺也不例外,其中带有迷信色彩的便有杠天神、讲圣谕和端
  
  公调等。
  杠天神是我市的稀有曲种,曾经仅仅流传在临泉县一带。临泉县文联主
  
  席韩光说,因为它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所以又叫“神戏”。在解放
  
  前的三十年代,在临泉县瓦店、姜寨、黄岭等地曾经常有演出活动。据
  
  记载,一般都是在庙会和逢年过节时演出,参加演出有多人,分别化妆
  
  成灶爷、郭三姐、李满堂、天兵天将等人物,在打击乐的伴奏下,边唱
  
  边舞。唱腔极其简单,近似民歌。根据表演形式、唱腔和代表曲目分析
  
  ,可能和端公戏、灶书有一定血缘关系或属于其中一个分支。
  而另一个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曲艺是“讲圣谕”。据说,讲圣谕是在清
  
  朝时才有的,起初是一些官学、有钱有势的乡绅和名儒雅士操办起来的
  
  ,后来一些社会慈善团体和“佛堂”也开始用这种曲艺形式来举办活动
  
  。韩光说,“讲圣谕”是自清朝至解放前宣传封建伦理观念、宗教信仰
  
  并兼有文化娱乐性质的一种活动,也有称作“宣讲释文”的。解放前阜
  
  阳地区各县的很多城镇,都有讲圣谕活动。和杠天神一样,也一般是在
  
  庙会和逢年过节时,搭起一个凉棚,摆上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宣讲人
  
  坐到椅子上,照本宣科唱出来;有时还摇动一只铜铃,以吸引人来听、
  
  看。宣讲的唱腔曲调灵活,节奏自由,只是根据当地语言声韵化多带有
  
  一定拖腔。
  张建忠说,端公调,本世纪初以曲艺坐唱形式在颍上县部分地区流行,
  
  又称“端公戏”。据一些老艺人说,这种曲种是由一种“请端公”的迷
  
  信活动演化来的,在很早以前很多地方的巫婆、神汉从事这种封建迷信
  
  活动,通常是一个人自己敲小锣自己唱,一个人便是一台戏,以后发展
  
  成了多人的坐唱,分角色对唱或轮唱。解放以后,艺人们才结伴为伍,
  
  组成端公戏草台班子,吸收了地方戏曲的一些唱腔,配以弦乐伴奏,逐
  
  渐成为端公戏。
  但现在,这些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曲艺活动,基本上都绝迹了。
   
  文革中“最流行的文艺”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曲种会突然呈现出一种新奇的发展状态。而在文革
  
  时期,三句半和对口词等便是如此,突然成为曲艺界中的“宠儿”,几
  
  乎大人小孩都能演一段。
  赵海滨说,三句半,不是阜阳特有的,在全国都有。据考证起源是宋代
  
  的“十七字诗”,这种诗前三句为五字,最后一句为两字或一字。当然
  
  ,现在的“三句半”,是在五六十年代配以打击乐器表演而流传开的。
  
  对口词,同样在全国各地都有,一般不用乐器伴奏,不要道具,唱词与
  
  新诗接近,表演夸张、幽默、幅度较大。
  为什么三句半、对口词会在文革期间突然火爆起来呢?他说,主要的原
  
  因是,三句半、对口词非常容易创作,容易排练,演出省事,能紧跟当
  
  时的政治形式,文革期间每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都用这种形式演出。
  曾经在文革中参加过宣传队的张玫,如今回忆起当年演三句半、对口词
  
  的往事,既感叹,又觉得“好笑”。她说,当时因为年轻,对革命怀着
  
  真挚而热烈的情感,于是他们一些同学组成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到处
  
  去为工农兵演出。那时候,他们宣传队的同学都非常积极,因为上课不
  
  正常,他们整天在一起,演出的节目都是他们几个人根据党中央的有关
  
  精神和指示自己琢磨出来的,谁能编排出好的台词,就被捧为“英雄”
  
  ,她没事时在家也琢磨,几乎每个人都成了“编剧”。无论是在学校,
  
  还是在街头,找到一片空地就开始演出,拉过往的人看。
  
  
  
  
  巧嘴言说大世界
  
  阜阳民间曲艺中很多曲种是由外地传入阜阳的,由于简单易学、生动活
  
  泼、幽默风趣,因此曾经在阜阳民间流传广泛。评书、山东快书和相声
  
  便是其中的三种,可以说是“巧嘴言说大世界”。
  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赵海滨说,在阜阳,评书又被称为评词、评话,而民
  
  间又称之为“说书的”,对又唱又说的称为“唱书的”、“唱小戏的”
  
  。一般评书艺人都是一人演出,只说不唱,或坐或站。演出道具只有一
  
  块“醒目”,也有在手拿一尺长左右小棍作道具。夏季,说书的艺人手
  
  拿一把尺余长的折扇兼作道具。以前,我市各县都有一批有影响的评书
  
  艺人,如阜阳城里康亚东(外号康八)和界首的荣全玉等等。
  他说,已经去世的荣全玉是界首人,他8岁的时候开始学艺,16岁就能演
  
  说长篇评书。他的评书非常有名,风格与众不同。因为他学过梆剧,他
  
  表演时就常常把其中的手眼身法步和人物的唱词、道白融入到评书里;
  
  而且,他说书时随心所欲,将原著结构打乱,重新编排,但很讲究开场
  
  爆、中场笑、末场闹,因此非常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
  曾经也学习过山东快书的张建华说,山东快书是由山东传来的,演出时
  
  要用山东话,特别有趣。起初,山东快书专说水浒传、梁山泊、武松的
  
  故事,所以又曾称为“武老二”。据说,山东快书起源于山东临清、济
  
  宁一带,传到阜阳约有百年的历史。山东快板是一人演出,演员一手持
  
  两块月牙铜板,一边打节奏一边说唱,另一只手表演动作。山东快书节
  
  奏较快,可长可短,兼以说白,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三种。
  山东快书传入阜阳后,不少人把月牙铜板换上两块吃饭碗筷打节奏。后
  
  来多以计划生育、好人好事、党的方针政策内容为主,因此发展很快,
  
  颇受欢迎,各县市都有山东快书人才。
  张建华如今是相声演员,近些年来对相声倾注了大量感情。他说,相声
  
  在阜阳地区流行较晚,本世纪四十年代才先后有相声演出活动和职业相
  
  声艺人出现。抗战前后界首演员杨松林(外号小苹果)、赵少影(艺名
  
  赵傻子)、张殿臣、李俊才等在界首和豫皖边界各县很有名气。“现在
  
  ,我市从事业余相声表演的大约有15对演员,在地市一级演员和演出水
  
  平是比较好的。”
  
  依然受欢迎的大鼓书和琴书
  
  我市的许多曲种,如大鼓书,在民间其实一直都很受百姓欢迎,然而由
  
  于种种原因,如今普通老百姓却很少能见到现场演出了。
  张建华如今虽然是一个相声演员,但他最早接触、学习的却是大鼓书。
  
  他说,大鼓书因演唱艺人演唱时敲一扁形小鼓而得名,是我们阜阳地区
  
  曾经最流行曲种,大鼓书艺人非常多,演出活动也多。大鼓书,一般是1
  
  人1鼓1板单独演唱,在音乐唱腔方面属于板腔体,上下句反复结构,艺
  
  人唱说的有上板、慢板、药板、闪板、紧板、落板等。唱腔分为立嗓、
  
  卧嗓,卧嗓是一种假声,俗称绵羊腔,韵味十足。太和艺人魏修1958年
  
  参加省曲艺会演获奖后到北京汇报演出,在怀仁堂受到周恩来的亲切接
  
  见。
  关于大鼓书,他有很多温馨、难忘的记忆。他说,他出生在原阜阳县新
  
  华公社梨树大队,那时候唱大鼓书的很多。他们村有一个姓周(记不得
  
  名字了)的盲人,人们都叫他周瞎子,大鼓书唱得非常好。一到晚上他
  
  就摆开场子唱,他天天去听,7岁就跟着他学了。“当时因为人们太喜欢
  
  大鼓书了,他一段接着一段唱,唱两三个小时后,很累了,可人们还想
  
  听。他就喊我的小名,说‘替我弄两句’。我也是毫不畏惧,拿起大鼓
  
  用的‘家伙’,起头就唱:‘俺老师不唱我来接,俺老师累得直吐血…
  
  …’,惹得大家都大笑。”张建华1976年进了城,后来每次在街上见到
  
  唱大鼓或唱快板的,他都会忍不住停下来,静静地听。但现在,虽然还
  
  有一些大鼓书艺人,但却很少见到大鼓书演出了。有时侯,他在家没事
  
  时,便自娱自乐地唱唱。
  张建忠说,事实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在阜阳城也有不少唱大鼓书
  
  等的地方。他小时候就住在古楼附近,在古楼附近就有三个说书的场子
  
  ,经常有演出,他经常去看。那时比较有名的艺人他至今都还记得,有
  
  周至国、刘立成、訾秉华、“周瞎子”等等。
  赵海滨补充说,那时候曲艺真的是颇受欢迎,当时的阜阳县曾经想建一
  
  个像影剧院一样的书场,但后来由于种种莫名的原因,没有建成。
  和大鼓书一样,琴书也依然受老百姓的喜爱,然而如今在阜阳,也很少
  
  能见到演出了。
  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孟颖从小便开始学琴书,2004年她获得中国曲艺最
  
  高奖——牡丹奖表演奖,并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表演过。她说,在
  
  全国有不同流派,阜阳琴书有其独特的特点,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并
  
  常拌有民间小调,因此深受老百姓喜爱。阜阳琴书,伴奏除了扬琴,还
  
  有软弓子、胡琴、三弦、琵琶、坠胡、筝、箫、笛笙等等。现在,演唱
  
  音乐上为主曲体,在演唱和伴奏中也有少量的曲牌变换和穿插。阜阳琴
  
  书早期的演唱活动因音乐唱腔都很清高典雅,主要是给大户人家唱堂会
  
  ,唱小段子,还没有大部头书。后来,逐渐走上集镇街头的书棚和乡间
  
  村头演唱,并开始演唱大部头书。一般在演唱前先合奏一段乐曲。“目
  
  前,我区各县琴书老艺人相继去世,很少有琴书班子活动了。解放后一
  
  些人学过,但也很少演出了。”
  她说:“我在北京等北方的一些大小城市剧场演出时,几乎是座无虚席
  
  。而有时侯我回农村老家,和父亲一起为周围百姓无偿演出时,老百姓
  
  也挤满了全场,演完一段还要演一段。”
  
  
  解放后即已不见的大、小铙
  
  “大、小铙曾是我们阜阳曲艺的一种,但可惜的是解放后即已不见了。
  
  我们也没有见过现场的演出。”张建忠说,在阜阳地区,大、小铙又被
  
  称为“唱大铙子书的”和“唱小铙子书的”,而演唱者几乎都是流散的
  
  艺人,他们今天在这,明天就跑到那,居无定所。据说,演出时,把大
  
  铙放在桌子上敲击伴唱,是唱大铙书的;而将小铙子拿在手里敲击伴唱
  
  ,则称为唱小铙子书的,唱时左手单手敲击,几句书唱完后,还可以左
  
  手拿铙,右手拿筷子大小的棍敲击,好像乐器伴奏过门一样。
  
  
  不得不提的曲艺之家、苗湖书会和曲艺赛
  
  “解放前曲艺艺人多是以分散、自发活动为主,一般都是一人或几人结
  
  成班社进行演出。”赵海滨说,他们有的是在城市里的书棚或集镇上或
  
  庙会期间临时搭书场,唱一段就收一次钱;有的是在农村巡回包场演出
  
  ,一个村庄唱一场或几场(根据季节不同,有时是在晚上有时是在白天
  
  );有的以曲艺为要饭手段,沿街挨门乞讨时演唱。还有一种比较特别
  
  ,就是以“玩班会”的形式出现,参加的人较多,一般在十个人左右,
  
  有乐队伴奏,在解放前以这种形式演出的主要是一些喜欢曲艺的富家子
  
  弟和文人雅士,他们不以此为谋生手段,纯粹是自娱自乐。据有关资料
  
  ,1951年当时的阜阳地区大约有1000多曲艺艺人,后来各县都组织了曲
  
  艺协会组织。
  有演出,就需要舞台。赵海滨说,解放前,阜阳城隍庙前说书场、府院
  
  书场、界首游艺场、太和游艺场等都很有名,这些地方几乎每天都有书
  
  棚,少的有两三场,多的有六七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书棚看上去
  
  都很简陋,周围用箔围起来,里面放一些长条凳,能容纳100到200人不
  
  等,十分热闹。但以前的曲艺节目,其中不少格调不高,含有封建迷信
  
  和淫秽内容,解放后各县政府组织这些民间艺人参加夜校学习,许多封
  
  建迷信淫秽的曲目都不允许演出了。
  “阜阳有很多曲艺艺是家中代代传的,特别是在解放前,因为这是一种
  
  能‘讨口食’的才艺,不少艺人家庭几乎每个人都能演,堪称‘曲艺之
  
  家’。”张建华说,而界首市曲艺坠子、大鼓书艺人黄成海一家便是其
  
  中之一,在我们阜阳曲艺界曾久负盛名。黄成海自幼就学唱大鼓,声音
  
  高亢激昂,他最拿手的曲目是《五虎平西》,因为他的名声很大,山东
  
  、河南、安徽的30多个县市的老百姓都知道他,常邀请他去演出。他的
  
  妻子王志荣,也是界首人,8岁就拜师学唱坠子。他们结婚后即演唱对口
  
  坠子,一个声音甜润婉转,一个声音浑厚有力,演唱中一个捧一个逗,
  
  深受百姓欢迎,被誉为“鸳鸯趟子”。1958年,黄成海参加在蚌埠举办
  
  的全省第一届曲艺汇演,他演唱的曲目《父子辩论》获得演出二等奖。
  
  而他的女儿黄玉云在家庭的熏陶下,也爱上了曲艺,唱起坠子,1972年
  
  考取县曲艺队,聪慧好学,博采众长,很快也出名了。
  谈论阜阳曲艺艺术,界首苗湖书会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界首市宣
  
  传部王瑞介绍说,界首市苗湖书会创始于1985年农历6月6日,一年一度
  
  ,曾经举办过很多届。苗湖是一个村庄,位于该市任寨乡东南,苗湖书
  
  会创建人是苗湖农民老艺人苗清臣。当时是咋回事呢?因为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群众生活改善,但文化生活却十分贫乏。从艺几十年的苗清臣
  
  到河南宝丰县观摩“马街书会”后受到启发,四处奔走联络艺人,多方
  
  筹集经费,于1985年举办了为期3天的书会,当时规模也不小,参加的有
  
  河南、安徽两省9个县市的30多位知名艺人,因此影响很大。后来,为了
  
  把苗湖书会办的更好,1986年他成立了“苗湖曲艺队”,吸收一批爱好
  
  曲艺的年轻人来学习琴书、坠子、大鼓、评书等,他们用这些优美的曲
  
  种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几乎都是农村人的农村事。后来由于种种原
  
  因停过一段时间,但现在又逐渐恢复起来。
  作为“曲艺之乡”,解放后阜阳地区以及各县都举办过多次规模不同的
  
  曲艺汇演和比赛,也组织过一些有名艺人参加全国和省里的调演、汇演
  
  和比赛,获得过不少奖项。而其中不少活动张建忠都参加过,而且留下
  
  了大量资料照片等,现在想起来依然感到十分怀念。他说,1982年9月,
  
  阜阳地区举行全地区业余文艺调演,不少曲艺节目都参加了调演,获得
  
  好评。1987年11月在阜阳电业局礼堂举办了历时四天的阜阳地区首次曲
  
  艺大奖赛,阜阳地区各县市的200多名曲艺艺人参加了大赛,可以说是阜
  
  阳地区曲艺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有46个精彩的曲艺节目参加了大
  
  赛,评出了创作一等奖4个、表演一等奖4个,创作二等奖12个、表演二
  
  等奖10个,创作三等奖15个、表演三等奖18个,并涌现出一批非常有潜
  
  力的年轻曲艺演员。
  
  
  要为曲艺发展做些事
  
  目前,我市曲艺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许多曲艺界的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都实事求是地说出了他们的看法。一
  
  直坚持曲艺创作表演的张建华说,虽然近几年,我市曲艺有所发展,也
  
  多次获得省级奖项甚至国家级最高奖,但总体来说并不太好,有的曲种
  
  近乎消失,如颍河溜等,他们甚至都没看过现场表演;有的曲种多年没
  
  有人演出,很难说将来还会不会有人学习、演出;有的虽然还有人在演
  
  ,但后继缺人;只有很少的曲种在积极、稳步发展。究其原因,从大的
  
  方面来说,是其它娱乐形式的冲击,但这其实并不是根本的原因,因为
  
  事实上很多曲种,老百姓——尤其是农村观众,还是很喜欢的。比如中
  
  央电视台的《曲苑杂坛》收视率一直很好,就是一个证明。问题主要还
  
  是在:一是创作人员少,以前的创作人员或者不写了,或者写其它东西
  
  去了,即使有些新作品,由于创作思想不够新,因此创作、表演质量不
  
  太高;二是表演人才缺乏,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养人才的机制;三
  
  是由于缺乏信息沟通,演出机会少。
  孟颖结合自身的演出经验,也谈了她的看法。她说,事实上,不仅农村
  
  观众依然喜欢曲艺,她在北京、淮北等全国的很多大中城市演出,其实
  
  一样受欢迎,演出时观众反响非常大。“曲艺是一种很讲究现场与观众
  
  互动的艺术,所以,要多走近观众,与观众进行呼应、交流。我相信,
  
  曲艺如果能与时俱进,创作出与广大老百姓生活贴近的新作品,一定能
  
  有新的广阔发展。”
  市曲艺家协会也在为发展曲艺做工作。他们准备在今年上半年对全市曲
  
  艺创作、表演等人才进行摸底,并借界首举办苗湖书会的契机,举办一
  
  次全市的曲艺作品创作大赛和相关汇演,鼓励创作,发现培养新人,并
  
  将精心组织曲艺节目到广场、社区、农村去,多与观众交流,为他们演
  
  出。
  
  
  
  
  
  
#日志日期:2007-5-16 星期三(Wednesday) 晴

评论人:浪顶之星 评论日期:2009-10-18 21:59
  这个帖子竟然2年多没有人跟 实在扼腕
  安徽界首市陶庙镇有一个村子--名字具体忘记了
  有一个艺人叫 艺名 “铁锤”
  他的名气和口碑可谓浩荡
  只是网上无论如何找不到他的信息
  也许现在还有很多他的磁带和唱片在
  
  具体多少年
  我也忘记了 也许10年也许15年
  但是无论过去了多少年
  现在的村子里再也看不见了
  
  当一种文艺脱离了他的土壤
  走到了电视台
  生命力基本上变成了演唱和收钱
  艺人的创作激情和深入底层生活的平民精神已经不再
  
  如果这已经成为事实
  那是怎样的无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