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太效应”在体制内外的不同体现

 h0ping 2017-04-16

“马太效应”在体制内外的不同体现

有一个形容两级分化的词,叫“马太效应”,意思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个词来源圣经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在社会上我们也能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有钱的人,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变得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受制于各种因素,导致越来越穷。这就是社会现状,也是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

职场上,我们也常常能感受到“马太效应”的效力,当然,这得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工作能力强的人,接受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然后工作能力越来越强;工作能力弱的人,越来越没事干,能力也越来越弱”。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在体制内和体制外,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1

我们先看看在体制外的结果。

大家知道,职场不是学校,不是培养人的场所,而是最大化地压榨个人价值的地方。很少有公司喜欢什么都不懂的新人,大多都喜欢招过来就直接能用的老手,让其为公司创造利润,最后分点零头给他们。

基于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能力强的人,就会被分配最多的任务,然后创造最大的价值,从而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能力弱的人,公司只会给他们屈指可数的几次机会,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表现出自己的实力,那就只能做一些最普通的、毫无意义的工作,然后随时被人替代,直至被淘汰。

为什么大学毕业几年后,同学之间会出现差距,就是因为有的人开始了良性的循环,有的人则步入了恶性的循环,走进了死胡同。

这就是丛林社会的生存法则,简单而又残酷,甚至不给弱者多一次的机会。

2

好,接下来再说说体制内的。

在体制内,“马太效应”会产生一个变种,叫作“能者多劳,多劳者却不多得”。

经常能看到一种现象,一个单位,几个人在干事,一堆人在看着。干的人累死累活,看的人挑三拣四。

最年富力强、最有实力的那几个所谓骨干,往往都是最辛苦的,正是由于他们的能力强,所以他们接受了更多的任务,而他们的能力也随之越来越强,然后就接受了越来越多的任务。这种行为,一般会被称之为“多压担子,培养年轻人”。

而那些实力弱的,由于干不成事,经常把事情搞砸,也就逐渐失去了干事的机会,成天无所事事。

但是跟体制外不同的是,体制内对人员的晋升,不完全是依据一个人的能力来判断,这里常常会用到一句话,叫“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这些因素有哪些呢?比如资历,比如年龄,比如岗位,甚至还有性别。关于个人背景情况,这里不谈了,因为有背景的人,无论在体制内外,都会吃得开。

3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人说是干部任用的机制不够健全。确实,这是最直接的理由,但这也只是表面因素。深入分析,根源在于另一种制度,我将其称之为领导的“短期任职制”(这是我根据现象,自己创造出来的词。)

铁打的单位,流水的领导。每一位领导,在本单位的任职是有限的。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最大的成绩。所以,他们会喜欢使用那些能力强的干部。因为重新培养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时间根本来不及,等培养起来了,自己也就调走了。所以才会导致“能者一直多劳”的现象。

但是在干部的任用上,领导则不会仅仅考虑能力,这时候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标准,叫“顾全大局”。而且部分人还会这么理解:有些同志,没有功劳,但有苦劳啊;没有实力,但有资历啊;没有水平,但会摆平嘛。

为什么体制内外会出现这种差别呢?因为体制外,叫市场;体制内,叫政治。

什么是政治?政治的核心就是平衡。

不禁感叹一句,体制外的丛林法则,打击的是弱者的信心;体制内的排资论辈,摧毁的却是强者的希望啊。

我的微信公众号:百越水木,每天一篇公务员日记,欢迎围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