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藏在你身边的那些反光板们

 hercules028 2017-04-16

摄影,无处不在。哪怕在日常居家生活中,你也时常会有灵感迸发,需要拍拍小朋友,拍点小静物,拍个美食啥的。

但不管是用窗边的自然光还是室内灯光,都可能会因为光线角度、物体位置等问题,需要进行补光。那么,我们是否需要买块反光板呢?

都知道反光板好用,但真的有必要买一块吗?

讲真,如果你对照片的专业性要求并不是太高,那就没必要专门去买个反光板,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替代反光板的物品太多啦~

那么,到底哪些物品可以用来替代反光板呢?接着往下看,您就明白了~

白色或浅色的纺织品,如床单、窗帘、衣服之类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光线反射能力,如果需要补光的量不大,可以凑合着充当反光板。

现场若有人身穿白衣,可以让他站在恰当位置充当临时反光板;

不过,衣料的反光能力有限,要想增强补光效果,你的白衣就得离拍摄对象很近,才能有效进行补光。

离得很近,才能发挥作用

穿在拍摄对象身上的白衣,也能发挥补光作用,减少人物下颚处的阴影,降低整体的光差。

当光源位于人物上方,从上往下照射时,这种“自体白衣补光”的效果尤为明显。

光源在上方时,白衣能有效减少下颚阴影

如果觉得白衣的反光效果太不给力,那就试试材质更密实的床单吧。

把它挂着,或者让人把它展开举起来,对着光源,就可以起到反光板的作用啦~

对着光源,把它展开,OK!

镜子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超强。小到女生随身携带的穿衣镜,大到落地全身穿衣镜,都可以用来补光。

不同的题材,适合使用不同尺寸的镜子:拍摄人像的,就用大落地镜;拍摄小静物,就用小化妆镜。

镜子对摄影创作起到的作用可不光是补光,它自带的倒影效果,无论是拍人像还是静物都很赞,你只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就行了。

镜子的反射率高,补光效果好,但它也存在着一个显著问题:反射的光线特别集中,光质偏硬,在创作时应当予以注意。

白纸,比起白色纺织品和镜子更常见,更为无处不在,更便携,用起来也更方便。

从餐巾纸,到普通书页的 a4 纸,再到精装封面用的铜版纸,越光滑的纸质,对光线的反射能力就越强,补光效果越好。

当作补光拍摄兼用的道具,书本在人像摄影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不管是拍小朋友、模特、亲友等,都是个不错用的道具方案。

拍摄时结合场景,观察主光源的方向,调整被摄者手持或摆放书本的姿势以达到正确补光的目的。

平时在烤肉常会用到的锡箔纸,由于是金属亮面材质,反光效果颇强。

使用前可以把它揉皱一些,让反光更发散柔和,不过这样也会导致反光的亮度降低,锡纸需要离被摄物体更近。

弄皱些,拍摄效果会更好~

厨房用品中可拿来“冒充”反光板的还有白色的塑料保鲜盒盖,能和白色纸板起到差不多的作用,但由于无法折叠携带比较不便。

白色墙壁无法带走,也不能改变位置,但如果配合离机闪光灯和可移动式灯具,一样能在室内拍摄中起到不错的补光效果。

著名的“跳闪”技法,就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借墙壁、天花板做“反光板”来打光,比起闪光灯直打,效果会比较自然。

跳闪技法示意图

介绍了这么多能替代反光板的道具,你真的还有必要专门去买一个反光板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