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世纪西方政坛三位大咖拿破仑、林肯和俾斯麦眼里的中国是啥样

 茂林之家 2017-04-16

19世纪,西方政坛出现了一些叱咤风云的领袖,其中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法国的拿破仑、美国的林肯和德国的俾斯麦。可以这样说,今天的法国、美国和德国之所以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是和这三位伟人的功业密不可分的。稍懂世界历史的朋友对他们的壮举都不会陌生:拿破仑改变西方的战争和法典、林肯的南北统一和解放宣言、俾斯麦的德国统一和最早的社保制度……绝对都是名垂青史。至今,他们三人依旧被他们的国家奉为里程碑式的英雄,看看巴黎荣军院肃穆的拿破仑陵寝、看看汉堡高大的俾斯麦雕像、看看华盛顿庄严的林肯纪念堂,都彰显出他们本国人民对他们的崇敬。

这三位西方牛人叱咤风云的时代,中国正处于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清帝国之下,如果把他们仨对应一下当时的清朝领导人,那拿破仑统治法国时(1799-1804年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804年-1815年任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相当于嘉庆皇帝在位时(1796即位,1820年驾崩),而林肯(1860-1865年任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在美国当政和俾斯麦(1862—1871年任普鲁士王国首相,1871—1890年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和德国(普鲁士)当政时,中国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太后(1861—1908年一直把握实权)。那么这三位老外领袖和当时的中国清朝有没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对中国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先说最早的一位——西方的战神拿破仑。拿破仑对中国有过一句评论,相当著名,那就是“中国是一头睡狮,让他睡吧,当他醒来时全世界都将为之颤抖”。可是严肃的历史学者翻遍拿破仑时代的各种史料和各种档案,都没有发现这句话的出处。由此可见,这句话纯属虚构,是清末民初中国人自己编来刺激国人奋发图强的(当时“睡狮论”还有个俾斯麦版)。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无风不起浪,拿破仑还真有过关于中国的言论,所以才会被衍生成“睡狮论”。谈论中国的时候,拿破仑早就不是法国皇帝了,而是流放圣赫勒拿岛的囚徒。

1871年,孤岛上的拿破仑和自己的私人医生奥米拉聊天时,嘲笑了出使清朝的英国外交官阿美士德,因为阿美士德觉得清朝人让他给嘉庆帝下跪叩头是侮辱他,他气得半死。拿破仑笑着说英国人就得入乡随俗,还说如果英国对中国开战,那是“最大的错误”,中国人早晚会打败英国,还说印度也有可能被中国鼓舞,脱离英国统治。拿破仑的这些言论有确切记载,都出自奥米拉医生的回忆录——《来自圣赫勒拿岛之声》。不过拿破仑说中英如爆发战争,他看好中国,却属于看走眼了,毕竟他也不了解清朝的情况,后来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咱们也都知道。

19世纪西方政坛三位大咖拿破仑、林肯和俾斯麦眼里的中国是啥样


拿破仑

再说“伟大的解放者”林肯,林肯总统和中国的关系很有趣,他刚就职后不久,就任命律师出身的外交家蒲安臣为美国第十三任驻华公使。1862年7月,蒲安臣到达北京,算是最早入驻北京的外国公使之一。蒲安臣对中国表现出各种友好,说要对华合作,进行公正外交,不要租借,永远不威胁“中华帝国的领土完整。”相比英法俄德那帮野蛮的列强,清政府觉得美国人真不错!还有个叫汤森德·华尔的美国冒险家,搞了个“洋枪队”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结果他于1862年在宁波阵亡了。而他弟弟亨利·华尔则忽悠清朝官员造军舰,自己捞了一大笔钱后又把造好的三艘军舰“大清”号、“浙江”号和“江苏”号都低价出手,卖给了林肯政府的海军,没想到,这中国军舰还在南北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大清”号,好几次截获了“南方联盟”的军舰和运输船,表现一流!

林肯总统的爱将,就是那位打败南方的北军总司令、后来也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格兰特,和中国更是交情深厚。他于1877年离开白宫后带着老婆周游世界,1879年来到中国的香港、广州、上海和天津,在天津,他受到李鸿章的热情款待——那是八抬大轿、珍馐美味。李鸿章很喜欢格兰特,1896年老李访美时再次会见了格兰特。如今在纽约的格兰特纪念堂的北面,还有李鸿章当时栽的银杏树呢(有说亲自种植,有说托人种植)。

19世纪西方政坛三位大咖拿破仑、林肯和俾斯麦眼里的中国是啥样

格兰特

最后说说“铁血宰相”俾斯麦,他和中国的重要关系,也是会见了李鸿章,有趣的是,李鸿章还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1896年6月,访欧的李鸿章来到柏林,德国政府欢迎这位大清第一重臣的仪式相当盛大,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派专车来迎接。当时俾斯麦早已不是德国宰相了,他在六年前就因和威廉二世不合,被迫辞职了。退休在家的俾斯麦也以最高的礼遇迎接了李鸿章。李鸿章和这位比自己八岁的“铁血宰相”聊了好多话题,还专门请教经验丰富的俾斯麦如何治国,俾斯麦的回答是——“军队是国家根本,除此没更好的依托。”

19世纪西方政坛三位大咖拿破仑、林肯和俾斯麦眼里的中国是啥样

俾斯麦与李鸿章会面

俾斯麦还说兵不在多,但一定要精,也不要把军队分散在各地。俾斯麦对李鸿章表示,自己对中国是很关心的,愿意一直和中国建立密切的关系。分别时,李鸿章说希望能祝贺俾斯麦的九十寿诞,还双手握在胸前向俾斯麦致敬,而俾斯麦则举起右手以军礼致敬李鸿章,并且一直注视着李鸿章火车的离开。两年后,“铁血宰相”病逝,终年83岁。又过了两年,饱受争议的李鸿章也与世长辞,终年79岁。那位把俾斯麦逼下台的德皇威廉二世对中国就没那么客气了,他出兵侵占了青岛,还派遣部队参加了八国联军,八国联军的第二任总司令就是他的爱将瓦德西元帅,当初帮助威廉二世搞掉俾斯麦,这位元帅是“功不可没”。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