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躁的本质:只想要结果,不想要过程

 英雄无悔1111 2017-04-16


你渴望的不是成功,而是不劳而获,是坐享其成,是绕过过程直奔结果这样的事。这就是浮躁的本质:只想要结果,不想要过程。


1

如果我也有个好爸爸


前些天和一个在美团工作的同学聊王兴的创业史,很多人提到王兴都会提到他有一个好爸爸。「如果没有不愁生计的家庭出身,估计也不会有今天的王兴」。


这个说法很难证伪,但其实,创过业的都知道,要做到王兴今天的成就,远非一个「不愁生计」的家庭出身可以解释。


我没有否认有个好爸爸对创业的帮助,我要否定的是,很多人习惯上把一些家庭出身好的人做出的成绩,想当然地归结到「富二代」这个身份上。


当我们没有勇气,或缺乏能力去做一些事,但看到别人去做了,还做成了的时候,如果碰巧这些人正好和我们年龄相仿,或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会下意识地找出一系列的外在原因,来佐证「他只是运气好」这样的论调。


这可以为自己开脱:不是我不行,只是我没有一个好爸爸。


本质上,这是一种嫉妒。嫉妒的常见形式,就是不愿意承认别人比我好


给你一个好爸爸,给你足够的起始资本,让你开公司,你就会做得风生水起吗?我看未必,尤其是那些习惯性把别人的成功归结到只是「运气好」的人,就算你有再好的爸爸,也不过是让你多挥霍几年。


人性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我们不允许别人戳中我们的痛点,尽管我们深知事实确是如此。就好像你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尽管你内心深处对此心知肚明。


很多人谈论别人的成功,喜欢用运气好来解释,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这样认为,而是因为成功的人,用行动和行动的结果刺痛了他们,刺痛了他们内心深处对现状的不满,但又无力行动的绝望和懦弱


他们害怕被刺痛,所以他们把自己包裹起来,然后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安慰自己:「他只是运气好,有个好爸爸,没有什么了不起」。


2

写公众号这件事


有位朋友,见不少人写公众号积累了名,又收获了利,就很认真地和我说,说她也想开一个号,在上班之余搞搞副业,接些广告,增加些收入。


朋友中文系毕业,文字功底远胜于我,对穿衣搭配和时尚风潮都比较敏感,也有比较长时间的研究,后来她满怀热情地开始了她的时尚穿搭的公众号写作之路。


我认为她若坚持下来,定能比我做得要好。


朋友一开始日更,后来两天一次,再后来发文的频次越来越低,配图的照片质量也越来越低。


这样下去的最终结果可以想象:文章阅读数长期在一两百徘徊。


没了激励,没了热情,最后只好作罢。


自媒体时代,很多人凭借自己的才华,让用户认识到他们,愿意为他们付费。但如果你认为随便写写就可以有众多粉丝,可以赚钱,那未免太过天真和幼稚。


稍微拉一下数据,就会发现,部分受到广泛认可的写作者,仍然是整个自媒体人里的头部,只占非常低的一个比例。这和任何行业里的二八分布,没有差异。


他们当中一些人在传统媒体辛苦耕耘几年十几年,积累了一些人气。另外一些人从零开始,也经历了漫长的写的东西没有人读的蛰伏阶段,鲜有人是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就突然爆发迅速走红。


很多人对自媒体人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误解,他们认为,不就是写几个字,有什么难的。我不去写,只是因为我不屑,那些公众号写的全是毒鸡汤,有什么用。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显然并不是。


我身边一开始豪情万丈,认为写公众号简单的人,并不鲜见,而且不少人也真的开了号,写了一些时间,但无一例外都最终作罢。


他们的理由是:我不适合做这个,我迎合不来大众,公众号读者的品味太差,我只是写着玩儿,现在不想玩儿了。


鲜有人大方承认:是因为我能力不行,才做不好这件事,导致计划最终流产。


很多人都会看到那些头部的作者收获了名气,流量和钱,他们对此羡慕和嫉妒,他们也希望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分一杯羹。


可他们拒绝承受背后的辛苦和籍籍无名的等待,他们拒绝一次一次重复没有观众的表演,他们也拒绝牺牲更多的娱乐时间,来做这种枯燥乏味还不知道结果如何的事情


他们会想:他的东西有人看不过是蹭热点而已,他不过抓住了最早一波公众号爆发的红利期而已,他不过是懂得利用人性的弱点而已。


说得如此轻松,似乎每个人随随便便都可以做到一样。


3

懒惰、贪婪与竞争


不管是羡慕富二代也好,还是羡慕别人的公众号有流量也罢,多数人只会看到事情的结果,而不会去关注背后。


人们只在乎台前的演员演得精不精彩,至于台后花了多少功夫,则无人关心。


多数人对成功的渴望,仅仅只是一个「局外人」为自己营造的海市蜃楼。


你渴望的不是成功,而是不劳而获,是坐享其成,是绕过过程直奔结果这样的事。


这就是浮躁的本质:只想要结果,不想要过程。


大部分人都有这个心理,因为不劳而获对应的是人的本性。


「不劳」对应了人性的懒惰,「而获」对应了人性的贪婪。


人生来懒惰,也生来贪婪。这是为何多数人都只能望别人的成功而兴叹的根源。克服人性,一直都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事。


因克服人性而获得的超越平均水平的回报,我取了个名字,叫「超前进化溢价」


为什么叫超前进化,是因为人类进化一直往前,但总有一个少数群体起着领头羊的作用,他们克服了大部分人克服不了的本性,这相当于提前获得了一种进化力,所以叫超前进化。


本性会使我们变得懒惰和贪婪,但另外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进化竞争。


竞争的过程,完美地符合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成王败寇。


你以为马云讲的话都是真理?人类只崇尚强者,他们的错误,也照样被封为圭臬。这点和动物并没有差异。


不难看出,不劳而获的本性,与丛林法则的竞争,是冲突的。


一方面,人们本能地想要不劳而获。另一方面,人们又面临生存竞争的丛林法则,这种竞争不允许你时刻放纵本性,贪图享乐。


这种冲突有一个很大的启示:


要摆脱人性当中那些难以克服的因素,比如贪婪和懒惰,就要尽量给自己制造一个获得「提前进化力」的竞争环境。


这个环境里,必须充满强大的对手,这样你才会逼迫自己去禁欲律己,才会摆脱「温水煮青蛙」的生活陷阱,也才能真正走向自己期望和羡慕的,那些成功者的生活状态。


没有丛林的竞争,我们终将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的原始人类。丛林的险恶程度,则很大程度决定了你最终能变得多强大。激烈的竞争,终将让你对不劳而获的本性彻底免疫。


这也解释了,为何优秀的年轻人总要往大城市聚集。


大城市提供了一个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这个丛林里,人们比赛的不是谁更舒服安逸,而是谁更能律己禁欲,获得超前进化的溢价。小城市则恰恰相反。


一个自然的结论:


年轻人要获得更快的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抛入一个激烈竞争的丛林里,去拼命,去厮杀,去获得超前进化力。


厮杀意味着可能会流血,甚至会死。即便如此,也比只在台下当一个吃瓜的观众要强,因为台上再怎么惊心动魄,也和观众没有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