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山而居,因心造境---龙泉三杰续篇-刘杰

 齐一摄现美 2017-04-16

 

 




2016年,我应广大青瓷爱好者之邀,开始动笔写作“龙泉三杰”续篇。时间仓促,在临近岁末时,才整理写李震与陈卫武两位老友的一些文字,而龙泉三杰另外一位手艺人刘杰的文章却迟迟未动笔写作。究其因果,除了时间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等待,等待刘杰完成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蜕变。细数下来,这次蜕变历经了整整一年,终于在丙申年末划上圆满句号。这次蜕变的完成,也让我得以用文字形式把最真实的刘杰呈现给大家。




刘杰属牛,同样,李震与陈卫武都是属牛。不同的是,刘杰比他们俩小上一旬,在“三杰”中是不折不扣的小字辈。我记得,在写作与2012年那篇“关于龙泉三杰的一些随想”的文章中描述过,所谓的“龙泉三杰”并不是什么职称,也非官方的荣誉称号,只有由于众多青瓷爱好者对他们作品的喜爱,自发性将三个认认真真做青瓷的年青人罗列成了一个组合,而这个叫法,不经意间流传开,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果说,当年的李震、陈卫武是年青人,那么当年的刘杰至多只能算是个“初出茅庐”的少年。2011年出道那年,他只有25岁,虽然在这之前就已经跟随师父学习了近十年的仿古青瓷烧制技艺,功底可谓相当扎实,但是当离开前辈的照顾,自立门户面对一个全新领域时,还是难免紧张与迷茫。记得那年初见刘杰时,面前站着的就是一个略显腼腆的大男孩,初入世事的他,接人待物都显得不太适应。不过透过清澈的双眸,还是能够看出他性格上的坚毅与人正少年所掩藏不住的锋芒。当时的龙泉,新人辈出,齐头并进;然前辈众多,更是令年青人高山仰止,行业竞争暗流涌动。我那时已在龙泉游历多年,其间接触了不少艺人,自觉对手艺人有判断能力,完全没有看出他有什么优势能够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我的判断也偶有打眼。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巧合,这个属牛的大男孩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初生牛犊不怕虎”,在热血的年纪,他身上真是体现出一股坚韧不拔的牛劲。仅一年时间,他所制青瓷作品就名不见经传的在坊间流传开来,并且受到爱好者诸多好评。慢慢的,他开始在众多新人中脱颖而出,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不久后,居然能够与李震、陈卫武这样的前辈被坊间并称为“龙泉三杰”。当我后来和他聊起这事的时候,他总是说:“这是两位前辈的提携加上自己运气比较好罢了。”其实我心中明白,没有谁能够只靠运气就成功,作为一个手艺人,一生中会不断的遭遇多种困难,创作上的迷茫/工艺上的瓶颈/作品不被理解的苦闷,这些问题都是前行道路上绕不开的坎。也许,这一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总之,刘杰创造了他这个年龄的奇迹,他成功了。







写到这,很多人会认为这个故事就已经结束了,就像很多励志电视剧一样,一个普通少年,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畏艰难,最终证明了自己,皆大欢喜的结局。在一年多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刘杰少年成名,以后的道路,会像很多前辈一样,在成功的基础上,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又一次证明我的判断失误。我也不得不开始重新认识这个我自认为了解的少年。这也是我前文提到不愿下笔,一直在等待的原因。其实,我今天讲述的是一个“放弃”的故事。



细心的藏友们会发现,进入到2016年后,市面上刘杰的作品开始越来越少,作品种类的更新率也几乎没有,似乎刘杰在这一年人间蒸发了。在信息爆棚的今天,没了曝光率,也就意味着很快会被新人刷新掉,他的名字也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不少藏友直接向我打听他的近况,而我却一直没有正面回复,理由是我不想让外界去打扰他。因为这一年,他是忙,忙到必须要让所有了解他的人开始从新认识这个少年。





记不清是2015年的哪一天,刘杰向我讲述了他未来一年的计划,简而言之,归结成三点:一、未来的日子里,不再制作以往同类风格作品。二、搬离城市,移居山村。三、以后作品不再落“刘杰”人名款。听他说完,我沉默良久,竟无法应答,原因是我实在反应不过来此举目的何在。放弃以往作品风格,意味着要重新在市场上树立自己的标识度,搬离城市,住到山村,则会因为过于偏僻,损失大量客源,而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则是他坚持不在作品上落自己的签名款。这意味着,多年努力得来的“龙泉三杰”之一的耀眼光环,将不再跟随他的作品流向市场。太多人,想方设法增加曝光率,为的是让人们记住自己的名字,而刘杰现在做的,却是放弃了以往塑造的一切,让自己归零,让人们忘记“三杰”中的自己。




天知道他这些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再往下聊时,除了这三点,具体的想法,他便不再多说,只是让我耐心等待,给他一些时间。多年的交往,让我很了解他的性格,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默契使然,我不追问,我知道他有他的道理。在往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我来龙泉数次,都没能见到刘杰。再次见面,已经是2016年的夏天,那次相见是在距离龙泉市区很远的一个小山村里。当我按导航定位驱车赶到时,眼前呈现的是一幢临茶山竹林而建的古老民居,老旧不堪的土墙,屋顶零落的瓦片,加上缺了一扇的木制大门,保守估计,这房子也有五六十年了。而刘杰,则站在房前冲着我笑…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都能猜到了。刘杰放弃了城市生活,买下了这破旧的老房子,经过长达一年的精心改造,把这变成了自己的家园。同时,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属于自己的龙窑,这样他就能够有条件按照古人的方法烧制内心中所期盼的青瓷,还自己一个与古人对话的梦想。观日月交替起居,闻鸡鸣犬吠劳作。至此,刘杰在自己家人的陪伴下,在这里安静的生活着、创作着。“在山而居,因心造境”,老屋的名字叫做“在山堂”。今年正月,我很荣幸的成为“在山堂”的首位客人,于是就有开篇我所描写的那个美丽的清晨。





纷繁世事,人往往会不经意间去追逐看到的、听到的一切美好,而这所谓的美好,更多的是欲望所化。为了这美好,人们愿意付出一生的时光去追随,欲望如同魔咒,牵引着人心,让人乐此不疲,至死方休。当有一天,蓦然回首,却发现,这一切已经离心中初念愈来愈远。或许此时才会领悟到初心之美,而初心则像圣洁的莲花,散发着光芒,与你相隔在时光的那头。是的,初心还在,时光却已不再回来。人生,有许多变量,金钱的变量支配着物质的多寡,于是有了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唯有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不变量。人更愿把时间花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于是这美好,就成了岁月的刻度,可又有多少人真正用初心的美丽为时间做上标记。“用美好雕刻时光”这就是刘杰打造在山堂的初衷。家人的陪伴与青瓷创作是他一生最简单、也是最美好的幸福,他愿用这些为自己一生划上刻度。





“在山而居,因心造境”,抛开诱惑,不忘初心。去探寻内心真正的青瓷之美,这就是在山堂,这就是刘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