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极心理学》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第一章)

 来座山 2017-04-17

以前经常用思维导图软件做思维导图,但找到的这本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的《积极心理学》这本著作是电子版的,用软件做的话,需要来回切换窗口,比较麻烦。索性这次用手工来做吧。

尝试后,感觉不错,让我克服了畏难情绪,看不进去的感觉得到缓解。尤其画完第一章后,看着自己的实物成果,心理的满足比用软件更多。哈,有点类似发工资打卡和发现金的感觉对比。

对于难啃的骨头,又不得不做,那就从做中找到些自娱自乐的乐趣,这是不是就是后面这本书中提到的积极的个人特质呢?哈~

《积极心理学》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第一章)

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1.研究有关生命从开始到结束各个阶段的科学

不否认失意和落寞,让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2.短暂的历史、漫长的过去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第一次提出。

向历史追溯可以到雅典的哲学及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时期。

和宗教有共通之处,更关注内心的平和幸福。

3.有关积极心理学的质疑

仅仅是有关幸福的学问吗,不是。

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同么,显然不是。

快乐的人都是傻子么?No。

积极心理学是奢饰品吗?也就是说,只有富足的生活才有资格研究积极心理学么?不是的。危机、灾难是塑造个性的关键因素。

积极心理学都是无视痛苦的吗?不是的。

另外,文化殊途同归,积极心理学不单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东方古老的智慧早已蕴含。

4.积极心理学三个重要的领域

A.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

B.积极的个人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

C.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

重要理念:积极机构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体现,进而促进主观体验的产生。

美好幸福的生活,就代表着这三方面的和谐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