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唐代,有人写了一辈子诗也只是个诗人,有人写一首诗却作了官

 松林阅读 2017-04-17

在唐代有人写了一辈子诗也只是个诗人,有人写一首诗却作了官

唐诗是一代文学之胜,唐王朝时的诗人多如过江之鲫,许多著名诗人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诗篇,却始终郁郁不得志,无法跻身朝堂,成为体制中人,加上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自然更是数不胜数了。李白、杜甫、陈子昂、杜牧、李商隐、温庭蕴、罗隐……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诗人,尽管才情横溢,也只能哀叹造化弄人,悲吟“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在唐代,有人写了一辈子诗也只是个诗人,有人写一首诗却作了官

然而,却也有一些人让人各种羡慕嫉妒恨,因为他们仅凭一首诗,不经科举就可以出仕为官。原因无它,他们写的诗统治者欣赏。

据《太平广记》记载,唐代诗人韩翃和李益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在唐代,有人写了一辈子诗也只是个诗人,有人写一首诗却作了官

韩翃(生卒年不详)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进士及第,却始终屈沉下僚,一度在家闲居十余年。

建中初年(780~783),朝臣李勉奉命镇守夷门,韩翃被聘为幕僚,这时的韩翃已经步入晚年,和他一起任职的年轻人欺他老迈年高,经常冷嘲热讽。韩翃懒得计较,经常称病赖在家中躲轻闲。就在所有人认为他仕途无望的时候,韩翃却否极泰来,迎来了职场第二春。

在唐代,有人写了一辈子诗也只是个诗人,有人写一首诗却作了官

一天深夜,韩翃正睡得香甜之际,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却是自己同僚中惟一的一个知己韦巡官。

韩翃正要问个究竟,韦巡官已经笑逐颜开,拱手称贺道:恭喜、贺喜,先生荣升知制诰之职。'

韩翃闻言吃惊道:哪里会有这样的好事,你一定是搞错了。

韦巡官推开门,径直进了屋中落座,喘息略定,这才笑道:朝中知制诰之职出缺,中书省两次提名,天子都不同意。再请示,天子御批:用韩翃!这还有假?

在唐代,有人写了一辈子诗也只是个诗人,有人写一首诗却作了官

韩翃听了不以为然道,同名同姓的人有许多,我就知道江淮刺史也叫韩翃,皇上御批的或者是他。

韦巡官听了哈哈大笑,见韩翃一头雾水,问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是不是您写的?

见韩翃点头,韦巡官点头道,这就对了,皇帝手抄此诗,御笔指示——予此韩翃!

天光大亮,李勉和同僚们都来祝贺。不久,德宗皇帝诏书至,宣韩翃回京任知制诰、驾部郎中之职。

知制诰是为皇帝起草诏令的官员。从此,韩翃成了唐德宗近臣,他的诗作《寒食》自然也成了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

李益(748~829)21岁进士及第,任郑县尉。因为与上司不睦,弃职而去,在燕赵大地游历。唐宪宗李纯登基后,为充实朔方、平卢、范阳等地边防实力,经常轮换兵卒戌边。李益先后五次赴边塞,任地方节度使幕僚,因此熟知边塞风情,深谙戌守边关将士疾苦,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边塞诗。

在唐代,有人写了一辈子诗也只是个诗人,有人写一首诗却作了官

其中一篇《夜上受降城闻笛》云: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慷慨悲壮,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佳构:前二句写夜上受降城所见景色,后二句写征人闻笛声而引起的怀乡之情。下为“沙似雪”,上有“月如霜”,有身临其境之感。整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读来令人顿生空阔寂寥之叹。

此诗一出,即从边寒灵州传唱至京师长安。传到唐宪宗耳中后,唐宪宗立即将他召回,迁为中书舍人。后来,李益官至礼部尚书。

人生就是如此的吊诡,你根本找不到说理的地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