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 有人说数学老师是一群很会骗人的老师。 我想了想,表示同意。 因为我也是数学老师, 我也骗过人! 你是数学老师吗? 你承认自己骗过人吗? 不信?你看! 情景一 数学课上,数学老师用极具魅惑的声音说到:春天来了,学校打算组织同学们去森林公园春游! 每个班级都有的小明、小红、小丽顿时精神一振: 可是接下去的剧情,你们都猜到了,数学老师若无其事地说: 什么情况? 春游到哪去了? 说好的森林公园呢,春游呢? 老师,你还让不让我们好好上课了,要解题你就直说啊,吊人胃口真的好吗? 亲眼目睹,数学老师这么骗人的请举手! 还有我! 我们可以试着这么说:同学们喜欢春游吗?我们每年的春游活动中都隐藏着数学问题,你发现了吗?请看…… 同样是春游情境,我们不能把情境创设表演成演员在对剧本,因为教育行为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请记住,每一个教育瞬间,都别忘了我们当年的诺言: 继续, 我就不信你没见过! 情景二 数学课上,老师开心地说,今天由陈老师为大家上一节数学课,大家开心吗? 现场整齐地响起了一片声音: 陈老师满意地笑了笑,接着说:今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大家的好朋友喜羊羊一起学习,你们开心吗? 开心…… 好,我们看看喜羊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哦,原来是几道口算题。 你开心吗? 老师,喜羊羊是口算题请来的救兵吗?这能算和我们一起学习? 这个情境里的喜羊羊好比是拉客人去酒楼赴宴的黄包车夫,辛辛苦苦把客人拉到酒楼面前,转身就走,休想一起进去吃。反应在课堂行为上就是喜羊羊带来了口算题,然后没它什么事了。 其实,我们可以试着让这个请来的好朋友,真的介入孩子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比如: △新年快到了,羊村里决定用表演节目的形式提前庆祝,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都报名表演节目,他们要抽选自己表演的项目(舞蹈、唱歌、朗诵),喜羊羊第一个抽签,你预测一下它抽签的结果——《可能性》 喜羊羊负责带孩子们来到数学门前,就让它和孩子手拉手一起进去吧! 如果你愿意,还可以请来真的救兵: △圣诞节快到了,老师今天请来了圣诞老人和大家合影,3人站成一排,有几种排法?——《搭配》 然后门外, 推门进来了一位活的圣诞老人。 于是,来一场说拍就拍的圣诞合影吧。 有时候,我们不缺浪漫,缺的是生产浪漫的执行力。 如果你从不曾在课堂上这么浪漫过,就请你明天为孩子上一节一辈子都记得的数学课吧。 我们继续: 情景三 数学课上,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买了三瓶口香糖打算送给同学们,
老师,让我蒙圈一分钟。 老师,你这么拼,你女儿知道吗。 可是,找这样少了两粒的口香糖,需要用天平吗? 看看瓶子的封口不就发现了吗? (⊙o⊙)……… 人教版数学广角的出发点是在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所以教材中例题的设置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上应该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研究、探索的过程,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和数学思维过程的表达上。 所以像这样的课前谈话,应尽量直达本质,否则女儿无辜蒙冤,却又于事无补,画蛇添足! 最后: 大招来了 这一句,谁都听过,信不信? 不信,你听! 等等,应该是 不信,你看! 听数学老师说过这句话的再举一次手! 数学老师还说: ※最后再讲三分钟,然后下课, 如你所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178+72=250,做对了吗?是二百五的举手! 然后,你举手了,然后你上当了…… 如果你有更典型的例子可以证明数学老师骗过人,可以给大家留言。当然,如果你觉得语文老师更会骗人,也欢迎在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