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普救寺赏爱情联

 江山携手 2017-04-17


  坐落在山西省永济市的普救寺,因为一部古典戏剧《西厢记》而名扬天下,当年张生待月西厢下,使这座古刹成为有情人向往的爱情圣地。随着1998年中国永济首届“世界情侣月”举办,来自五湖四海追求美满婚姻的青年伴侣,在这爱情海洋中遨游;所有银婚、金婚夫妇,也来重温爱情旧梦。更为可贵的这里留下了很多文人墨客书法大家咏叹爱情的楹联墨宝。来到风景秀丽普救寺,山门上有一副楹联:

普渡众生皆成有情眷属;救拔危难端赖无垢西厢。

  这是中国古代文学、戏曲研究专家、中国《西厢记》研究会副会长张燕瑾先生撰书的,寄托了对有情人的厚望,歌颂了《西厢记》爱情传说故事。跨进山门沿石阶而上,来到飞檐翘角、气势雄伟大钟楼,楼前楹联系现代著名书法家卫俊秀先生撰写:

高标跨穹窿,百尺危楼独俊秀;钟声震寰宇,万念俱空悟世人。

  联语既带浓郁佛家味道,又写景贴切,加之字体古朴苍劲,气韵流畅,实为一副精美雅致的楹联。穿过大钟楼,沿两侧石阶攀登,行至塔院回廊。古朴典雅清秀挺拔的莺莺塔便屹立在院中央塔基上,44间仿唐式回廊环绕四周。传说当年莺莺与红娘游至东廊下,正巧与绕廊揽胜的张生相遇,两人对视,一个天资国色倾城貌,一个意马心猿双眼馋;一个是闺阁千金摒弃嫌疑小脚难行快,一个是风流倜傥穷追不舍大步流星撵。莺莺在回廊拐弯处不慎跌跤,左手捂地,在铺地砖上留下了清晰印痕,成了“张生戏莺莺”爱情的佐证。有联曰:

胜迹千秋冠普救;风流百世话西厢。

  此联为书法家狄水池先生撰写,把这段佳话巧妙地融入联中,吸引众多妙龄少女来寻觅这一爱情旧迹,期望也能找到像张生那样的如意郎君。塔院回廊之后即大雄宝殿,是《西厢记》中“张君瑞闹道场”的地方,它以烘云托月手法将莺莺容颜美丽、风姿卓韵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大家赵承楷先生撰联咏之曰:

法鼓金铎,二月春雷响殿角;钟声佛号,半天风雨洒松梢。

  大雄宝殿往东,就是名气很大的梨花深院,院门两旁对联是我国著名西学专家王季思先生真迹: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梨花深院是《西厢记》中“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剧情发生的地方,最引人入胜的是东厢南侧一段墙,墙下翠竹环抱一块太湖石。墙外有一株杏树枝繁叶茂,这里就是当年张生受莺莺之约,半夜跳粉墙巧相会的地方。如今对对青年恋人来到这里,吟诵那“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千古绝唱,争相在此留影,表达人们对崔张爱情的向往和爱慕。

  张生借住的西轩,有著名书法艺术家黄克毅撰写楹联:

佳人佳期佳梦;风情风月风流。

  对联描述了张生才貌、人品和对爱情的执着。《西厢记》中“白马解围”之后,夫人停婚,便将张生从西轩移居于书斋院。院门旁有醒目的对联:

惊艳遐迩,敏和新诗,智驱黠婢,勇赴书斋,终成三生眷属;才被魏科,策推凶丑,笔走龙蛇,手挥焦尾?,不枉十年寒窗。

  这副楹联是《西厢记》研究会副会长张燕瑾先生编撰书写,上联写张生,下联写莺莺。历经磨难金榜题名,张生考中了头名状元,返回普救寺与莺莺团聚,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