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秦砖汉瓦

 墨香笙樵 2017-04-17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秦砖汉瓦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秦砖汉瓦

    秦砖汉瓦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鼎盛时期的代名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是人类最早掌握烧砖用砖造房的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当我们的祖先在篝火边火烧土坚韧质地变化现象,发现温度可以使泥土边的坚硬时,奇迹就出现了,看似简单的发现就让人类往文明进程中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欧罗巴人发现烧制砖的秘密和方式,还是在中世纪后期的事了。此前,他们建造屋宇宫殿多是采用石头,大理石,也就是说古希腊文明是用大理石建造完成的,古神农庙,罗马柱,维纳斯和宙斯像等,无不是人类用大理石敲打出的无声的交响曲,是大理石的运用才使我们领略到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筑和山顶城堡的风采。

    而我们的祖先则采用了更加巧妙更加精致的方式建造我们的家园,砖瓦的烧制和木材的运用,使我们的建筑方式有了一个独特的名词“土木建筑”。一块块形状大小各异的方砖,一段段木材的拼接契合,使我们的住房和宫殿可大可小,蜿蜒曲折;楼台亭阁,雕梁画栋,文化有了结实的载体。

    秦砖,是指黄河流域在公元前后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而以长安大都的建造,其使用规格、规模和数量得到量化和规范,进而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

    汉瓦,则是汉代讲究房瓦的装饰,特别是瓦当口的装饰,成为了这个时期的建筑文化特征。

    房屋的建造,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就是大面积的砖墙,砖墙的装饰就成了古人研究的对象。秦以前就出现简单的砖当装饰纹饰,常有的图案有水波纹饰,云纹和菱形纹饰。到了秦代,这种纹饰得到广泛的运用,甚至在墓葬地宫的建造中也大量的使用。

    而瓦当的纹饰更是集实用、装饰、地位标识和方位风水为一体,成为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使我们赞叹不已。

    而这些凝聚着我们先辈智慧的建筑文化却被我们逐步抛弃和遗忘,成为了文明进程中的化石,摆上客厅的博古架上供我们把玩了。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秦砖汉瓦
            汉代瓦当青龙纹饰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秦砖汉瓦

                           秦砖当面的菱形纹饰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秦砖汉瓦
                      秦代初期的砖当纹饰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秦砖汉瓦

                        汉代瓦当白虎纹饰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秦砖汉瓦
                          汉代瓦当寿字纹饰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秦砖汉瓦
                汉代民居字纹瓦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