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墨香笙樵 2017-04-17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近些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在某些场合人们着汉服的现象越来越多。从文化传承上来看,这无疑是一种令人欣慰的现象。

       中华民族自从进入到民国以后就开始全盘地接受西方文明,我们所熟悉的长袍马褂、雕梁画栋、乌木红木家具逐步退出了公众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西装革履、洋房洋车、披萨牛排、咖啡红酒,甚至很多人操着洋浜径英语混迹于世,见怪不怪。

        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丢失最严重的一种文化形态。

        服饰是人类最早的实用艺术和行为艺术。它是人类民族和国家的移动的图腾,是人们记载和彰显族群历史的标志,是人类审美重要对象。服饰文化的丰富与否、造型制作的精致与否、面料质地的考究与否直接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经济状况、审美情趣甚至精神情操的高低深浅。

       人类从茹毛饮血,隐蔽山林开始就十分注重自身的装饰,兽皮、树皮和蒲草不但使人们有了最低程度肌体裹护和保温,也有了对服饰装饰的最初审美。进入到人类原始文明之后,人们可以从服饰的材质和装束来区别祭师和平民百姓,从服饰的颜色和剪裁的形制来区别贵族和普通民众。一个项圈、一顶冠冒就能够传达无尽的社会信息。服饰文化从此蕴含了凝重的民族共识和阶层意识。

        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我们有汉代的博大威仪、魏晋的绚丽奢华、唐代的华美灿烂、宋代的恢弘绚丽、明代的包容务实,然而,这一切一切的辉煌和灿烂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无声无息,再也无法复现了。

        中华民族灿烂无比的服饰文化已经被他们的子孙无情地抛弃在黄土荒原,埋葬在滚滚黄尘之中,再也无法寻回。

        但是满族人给了我们一条辫子却长在了我们心里,永远无法剪去、根除。

 

        我们曾经固步自封,闭关自守,自至西化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之时,我们还在沿用三千多年前的军事建制、武器装备和作战模式,其结果可想而知。

        尽管这样,西方工业文明曙光没有照耀中华大地,人类科技进步的动力似乎也很难推动这艘来自史前的巨轮。

        但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成果,尤其是有关物质生活享受方式方法却惹得这个古老国度的皇宫贵族和平民百姓逐之若鹜,人们纷纷脱下宽大累赘的袍服换上了便捷得体的西装,更多的城市居民住进了配有空调的高楼洋房。

       现在无论我们走到中国的哪个城市进入那个家庭甚至参加何种大型的聚会,我们已经看不到人们身上任何的中国文化痕迹了。

        我们从裤衩到鞋帽、从胸罩到衣裙、从发夹到皮带、从配饰到提包,已经找不到任何一根纱能够代表传统中国了。全盘西化,全面同化似乎成为不可逆转之势。

        这是国际潮流所致,更是西方科技文明的趋势所致。

        西方文明彻底征服了东方文明。

        这是人类进步的必然。

        因为人类所有的现代文明都源自于西方的工业革命,所有的工业文明规则都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他们直接制造并且主导了人类的文明进程,我们只有虚心地接受,别无他法。

       但是,通过百十年来的折腾和沉淀,我们发现,古老的东方文明依然闪烁着无比绚丽的光芒,她和现代西方文明并无太大的冲突,甚至可以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随着的国学热在神州大地滚滚而来的则是汉服热在悄悄地蔓延开来,行者认为这应该是一种令人可喜的现象。

        我们中华民族是已经到了应该回归和复兴中华文明的时候了。

        汉服的回归必然是中华文明回归的主要标志之一。

        当然,传统汉服的回归不一定就是专指“汉朝的服饰”,而应该包括中国历代服饰的精华,关键是在造型上如何取舍,如何表现出古今融合,自然得体,更为时尚为原则。

        也就是说,所谓汉服应该分成两个概念,一是汉朝的服饰。二是以汉人为主体创建的历代服饰文化现象。

汉朝服饰其实就是以原楚国的服饰为主要版本进行改进之后的朝野服饰现象。

       秦虽然横扫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最终还是楚人推翻了秦暴政而建立了九州一大统的华夏帝国,那么以楚文化为主体的国家文化建设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汉朝的建筑就是楚国的建筑风格总和,汉朝官员的服饰就是楚国的服饰变种。脱胎于楚文化的汉服以宽衣广袖。束发高冠造型为主,颜色则崇尚红黑搭配,适度白色穿插。这和楚国的的漆器上的颜色极为相似,我们从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漆器颜色描绘就能够领略这种高雅而庄重色彩搭配的神奇效果。

        而以汉人为主体的历朝服饰文化更是灿若星河,绚丽无比,如何将这类服饰造型进行概括提炼,从而创立出既蕴含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时尚风味的现代版汉民族服饰,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

        行者提议复兴后的汉服应该有两种形制,即简装版汉服和盛装版汉服。简装版汉服以简练建单位主要造型,可以在现在的唐装河便服的基础之上适当地吸收一些汉服的关键元素即可,既能够让人们穿得出去又能够表现厚重的传统文化为原则。当然,关键是要在广大的国民之间形成一种风气和风尚,以着汉服为荣,衣着汉服微时尚,这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社会凝聚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时尚消费,带动和促进相关的产业经济发展。

       我们在炎黄祭祖、孔庙祭祀和其他一些重大的祭祀庆典活动中看到了庞大的古装列阵场面,服饰和环境是何等的协调和壮观,自然也拉动了传统服饰文化的回归态势。

       现在很多大学或是国学馆在学生的入学仪式和毕业仪式上让学生们身着汉服,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风尚,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拒绝古来汉服的回归呢?

       我们希望看到,在孩子举行成年仪式之时,在孩子举办音乐会和画展开幕式之时,在孩子每一个成长的关键之时,为孩子穿上我们古老的盛装汉服,这又是多么庄重而又欣喜的时刻啊。

      在就是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平民百姓身着简便汉服行走在繁华的现代化的大街上,和现代服饰一道,组成一道亮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尚街景,这又是何等欣喜的事情啊。

      汉服归来,汉魂归来。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这是现代复制的普通汉代妇女服饰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这是在现代祭祀炎帝陵仪式上的汉服仪仗队,威严而庄重。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这是国学馆里着汉服的孩子,纯洁而恬静。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这是在某个成年仪式上孩子们着汉服的合影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这是西南航空学院毕业仪式上,未来空姐着汉服的合影,她们身着汉服

                   和身着现代服饰的同学以及和现代欧式建筑的环境竟然极为协调。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这是某大学的师生身着自己设计并制作的汉服

                                 和传统服饰的效果影视图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这是行者在2014年春节期间拍摄的一对新婚夫妻

                                 身着汉服在新婚庆典上迎接宾客的幸福情景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寻找失去的文明(四十六)——汉服归来
               这是行者2015年春天在深圳地铁里拍到的两位

                               平时自由身着汉服的姑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