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了!湖南这些村“高产”博士,只因为……

 孟溪ProbeT连山 2017-04-18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共授予各类博士33.5万人,加上在读博士生20多万人,大约相当于1000户家庭出一个博士。而浏阳市却有多个远近闻名的“博士村”新中国成立以来,位于这个片区的沙市镇沙市社区、秧田村、龙伏镇焦桥村培养的大学生约占村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博士有36名

这些村子为何如此“高产”博士?

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走进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北部的秧田村,一面“博士墙”格外醒目。墙上挂着村里考出去的博士生照片和简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30年来,村里1288户人家出了21位全日制博士、数百位硕士。


秧田村党支部书记罗泽及说,设立“博士墙”的初衷是树立榜样,弘扬“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的风尚。

村里的“博士墙”


在秧田村,培养出多个大学生的家庭并不少见。


第一位从小村走出去的博士是罗宣干,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退休教授,如今已80多岁。罗宣干的侄子罗昊海告诉记者,三伯父先后在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哈佛大学求学。


“三伯父一直都是我们后辈的榜样,我们堂兄弟姐妹14个人,10个上了大学,现在他的孙辈也有4个正读大学。”罗昊海说,为了鼓励家人读书进取,罗宣干还专门在银行存了一笔教育基金,“谁去美国读书就可以获得资助。”


英国老牌名校格拉斯哥大学读了九年法学的罗兆婧是秧田村目前最年轻的博士,父亲罗碧波则是恢复高考后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高中毕业后,他在当地的中小学教了5年书,1977年考入湘潭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公派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做了两年访问学者,后到东莞理工学院工作至去年退休。


罗碧波指着“博士墙”自豪地说,这上面有他的家人和学生。


“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有五个上了大学,弟弟罗晴是北方交大的工科博士,现在我女儿罗兆婧也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读完法学博士回国了。”罗碧波说,家庭浓厚的读书氛围,得益于当地尚学进取的文化传统,还有母亲对教育的重视。


“我母亲说,她要是生在现在,肯定也可以成为博士。”罗碧波笑说,86岁的母亲现在每天早上坚持阅读一小时。今年4月,这个大家庭在“书香湖南·我最喜爱的书香之家”活动中荣获“书香之家”称号。


秧田村成“博士村”离不开

“耕读传家”精神和激励政策


“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秧田村党支部书记罗泽及说,秧田屋场有700多年的历史,历来崇尚“耕读传家,尚学进取在当地蔚然成风。


村民罗建植两个儿子都是上海交大毕业的博士,谈到自己的培养经验,他说就是重视并严格要求,“再穷不能穷教育。”他表示,自己当年做篾匠,省吃俭用,但孩子每一期的学费必定都早早准备好。


村民罗建植培养了两个博士儿子,孩子从小到大的成绩单、录取通知书等“读书档案”如今都存在他的iPad中。


事实上,沙市镇秧田村罗氏宗族自古以来就勤耕重读,乾隆期间就有族谱记载秧田罗氏4世卓伦公“大学生授晋士”耕读为本,历代传承。凡历届考上大学者,一律给予奖励,民国时期族上缴读学费开支全包,至今奖励不减。村上为了鼓励学子读书,勤奋学习,对考取一本的大学生每人奖励400元。


从事英语教学42年的一线教师陈永流对博士村的“秘籍”总结道:


一是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是村里读书的氛围好,对教育很重视。


“记得当前我家孩子考上大学,村主任、村支书拿着红包来祝贺,这是很大的精神鼓励”。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对本科生来浏阳工作有奖励政策。这些年也在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陈永流说。目前他的月工资在5000元左右,这在当地算比较高了。


“一个大学生能够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批大学生能够改变一个村庄的面貌。”罗泽及表示,读书才有知识、有方向,村里将在一直以来尊师重教的良好基础上,建立促学奖学基金会,奖励成绩优秀者,扶持家庭困难者,续写“博士村”勤耕重读的故事。


事实上,秧田村只是“博士村庄”的一个缩影。不只是秧田村,整个浏阳市北区向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


淳口镇杨柳村只有3000多人,却已走出11个博士;另外,龙伏镇焦桥村尚埠村分别有博士12名、7名。现任北大校长周其凤就是从龙伏镇尚埠村走出去的。


来源 | 长沙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