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姆立克急救法

 圆角望 2017-04-18

学医的时候,我最讨厌背人名。医学中有无数人名需要记忆,我当时实在不理解为什么要用人名来命名这些技术、方法,考试时,选择题4个选项就是4个外国人名,简直有种考西洋百家姓的错觉。

海姆立克就是医科生和医生们要记住的一个人名。他在上世纪70年代首创了一种能够有效处理气管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为了表彰他在这一领域的卓越贡献,《美国医学会杂志》主编亲自告诉他,他们将以“海姆立克”来命名这种急救方法,于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成了无数医学教材上标准急救方法之一,这个名字被印在教材上、考卷上、报纸上,被无数人提及。

对我而言,除了多年前在医学教材上学会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外,最近又频繁地跟这个人名有所接触。第一次是在我的荷兰教授家中,教授告诉我:“最近海姆立克用他自己创立的急救法救了一个人!”当时我很难想象这位年过90的传奇人物还在续写着自己的传奇故事。第二次是在果壳网万有青年烩,急诊科大夫现场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我客串了“被救者”。第三次却是听闻这位传奇人物离世的消息——2016年12月17日死于心梗后的严重并发症。

海姆立克急救法“风靡”全球后,很多媒体自然而然把海姆立克供上了神龛。有人说他的地位被抬得太高了,因为这方法这么容易,算不上什么重大医学发明。可是医学的目的从来不是比拼高深莫测,很多时候,带来巨大改变的就是平淡无奇的小突破——微不足道、短短几秒钟的动作,却能够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与海姆立克急救法类似的,还有美国外科大夫阿图·葛文德(Atul Gewanda)向全世界推荐的手术核对制度,仅仅通过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姓名、性别、手术部位与方式,以及预计出血量等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步骤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核对,就能够大幅减少疏忽导致的不良事件。

尽管海姆立克被全世界铭记是因为他的急救法,但这个响亮的名字所撰写的传奇故事却绝不仅限于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姆立克志愿前往支援中国,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来到戈壁滩上,为中国伤员治疗。他回忆说自己曾给一个胸部受伤的战士做手术,尽管手术顺利完成,但第二天那战士还是因伤势过重去世了。他希望做得更多,但常常无能为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病人逝去。17年后,他发明了“海姆立克胸腔引流阀”,极大地提高了胸腔引流的效果,拯救了许多的生命。

被海姆立克急救法拯救的人不计其数。根据BBC报道,海姆立克急救法在美国已经救治了超过10万人,包括里根总统、影星伊丽莎白·泰勒。

在荷兰时我和教授促膝长谈。我问,对于一名医生、一名医学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是什么?教授说,是在医学史中留下你的名字——用你的名字命名一种技术、方法、器械,或是疾病。教授微笑着说:每一个纪念人名背后都有无数被拯救的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