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人风格三百首 周史道德五千言

 渊竹 2017-04-18

唐人风格三百首
周史道德五千言

       “唐人风格三百首,周史道德五千言”原联是甲骨文对联,由杨鲁安先生书写。其款识为:贵玺从吾习艺三年矣,致力于元魏人书最勤奋。今为之写甲骨文联:“唐人风格三百首,周史道德五千言”由此可窥如锥划沙之妙,悟以笔代刀之趣也。时在乙巳年深秋,塞上菊艳撩人。杨鲁安并志。

       上联“三百”与下联“五千”为甲骨文中的合文,即两字合一。
如何“写”出甲骨文书法佳作,杨鲁安先生说:“甲骨文佳作的''妙得’,也须经过''迁想’。既师古人之心,体察殷人用心结字''法天然,无造作’的妙处,得''外师造化’之功。又要融今人之思,思必有方,从表现当代人的精神、气质和情趣着眼,慨当以慷,写出健笔凌云、书以咏志的书迹来,这出自''中得心源’之用。善于思维而明心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由里及表地展现出甲骨书迹内涵丰富的造型艺术美。”“甲骨文书法艺术,虽然使用的是三千多年前的文字,但通过书家的笔精心创作,使书家的思想感情、道德修养、精神气质、学问涵养,甚至性格特征,尽溢于翰墨,通过书法艺术的视觉冲击,与观者产生共鸣和美感。意在师古人之心,融今人之思,务使古为今用,无刻意做作,发胸中真趣,才能构成佳作。” 


        “为大我不为小我,疑古人也疑今人”为董作宾所书。王本兴在《董作宾甲骨文书法赏析》一文中说:“此幅甲骨文书法七言联写得秀润遒丽,方圆相济,骨肉兼备。点画起笔都逆锋入纸,呈浑圆厚重状,收笔大多瘦劲尖利,但并不轻薄浮滑,意到笔到。他用墨到位,落笔、运笔到收笔,粗细过渡十分自然匀称,提按的动作和力度,把握得很有分寸。线条刚直遒劲,转折有方有圆,圆处自然内敛,方处挺括锐利,呈尖角状。”

       很显然,这两幅作品风格迥异。甲骨文书法总体来讲,还没有形成大气候,因为认识甲骨文的人有限,注定了它是一门小众艺术。董先生在此联中将“古”的“口”上面只写了一“丨”,很有特色,很有来头。本博客曾经在《度日竹书千万字;当窗山隔一重江》说过“古”。许慎《说文》:“古,故也。”


      “古”与“占”字的区别在于卜辞龟板施钻凿或灼兆的裂痕大小和走向的不同。本义应该是拷问原因、缘故的意思 ,“故”本身就带有一个反文旁,篆书中写作“攴”。如果“占”是问“未来”,那么“古”极有可能是问“过去”。“古”的口上面的“十”,应该是指事或者说象形,占卜时龟板上的裂纹,而且大人多数甲骨文写成“丨”或者“中”。


       像“故”的文字很多。带有“攴”的字,多少都有一点教化(如“教”、“数”、“敬”)与管理(如“政”、“放”、“散”)的意思在里面。


        当然,这里只是分析汉字之间能够互证的逻辑关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释读。真正意义上的释读恐怕传世经典与出土文物的互证一个也不能少。

        传世的文献典籍,经过千百年的辗转传抄刊刻,或讹误错漏,或增删改易,或纯属后人伪托,其可靠性不能无疑。地下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则是时代确凿而未经窜改的第一手史料,不仅可补商周文献的不足,而且也是判定现存商周典籍真伪的天然标尺。有些字在典籍里虽还存在着本义,但已颇难理解,这就需要古文字资料来作说明。《说文》云:“自,鼻也,象形。”甲骨文作,正是鼻子的象形。这个本义在典籍中未见一例,因为该字早已引申为自己、自身、亲自以及虚化为介词,但在甲骨文中却找到了证明:“贞:有疾自,唯有它?贞:有疾自,不唯有它?”(《乙》6385)所谓“疾自”,就是鼻子有病。这就是经典与出土文物互证的一个例子。


        宋赵明诚《金石录·序》说:“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辞当时所立,可信不疑。”赵氏是否见过甲骨文?他所说的刻辞或许只是泰山石刻之类前人遗迹。


        于省吾先生《商周彝器通考·序》说得更彻底:“余尝谓研讨秦汉以前语文学、经学、诸子学、史地学,均须以古器物古文字为发轫。若但以载籍为凭依,则疑讹互生,必不能究极本原。”


       古器物中的古文字就不会出现错误吗?甲骨文中漏刻的笔划就非常多。恐怕也不能依靠个别孤证解读古文字。古文字的造字规律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但不能走康殷先生 “望形生意”的路子,做学问没有捷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