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禾》:低调华语片充满戏剧张力与可看性

 经典电影推荐 2017-04-18

原创 2017-04-18 大奇特 桃桃淘电影
友邻大奇特推荐了一部非常低调的华语片,叫做《喜禾》,本片4月9号在北影节展映单元国内首映。由于反响不错,又会分别在17日清华大学和20日首都师范加场放映,从他的描述,我倒是有了些想看的欲望。

张唯是典型的作者导演,善于捕捉社会议题,也是当代中国的新现实主义导演之一。

两年前,因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打工老板》而闻名,那部影片透过血汗工厂老板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制造产业的兴衰,让人们了解“Made in China”背后的真相。

两年后,新片《喜禾》聚焦于自闭症儿童抚养和教育的困境。实际上,这是根据深圳几起新闻事件杂糅的,张导似乎很能从各种新闻事件中提炼出具有戏剧张力的故事,变成角度新颖的情节剧(Melodrama)。

“喜禾”是片中9岁自闭症男孩的名字,母亲田琳每天陪他搭乘地铁上下学。但他在学校的行为构成了对其他同学的伤害,引起了众多学生家长的不满,他们联名上书要求将喜禾赶出校园。母亲坚持喜禾应该接受正规教育,决不让步。

这个故事的写法很高级,实际上这部影片更像是讲母亲的故事,田琳是穿针引线的人物,串起了三个自闭症患儿,他们构成了这一群体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结局。

喜禾代表希望,有母亲的爱与坚持做后盾,与另外两人的悲惨结局形成鲜明对比。田琳与学校之间的抗争,彰显了一位为孩子争取利益的母性的伟大。但同时,她也是自私的,因为她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观众一开始很难理解她的固执,直到她回到老家,才发现她还有一个患有严重自闭症的哥哥(已经发展成疯子),她的童年回忆和精神世界伤痕累累。

这才是为什么她会竭尽所能把喜禾带到一所正规学校上学的原因,因为她不想再要这样的生活,她曾是一个受伤的女孩,她不想再做一位受伤的母亲。


不过,田琳在无形之中伤害了其他家长的利益。从事件本身看,她固执己见似乎有错,从家庭角度看,她又无比正确,这只是她爱孩子的方式。田琳用外表的坚强去捍卫喜禾的尊严,但当喜禾面临退学,她又不得不屈尊,去向其他家长求情。

有了先前的强势,我们不可能奢望其他家长做出让步。结尾教育局介入、新闻事件曝光,你会发现各部门、个角色都没有是非对错,大家只是角度不同、各司其职。


田贵一直生活在农村,他没有及时的心理疏导,村民、家人对自闭症缺乏认识,情况越变越糟。甚至在村民的鼓动下,她的母亲不得不把他常年锁起来。摊上这样的事,家人的生活观念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片尾,笼中的田贵手里一直玩弄着栏杆,喜禾也在笼外与之呼应。笼子似乎把他们隔成了一体两面。母亲处于旁观者的角度,令人心碎,她看到了因外部环境而影响的两种结局,一边给予希望,一边则是无力回天。

另一个案例是和喜禾同在一所学校的十六岁男孩,他与奶奶同住,因为缺乏自理能力,加之青春期有了性觉醒意识,却被其他学生当作流氓。他和奶奶同属弱势群体的两个个体,没有能力相互扶持。最后只得走向不归路,也唯有这种方法才可以解脱。他们的结局,影片有意点到即止,也是聪明的处理。通过这些小插曲的对比,我们也能看到有了田琳的坚持,喜禾的未来是充满无限可能的。

片中还提及喜禾父母对于照顾孩子的内部矛盾,以及另外两个自闭症患者家长的消极态度(两个奶奶),他们有坚持,有无奈,也有放弃。殊不知,自闭症患者的结局,与他们家人的抉择息息相关。如果家人和朋友每天能有勇气面对,先天的自闭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关怀尽可能改善的。


为什么说《喜禾》的剧本写法很高级?因为它的线索和人物众多,编导懂得如何将他们以各种关系交互在一起,在彼此之间做出回应。加之张唯导演的拍摄手法朴实无华,毫不做作。某些桥段像是伪纪录片手法,镜头有力量,故事有代入。虽然几乎都是非职业演员演出,但他们的表现都很真实,就连龙套演员也完全投入地履行职责,实在难得。

英文片名“Destiny”(宿命)比中文名“喜禾”更传神:有些事要随天意,患上自闭症的几率不大,它是一种“宿命”。田琳由悲惨的过去逃离到现代,依旧逃不过“宿命”的安排,她一直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宿命”,也在改变孩子的“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