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白鹿原》

 沧海一粟1951 2017-04-19

我读《白鹿原》

 文:弥勒内院看门人

我读《白鹿原》
   

     去西安之前翻看西安的地图,一眼就瞅见右下角的白鹿原,因为这名字好听也好记,传说在周平王时有白鹿游于此,古代视白鹿为吉祥动物,为纪念白鹿的降临,故取名白鹿原。就连妇孺皆知的唐三藏(陈玄奘)圆寂后遗愿也选择了葬在浐水之滨的白鹿原!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自然也就联想起陈忠实的《白鹿原》来!旅游回来就恶补名著,不过先去看了《废都》,看完就为那些自诩城市文化人的男盗女娼感到阵阵恶心;接着来到《白鹿原》的乡村世界,才被那一股浓厚的宗族文化情怀深深打动!白鹿原是一个地名,也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以白鹿原为代表的陕西乡土之地,无一例外的也分布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宗祠文化!如今我们来到徽派建筑风格代表的西递宏村就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宗族祠堂。白鹿原中两大姓氏:白、鹿两家以白氏为长,而白氏集团又以白嘉轩为代表!鹿姓以鹿子霖为首!《白鹿原》形象化的以这两家两代人的恩怨情仇为主线铺展开来!一切荣辱也离不开土地与时代!须知庄稼人是靠老天爷吃饭!所以一年四季凡有天灾白鹿原就显得死气沉沉,而人祸犹有甚之,鹿子霖与黑娃媳妇苟合,处心积虑陷害白家,牵连进白孝文,致使族长白嘉轩丢尽颜面!不能不说色是头上一把刀,白鹿原很多爷们都栽在里面!此时才凸显出宗祠文化的重要,这是白嘉轩在姐夫朱先生的鼓励下主持起来的一项壮举!如今中国乡村依然保持着这一文化特色!
    宗祠文化以孝文化为基础!孝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追念祖先继承宗族文化传统就能使祖德绵延,子孙继往开来,开演一部万年流传的文化渊源!朱先生书写的乡规祖训春风化雨一般及时端正了乡民质朴无华的心灵!而每年的宗祠祭祖也确实能唤起淳朴乡民那一股神圣庄严的自豪和归属!黑娃的洗心革面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朱先生几乎就是白鹿原上的一个传奇!他身上没有封建腐朽的因子,反而透发出一种先知先觉的神秘色彩!他洞察时代的演变,每次现身说法均极灵验且具有灼见!可以想见白嘉轩作为白鹿原的族长在他身上得到了多少宝贵的启发和榜眼力量!白嘉轩的正相对于鹿子霖的邪,而他们的后代同样前仆后继,但在时代变迁影响之下正与邪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与余华的《活着》一样,《白鹿原》同样演绎了众生的无奈与无助,生命在时代变革之中竟也显现得愈加渺小!黑娃的起落沉浮命运多舛我们读不出何为天理公道!朱先生愤然辞世又流露多少叹息眼泪!和时代相比白嘉轩与鹿子霖个人得失又显得微不足道,他们的下一代孝文孝武、兆鹏兆海也都在各自人生选择中或喜或忧、或生或死!
    白灵犹如一朵刚刚盛开的花儿,她爱兆海却最终与兆鹏结合,虽然政见不同导致了人生际遇离合但他们都是时代的英雄!这是白鹿原的骄傲!也是作者了不起之处!往大处说没有他们个人的牺牲就没有国家民族的解放进步,往小处说白家和鹿家的兴衰成败也是中国近代千千万万家庭悲喜离合的家春秋!作者没有怨恨发泄自己的不满,更没有太多伤春悲秋拖泥带水,他告诉后人的只是经验教训,不遵祖训,不守乡规只能败家,而人一旦懂了礼义廉耻就会如黑娃一样走入正途!孝文儿子接续恶习恰恰也是由于上梁不正,而孝文屈服于时代游走于官场也就意味着传统美德的缺失!黑娃的死难保不是孝文的伎俩,或者是明哲保身,但真正主宰人们命运的是时代的变革,这是大势所趋!孝文的结果如何我们闭目也可以想见得到!换句话说小娥与孝文的罪过还有宗法可循,但是黑娃的命运却没有丝毫道理可讲,说穿了在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说你革命你就革命,说你反动你就反动由不得你自己做主!人世的悲喜剧时刻在上演,谁又能有如朱先生一样的慧眼?白嘉轩看到了白鹿的风水宝地,但我更相信有好的阴宅不如好的心地!只有多种善因广积德行才能为后代种福!人活着一定要为社会乃至人类作出贡献!(即如朱先生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完成县志)如此才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父母!作为人一定要经常扪心自问今天是否丢了自己(祖宗)的脸!而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政权如何更迭,都应以人民福祉为根本依归! 
    白鹿象征纯洁正义,原是山坡高地,白鹿原就是凸显了中国文化的高大上,高是崇高,大是博大,上是进步!共产党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先进力量,就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继往开来、振兴民族的伟大使命!不止白鹿原上的人们在看,普天下的所有人民都在看!而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幻,老百姓祈求的永远只是简单朴素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白鹿原上尽管有着风水、灾疫、附体、请神、借种陋习甚或白鹿的神秘传说,但这方土地讴歌颂扬的还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鹿子霖在为镇压小娥魂灵而建的六棱宝塔矗立之时就已经随之掩埋!而白嘉轩的腰板无论打折多少回,弯曲多少度依然是不折不扣的人间楷模!您说朱先生我以为他已经成为了一尊神祇,将永远停留在人们的心底膜拜!
    谨以朱先生(陈忠实)的名言之一作为本文尾声:“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

                                                          2017.4.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