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成语典故之点石成金
2017-04-19 | 阅:  转:  |  分享 
  
点石成金晋时,有个县官,姓许名逊,曾经当过“旌阳令”。(旌阳县,一说在今湖北江陵县西的枝江,一说即今四川德阳县。)这个县官,其实是个道
士,时常装鬼弄神,施符作法,并且编造许多奇奇怪怪的谣言,宣传他道术高深,如同仙人一样。老百姓受他欺骗的很多,竟称他为“许真君”。晋
人葛洪的《神仙传》里,也写过这个“许真君”,还写下了他的一段荒诞无稽的“事迹”,它说:“旌阳令”许真君,因为老百姓缴不起天赋,便使
用法术,点石成金,凑满所欠,十足上缴。所谓“点石成金”,把石头点化成黄金,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不过,“点石成金”四字却终于成了一句
成语。假如有一篇写得并不精采的文章,或一首并不高明的诗,经人巧妙地略加修改,就立刻成为一篇好文章,或一首好诗,这就可以叫做“点石成
金”,或“点铁成金”。这句成语也有人用来比喻文章诗词创作上的吸收传统、推陈出新。例如宋人陈善的《扪蝨新话》说:“文章虽不要蹈袭古人
一言一句,然自有脱胎换骨等法,所谓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邵博的《闻见后录》说:“黄鲁直(即黄庭坚)称杜老(指杜甫)诗,如灵丹一粒
,点铁成金。”周紫芝的《竹坡诗话》说:“东坡用乐天(即白居易)语,作小词,非点铁成黄金手不能也。”明末清初的曲剧家李渔在他的《曲话
少填入韵》中也说过“点铁成金”这样的话。唐代诗人贯体也有诗道:“安得龙猛笔,点石成黄金。”此外,还有说作“点土成金”和“点瓦成金
”的。例如唐人刘得仁诗:“囊中曾有药,点土亦成金。”宋人黄朝英的《缃素杂记》说:“尝有雪诗云:''待伴不禁鸳瓦冷,羞明常怯玉钩斜。’
待伴,羞明,皆俗语,而采拾入诗,了无痕纇,此点瓦砾为黄金手也。”
献花(0)
+1
(本文系光头强学IT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