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韵作《风过叩扉帘》/巫山一段云

 老兵自娱书屋 2017-04-19
 

(2024.2.5收美篇)

谁解曲中言/巫山一段云  
文/烟雨墨痕  2017.4.3
桃坞清风暖,枫桥夜泊寒。一弯眉月挂天边,情醉小窗前。
鹤影江云渡,兰亭望客船。琵琶纤手弄丝弦,谁解曲中言。

依韵作《风过叩扉帘》/巫山一段云  
文/暮色苍松  17.4.19
         竹径藏庐影,柴门少酒筵。杖行芒履步跚,归老避人前。
暗忖无遗憾,明白可忘言。白眉半隐入溪寒,风过叩扉帘。
自注:
1.竹径-
竹林中的小径。《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向阳设两扇柴门,门内一条竹径,两边都结柏屏遮护。”
2.庐影-住所的影子。
3.柴门-
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陋室。 元张可久 《山坡羊·雪夜》曲:“扁舟乘兴,读书相映,不如高卧柴门静。”
4.酒筵-
酒席。 唐 王维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诗:“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
5.
杖行-拄杖而行。喻老者。
6.芒履- 
 陆游《夜出偏门还三山》诗:“水风吹葛衣,草露溼芒履。”
7.蹒跚-
行步摇晃跌撞貌。 宋 陆游 《饥寒行》:“老翁垂八十,捫壁行蹣跚。” 
8.归老-
辞官养老。退休。 苏轼 《醉白堂记》:“夫 忠献公 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於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
9.暗忖-暗自思量。
10.明白-
了解;知道。《老子》:“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忘言- 
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12.白眉-
喻一弯新月。 唐 元稹 《月三十韵》:“蓂叶标新朔,霜毫引细辉。白眉惊半隐,虹势讶全微。”
13.扉帘-门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