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坤明神话和《中国姓名学》抄袭公案

 能昶 2017-04-19

杨坤明神话和《中国姓名学》抄袭公案

民国人杨坤明曾著有一本名不副实的《中国姓名学》,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抄袭自日本人熊崎健翁的《姓名之神秘》,因此杨氏被我称之为“二道贩子”。

《姓名的神秘》出版于1929年,杨坤明的厦门版《中国姓名学》据说出版于1931年,但是没有实物为证,所谓1931年有《中国姓名学》出版只是杨坤明在1939年版的《中国姓名学浅议》中自称的。这样可信度就打了一个折。所以,严格地说,杨坤明的姓名学书籍比日本人熊崎健翁晚出了十年,而内容又多重复,杨坤明涉嫌抄袭剽窃。

究竟杨坤明有没有抄袭熊崎健翁呢?答案是肯定的。不抄袭,怎么会跟熊崎健翁的五格剖象法那么相像呢?但杨坤明也着着实实地骗过了一批人,他在抄袭的过程中对五格剖象法减少了几个格,先把要素减少了,再把名称换一换,弄得很古朴,这样跟五格剖象法对照起来,就仿佛是熊崎健翁在他著作的基础之上添枝加叶一样。

但是,杨坤明做得不够高明,在他的《中国姓名学(百荣堂赠本)》和《中国姓名学浅议》中留下了很多抄袭的痕迹。在此简单证明:

为了剽窃,杨坤明对待熊崎健翁体系,用其实而不用其名,他急于改动熊崎健翁书中的各种称谓。但他只顾着改称谓,却顾此失彼,造成了种种名不副实、违反常理的情况。熊崎健翁的体系,规定地格代表早运,总格代表晚运,这两步运之间以35岁为界。杨坤明的体系也是保留了这两步运的方法,但是,他为了跟熊崎健翁有区别,把“早运”二字改成“中年运”。“中年运”的这个叫法,可以说非常拙劣。按照杨坤明的规定,5岁的小孩也处于中年运中。这么荒谬的叫法,说明杨坤明的书是照着别人的书乱改出来的,他没有创造也没有师承。要是有师承,老师怎么会教给他5岁的小孩正在中年运中?一个门派的创始人,智力要求最起码也要略高于中人水平吧,杨坤明竟然看不出“5岁起中年运”有错误,可见他只是一个二道贩子,不是创始人。杨坤明在《中国姓名学浅议》一书中大嚷着5岁即步入中年运,真是奇幻。其实,换一个角度就好理解了,熊崎健翁原著中的如“天格”、“地格”、“早运”等词语给了杨坤明心理上极大阴影,杨坤明咬着牙要改去这些带有熊崎健翁气息的“原词汇”,太刻意之下,被“换词”任务压迫出了“中年运”这样的低级错误。

综上,杨坤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抄袭者。

网络上有一些“挺杨派”,明知杨坤明抄袭,还要文过饰非,不停地神话杨坤明,他们这样做其实是另有目的。

这批文过饰非的人有什么不良目的呢?原来,他们是想伪造传承。他们想把姓名学的历史往上扯,通过杨坤明,把虚构的传承扯到中国古代去,甚至扯到春秋战国时代去,以证明中国古代原本就有成熟的、完整的姓名学,这样可以显示他们懂得多,他们资历深厚。杨坤明,就是他们虚构这张网的一个道具。虚构出来一张网,用以迷惑不知情者,抬高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名目忽悠人,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这批神话杨坤明的人,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对杨坤明进行片面性介绍,对杨坤明的重大狗血言论选择性失明,避而不谈。我想追问这批“挺杨派”,对杨坤明的极端反玄学思想怎么看?杨坤明知识体系单薄,他否认阴宅、八字、祖上积德对一个人的命运会有作用,自称“概不为之信矣”,分析一个人的命运什么也不结合,只看名字如何。杨坤明这样胡言乱语,根本不配做一个研易者。《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杨坤明连这一点都否定,可以说他是站在《易经》的反面立场上,毫无易学根基。试问,一个反对《易经》的人,还怎么能发明姓名学呢?再请问,那些挺杨派,你们为什么闭口不提杨坤明的以上狗血言论呢?而事实上,这番言论才是研究杨坤明的关键之所在,像杨坤明这样企图一棍子戳翻阴宅、命理、因果等学说的人,绝对是没有师承,而且不懂易理的人。这样的人想出名,别无他法,只能剽窃别人成果,胡乱篡改别人的书。

至于有人为杨坤明辩护,说:“因为这套姓名学太珍贵了,师父只传授了杨坤明一小部分,后面的重要部分他无缘得到”,或“他师父不许他透漏这套姓名学的来龙去脉”,甚至“他师父故意让他把书写成这个样子的”,以上种种辩护只是没有理由的猜测,毫无价值。如果这些猜测能够成立,我也可以猜测熊崎健翁掌握了这个世界的终极智慧,但是他不舍得在《姓名的神秘》中写出来,只是暗示出了一点点。这样猜着玩,写游戏文字,有用吗?

这批极力神话杨坤明的虚构传承者啥也不懂,只知道虚构、虚构、虚构……是姓名学领域最大的污染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