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大学谢维和:当今教育最大的不幸就是德育和智育分离

 四十六了 2017-04-19




精彩导读

教知识的人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人不重视学术;中小学校分管教学与分管德育的领导“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


谢维和先生指出:教育最大的不幸就是德育和智育的分离。



作者简介:


谢维和  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陶行知留给教育者的“作业”



陶行知先生1926年11月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上的讲话中,对学校德育讲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



 

训育上还有一个最不幸的事体,这事就是教育与训育分家:


把教育看作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作品行范围以内的事,以为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不同的原理支配的,甚至于一校之中管教务与训育者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

 

殊不知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之支配的。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致自相矛盾,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

 

所以,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陶行知先生的这段话无疑是他给我们留下的一个关于德育的开放性的“作业”,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如何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作业”。

 


当今教育如何实现“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布置的这个“作业”至少具有三个十分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01


教育最大的不幸之一

是德育与智育的分家

 

影响和制约德育(即所谓的训育)的最大的矛盾和“不幸”,并非是德育本身的问题,而是德育与智育的分家,即把德育看成是品行范围内的事情,而教学属于知识范围的事情。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这种德育与智育的分家和“不幸”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小学校分管教学与分管德育的领导“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

 

二是教知识的人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人不重视学术。

 


德育和智育的“矛盾”根源



客观地说,德育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中的地位是众所周知的,问题在于:


当德育及学生的品行发展缺乏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而它与智育之间的关系也说不清楚时,它的现实地位往往就不得不让位于那些可以精确计量的学科成绩,以至于由此演变成两者之间的分家。

 


教育“知行分离”的现状



其实,如今中小学的德育与智育又岂止是“分家”,简直就是“对立”了。

 

一方面,政府和教育部门在重视和强调德育上不可不说是呕心沥血,三令五申。各种各样的政策与表述也层出不穷,如“德育为先”“德育为本”“德育为首”,等等。

 

而最近的提法则是“立德树人”“核心环节”。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政策到领导讲话,对德育的强调更是苦口婆心。

 

另一方面,中小学校则是另一番景象,就如同坊间流传的顺口溜所说的那样,“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问题最重要”。


还有的教师将这种情况说成“智育是学校的生命线,德育是学校的风景线”。

 

更有某些专家在批评这种现象时非常简单地认为:


如果基础教育学校仍然一味地追求分数,那么德育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仍然是将德育与智育对立起来。

 

总之,好像德育与智育,或者说,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品行与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就一定是水火不相容的。

 

好像智育就成了压制德育的罪魁祸首,似乎抓德育就不能不放弃和忽略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成绩的追求。

 

还有的教师不无委屈地说,并非我们不重视德育,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整个考试评价体系和标准所引导的这种重智育、轻德育倾向。

 

如果不改变现有的考试评价体系,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由此可见,德育的实施,或者说立德树人的落实,根本问题在于处理和协调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而不能仅仅是德育本身。

 


02


知识的学习与品行的修养是统一的

 


陶行知先生非常明确地指出:


德育与智育是统一的,本质上是不矛盾的。即知识的学习与品行的修养两者是统一的,而且服从于同一的学习心理之定律。


这也就为协调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十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更加科学地实施德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一个非常基本的指向。

 

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就是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性,就是“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




研究表明:立德和树人是相关联的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先生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全部工作可用道德一个概念以统括之”。

 

也就是说,一切的教育都是德育,都应该具有德育的功能。而且,中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里讲的所谓“看”,当然不是看孩子认识多少字,会做多么艰深的数学题,等等;也不是看儿童已经获得和掌握了多么强的能力,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是看他们的品行如何,看他们的道德水准和性格特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俄勒冈大学和俄勒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上世纪60年代请夏威夷州中小学教师依照学生日常表现,以打分方式对约2400名不同种族的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性格进行评价,对其中部分学生后期发展的追踪调查也发现,这些调查对象仍可辨认为同一个人。

 

这正好说明在教育和儿童成长过程中品行与性格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环境,延伸和追随个人的一生。



由此也充分说明,立德树人的提法是科学的,立德与树人之间本身就具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性,它们之间不矛盾。而简单和武断地将两者割裂开来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是错误的。

 


03


知识品行合一的办法在哪里?

 

理论上德育与智育是服从同一的规律,两者是统一的。但在实践中仍然需要某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办法来实现它们的协调与统一。而这也正是陶行知先生留给我们的“作业”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认为,能否真正找到这样的具体办法,将立德与树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达到通过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学习成绩的目标,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或者说,直接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

 

因为,我们没有理由完全否定社会、家长以及学生对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的追求,我甚至愿意认为,他们的这种追求也是合理的。

 

问题在于如何实现这种追求?通过什么样的路径达到这种目的?

 


 

过去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期间,我曾经到一所中学参观学习。

 

这所中学的校长非常认真地跟我说:


学校教师对学生非常负责任,他们在帮助和指导学生迎接中考与高考的准备过程中,总是不辞辛苦地从不同的途径寻找各种各样试题以及大量的复习资料,一定要让学生在考试中做到“见题不生”,即什么样的题目都见过、做过,等等。

 

我听了以后,心里十分纠结。一方面我的确为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另一方面我又不能不为我们这些搞教育研究的人不能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提供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办法而羞愧。

 

难道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更高的分数,就一定要这样反复做题,就非得做到“见题不生”吗?难道德育就仅仅只是一种品行的培养,而不能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智育与学习成绩吗?

 

如果找不到这种知识与品行合一的具体办法,如果不能找到立德究竟如何“树”人的具体途径和办法,我们又如何能够让“立德树人”的要求真正服人呢?

 

我想,这也许就是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下这个“作业”的目的吧!




延伸阅读:



朱永新:我心中德理想德育(节选)

 


01





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

 

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道德教育课题,把道德教育文字化、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苍白且无力的。

 

道德教育应该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在孩子与孩子的交往中,在孩子们与老师们的交往中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必须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即能创造自然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我们要使这些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用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的实例来充实它。

 


02





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得以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往往就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往往就成为他人生的坐标。

 

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学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去多读书,读好书,要让学生大致浏览和把握人类文明中最经典、最精华的内容。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读书行为,它对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具有深远意义。

 


03





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对品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的德育实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了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三点措施:

 

一是在启发和吸引学生完成各门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还有一门自己特别喜欢的学科,让他们在这门学科亡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自己去钻研更多更深的问题;

 

二是要设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样自己最喜爱的劳动项目和科技活动项目,使他们在业余时间去摘自己的发明创造和科学试验;

 

三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喜爱的书籍,热爱课外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我们的学生把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入这些活动,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担心的呢因此,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才艺,绝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它对人的德性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04





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德育和智育不同,假如我们反对在知识的传授中实行单向传递,那么德育更是绝对不能实行单向灌输的。道德的教育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是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心灵沟通中进行的。

 

学生们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意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征服学生的教师,量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

 

他们希望教师成为中间人(学校和社会之间)、引导者、商讨者、唤起者,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希望教师成为间隔者、强令者、教训者、监督者,成为自己的“先生”。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和学生有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一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德性。

 

德育尤其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即使是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

 

此外,加强德育还有必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瑚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帮助他们处理好适应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


这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的作田,不仅仅大学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也同样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05





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唐砺章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德性的养成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确是这样。在我看来,“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这里包含两个重要观点:


一是德育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多东西都是习惯成自然。


二是,让学生进行“道德长跑”来培养学生良好德性。

 

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生做好事,不做坏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让学生给自己警策。

 

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自我教育的习惯,能够不断地让学生提醒自己。有许多人经常在自家的墙上或书桌上写上自己的座右铭,古人在胸前的玉挂上刻上自己的座右铭,随时提醒自己应该如何做人,这些都是自我教育的方法。

 

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地生活,让学生自己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

 


06





理想的德育,应谊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有必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道德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循循善诱,以事明理。父母要通过自身良好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

 

学校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

 

学校还应该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抵制和消除不良的信息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作出选择与调节,力求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使受教育者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道德的升华是人类不断向文明进化的载体,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一项神圣的使命,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教师吧:关注人民教师

教师吧微信号:jiaoshilail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