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月宝鉴”的背面是什么?

 pengxq书斋 2017-04-19

“风月宝鉴”的背面是什么?

2016-03-03 V哥 红楼梦断三百年

作者借跛足道人的口告诫读者:“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作者还让“风月宝鉴”自己开口说:“谁叫你们瞧正面了!”这里提到的《风月宝鉴》,或者《红楼梦》的背面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在贾瑞的故事里只提到“风月宝鉴”的背面是“一个骷髅”,结果唬得贾瑞连忙掩了,骂道:“道士混账,如何吓我!”那这“骷髅”又象征着什么呢?可以肯定是这绝不是象征着爱情,也不是象征着情色,我认为这是指本书真正的主旨,是作者费尽心机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这个骷髅应该象征着“死亡”,相信这一点大家不会有什么疑议,如果进一步大胆地推测,根据“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条批语来判断,我们可以认为此书的背面应该是一部史书,“风月宝鉴”背面里的骷髅应该象征的是一段“充满死亡的历史”,或者说是一部“血腥的历史”!应该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也很容易让人理解,这也是为什么作者非要把此书写成正反两面都有故事的真正原因,多半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此书的时候因为惧怕清政府残酷的“文字狱”,有很多事不敢明讲,所以只好用一个情色故事来包装,而将这个“血腥的历史”隐藏在此书背面的故事之中,虽然在第一回里作者反复强调过此书描写的是闺阁之事,“毫不干涉时世”,其实这不过是作者的烟幕弹而已,为的是掩人耳目这也是被逼得迫不得已的一种选择作者想通过贾瑞的故事提醒大家应该努力挖掘书中背面的故事,从而找到这段隐写的血腥的历史,并以史为鉴,吸取其中的沉痛教训,而不是过于沉溺于此书表面的情色故事之中,“否则此书哭矣”!也就是说那样的话作者的苦心就白费了。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就会遗憾地发现:《红楼梦》成书三百多年来作者的苦心真的算是白费了,因为绝大多数的读者都是采用了贾瑞式的读书方法,而且乐此不疲,甚至连现在很多“红学家”都只是在研究表面的情色故事,好在象贾瑞一样丧命的人并不多见,还算是万幸。其实书中还有不少地方暗示我们此书反面隐写的是一段“血腥的历史”,只是普通的读者很少注意到,比如在第八回里有这样一句: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甲侧:批得好。末二句似与题不切,然正是极贴切语。〗

作者有意在这里透露出了此书背面真正的意境,而且批语里还告诉我们“白骨如山”这不是泛泛之语,应该是极为贴切的话,也就是说此书背面隐写的历史应该是死人无数,尸横遍野,没有人来掩埋,最后都化为白骨,堆成了山,实在是恐怖之极!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才有会出现如此惨烈的情景呢?要知道这是第八回里在介绍宝钗仔细观看宝玉所佩戴的“通灵宝玉”的时候出现的一首诗的最后这两句,这条批语里提到的“不切题”是指“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这二句不切第八回里表面故事中的“金娃对玉郎”的主题,但如果从此书背面所隐写的“血腥的历史”以及宝玉和宝钗二人以及“通灵宝玉”的象征意义来看自然是极贴切之语了。另外在第十二回贾瑞反照“风月宝鉴”的情节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批语也说明了这一点:

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庚双夹: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

这条批语也极为重要,这是在暗示读者:《红楼梦》中所描写的那些掩面而泣而又多情的女子应该都是此书背面所隐写的血腥历史中的重要人物,而最后她们都成为了“青冢骷髅骨”,说得真是让人毛骨悚然!这应该跟第八回里提到的白骨如山的“无非公子与红妆”是一个意思,要知道这些“红楼掩面人”包括黛玉、宝钗、湘云、妙玉、王熙凤、李纨以及贾家四春这些大美女,还有晴雯、袭人、平儿、紫鹃、小红等这些下人,难道他们一个个的结局都是惨死吗?在八十回以后的故事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贾家的结局为什么会如此悲惨?此书背面的故事到底会是什么样的血腥历史呢?实在是让人又好奇又错愕!

在第一回里甄士隐为跛足道人的《好了歌》解注出来的那段文字也非常有深意,有总揽本书全局的作用,预言了后回贾家诸多主要人物的结局,是对全书纲领性的总结,也是后回非常重要的伏笔,同样对《红楼梦》背面的故事有一定的暗示作用,我们应该格外的重视,其中有这样一句: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这里的“白骨”应该指的是在八十回以后会发生的故事的情景,绝不是泛泛之笔,这应该是背面所隐写的历史的真实体现,跟那句“白骨如山忘姓氏”所渲染的是同一个氛围,也同样让我们感觉八十回以后的故事跟前八十回的氛围差别得实在是太大了,前八十回的故事让人感觉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描写得跟个世外桃源一般,贾家人一个个活得无忧无虚的,宝玉和黛玉恩恩爱爱、吵吵闹闹、分分合合的让人感觉非常有情趣,贾家上上下下生活得非常的奢华,大家过得都很快乐,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怎么后面的故事的口味一下子变得这么重了呢?相信这样的内容肯定是为清朝的统治者所不能容忍的,搞不好会掉脑袋,自然是不可能流传下来的,也许这也是我们现在只能看到此书前八十回的根本原因。在第五回惜春的曲子《虚花语》里有这样几句也有类似的味道: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也应该是指《红楼梦》背面所隐写的历史中存在着大量“血雨腥风”的悲惨场景,死人无数,到处是坟墓,到处是哭声,实在是太吓人了!与“风月宝鉴”背面中所看到的骷髅是一个境界。在第一回中有一首诗: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首诗最后两句是何意呢?一般人认为“字字看来皆是血”是作者在表达写书的辛苦,可写书无论有多么累用流血来形容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呢?流汗不就足够了吗?我们如果仔细体会一下就会明白这是在说:书中的每个字的背后都在隐写那段“血腥的历史”!这里还提到了“古今一梦”,这肯定跟主流“红学”所提到的此书影射的是康熙年间“曹寅”家的抄家史的说法就对不上了,因为曹家被抄根本就没有死人,所以与“风月宝鉴”背面出现的“一个骷髅”和提到的“白骨如山”这样的氛围根本不是一码事。“古今一梦”在这里应该指的是一件天大的不能直接告人的大事,甚至可以说惊天地,泣鬼神才对。作者在通过贾瑞因正照“风月宝鉴”而丧命的故事来暗示我们看《红楼梦》这本书的方法的同时也透露了此书背面所隐写的历史的氛围,实在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带领大家一点点挖掘《红楼梦》一书背面的历史,从全新的角度来重新解读,相信会给大家展现一个全新的“红学”世界,也不妄作者当年一天到晚被砍头的风险而负出的一番苦心!




                                                                    转载者《pengxq书斋》:仅供参考

                                                                                            2017-04-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