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棱罗《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 林兆铭朗读《瓦尔登湖》。他拥有“一个人的动物园”,在那里,他一个人照顾着200多个动物。这个不善言辞的人,提起与他相伴的动物们,神采奕奕,滔滔不绝。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处数千尺高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起初,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这样一个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林清玄《百合花开》 林清玄散文精选收录了成年人及青年喜爱的篇目,以期在给成年读者带来安宁与回忆的同时,也给青少年读者向上的力量。让我们以本书作舟,与林先生一起,“循着时光的河流向上游前进, 两岸花树宛然,群山微风依稀,好像重活了一次。” 蒋雯丽朗读《百合花开》,以花喻人,给予我们希望和斗志。 我愿意是激流,是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云朵,是灰色的破旗,在广漠的空中,懒懒地飘来荡去……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 ——裴多菲《我愿是激流》 裴多菲(1823—1849) 匈牙利诗人。他一生虽然短暂,但创作却丰富。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雅诺什勇士》、《使徒》和大量抒情诗,尤其以抒情诗的创作最为突出。他不但以诗歌为武器投身反封建、反民族压迫的斗争,而且还牺牲在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战场上。 乔榛与妻子唐国妹朗读《我愿是激流》。乔榛因病经历“九死一生”,是唐国妹不离不弃的陪伴让他依然能站在舞台上。 如果所有人都失去理智,咒骂你,你仍能保持头脑清醒;如果所有人都怀疑你,你仍能坚信自己,让所有的怀疑动摇;如果你要等待,不要因此厌烦,为人所骗,不要因此骗人,为人所恨,不要因此抱恨,不要太乐观,不要自以为是;如果你是个追梦人——不要被梦主宰;如果你是个爱思考的人——不要以思想者自居。 ——拉迪亚德·吉卜林 《如果》 拉迪亚德·吉卜林所著《丛林故事》,主人公莫格利还是个婴儿时,因在森林里受到老虎朗格利的追逐,父母逃散,他误入狼穴,被雌狼收养,成为西奥尼狼群的一员。莫格利渐渐长大,成为了丛林中一个高大健壮、勇武聪慧的少年。他的朋友有慈祥的狼妈妈,忠诚的狼兄弟,足智多谋的黑豹巴基拉,憨厚的老熊巴鲁等等。他们在莫格利周围形成了一个温暖的集体,教给他生活的智慧和谋生的本领。 郭小平朗读《如果》。他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的校长。对于这个学校的孩子来说,他不仅是校长,也是“爸爸”。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刘禹锡,字梦得,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通过他的一首首诗,我们可以感受他人生中的得意与失意。 来自美国的理查德被人称为“汉字叔叔”。他只身来到北京起初得不到母亲的理解。现在他获得了成绩,一心扑在工作上,生活简朴。他朗读《陋室铭》,借以抒发自己的生活态度。 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天上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只含泪的烛光…… ——史铁生《奶奶的星星》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经典散文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承受着死亡的压迫,也许是因为这样,使他对生命的思考十分深刻。他的文章,向来是直击内心的,真诚的文字唤醒了每一颗有过相同体验的心灵。 徐静蕾朗读《奶奶的星星》。至今奶奶的离去也是她心中过不去的一个坎。和许多人一样,她相信奶奶依然在给她力量。 第一期书单回顾: 《朗读者》由北汽集团独家冠名播出 由青花汾酒独家特约播出 CCTV-1周六晚八点档 CCTV-3周日晚七点半 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 扫码关注《朗读者》唯一节目公众号 本期编辑:李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