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东、朝鲜半岛地缘解读

 长弓有心 2017-04-19
从高句丽的角度来看,他们并没有对中央之国构成实质性威胁。因为在他长达700年的历史中,一直在为融合朝鲜半岛而努力,并且未能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达成真正的联盟。而他之所以在历史上拥有这么大的名气,除了现在朝鲜半岛上的族群,希望攀附上这个与其地缘属性有明显区别的族群以外,更在于他是第一个统一了整个东北平原地缘力量的政权,并以此为基础,占据了下辽河平原这个枢纽地区。而在此之前,华夏民族已经凭借强大的地缘势力,将势力渗透入下辽河平原,乃至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战国后期至东汉末年)。在此之后,华夏民族除了要应对来自蒙古高原的地缘压力,也要重视来自东北平原的攻击了。
  
  在燕人率先成为进入下辽河平原的华夏族以后,辽东半岛的丘陵地带很自然的也成为了燕人的控制区。不过辽东半岛以丘陵地形为主,沿海地区又受到海浸困扰。因此燕人在越过辽东半岛之后,更希望能够向朝鲜半岛渗入。虽然朝鲜半岛的东北部为山地密集区,但地势向南沿伸到朝鲜半岛的西部,也就是黄海之滨时,已经趋于平缓了。在那些发源于东北部山地的河流共同努力下,那些低缓的丘陵之间已经填充出成片的冲积平原了。而这其中,大同江的作用是最大的。
  如果要为现在的朝鲜找一条母亲河,那就是大同江了。能够成为母亲河的必要条件就是,它的下游地区可以提供足够面积的冲积平原,而这片平原在它所处的地缘单位中居于核心地位。从这点上看,大同江是最有能力成为朝鲜半岛北部的母亲河的。如果我们去观察朝鲜半岛北部的轮廓就会发现,它的西侧靠近黄海的这一面,有一个三角形的凸起。构成这个三角地带的骨架的是那些从东北山地漫延过来的丘陵,而填充于其间的平原,则主要是大同江水系的作用了。
  这个整体呈三角形的平原——丘陵地带,成为了朝鲜半岛北部最具地缘潜力的地区,也当然的成为了这半岛北部的地缘核心。因此燕人如果想在朝鲜半岛有所作为的话,战略目标就是占据这个地缘核心区。至于说东北部的那些山地,并不能激起农耕民族的兴趣。在古典时期,如果你占据了一个地区的核心平原,也可以被认为是控制了周边的山地。虽然这些平原政权甚至不会有兴趣向那里象征性的派驻官吏(除非有交通要道),而如果生活在山地之中的边缘民族,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话,他们往往也可以接受这种名义上的领导,毕竟很多生活必须品,需要与平原地区的居民进行交换。基于上述理由,如果中原政权控制了整个大同江下游地区,那些历史地图的作者,也可以按照他们所想的那样,将整个朝鲜半岛北部划为某个朝代的国土。虽然以现在的国境规则,去定义古典时期的复杂地缘关系,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对于大同江下游所处的这片三角地带,并非只有现在的我们才会知晓它的重要性。事实在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它一直是半岛北部的地缘核心。而在这期间,到达此地的族群,都选择了在这片三角地带的北部建立自己的政治中心。作出这个选择,一是因为大同江干流在这片三角地带的北部(南部是以载宁江为主大同江支流冲积而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朝鲜半岛的地缘压力主要来源于北方,也就是辽东半岛方向。必须将主要的资源集中在北线,以保有自己的战争潜力。否则无论是华夏族,还是东北渔猎民族,都可能快速突破大同江防线。换句话说以大同江下游地区的的战略纵深,没有可能搞逐级抵抗,必须在第一时间摆出决战的态势。
  大同江之侧的这个政治中心,现在叫作“平壤”,也就是朝鲜的首都,因此这片与丘陵相间,面积和平整度甚至还不如“下辽河平原”的地理单元,也被叫作“平壤平原”。事实上“平壤”这个名字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并非为现在的朝鲜所创。不过在燕人进入朝鲜半岛之时,它的地缘标签是“王险城”。而既然称之为 “城”,当然意味着已经有成熟的政权,先于燕人一步盘据于此了。这个政权以及所属的族群,我们并不陌生,他就是当年不愿归附周王朝的商族遗民所建立的“箕子朝鲜”。有很多朋友为周人有那么超前的意识,将燕国封建在华北平原北部感到困惑。而实际上,燕国封建的战略目地,很大程度就是为了防止商人再度进入华北平原。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燕人需要将整个燕山以南地区纳为有己有,并以燕山山脉为天然防线,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足以保证周王朝的地缘安全了。也正因为此,燕人在将燕山以南整合完毕以后,长期没有北进的想法,直到战国后期迫于南线的地缘压力,希望向燕山以北寻找新的战略纵深时,才开始向燕山以北进行渗透。
  
  也许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当年箕子没有选择以下辽河平原为据点,而是绕过辽东半岛,进入了朝鲜半岛。这当然还是与下辽河平原的敏感位置有关,选择在这样一个枢纽地区立足,即使暂时感受不到华北平原的地缘压力,沿西辽河方向东进的游牧民族,和东北平原腹地的渔猎民族,也不会让他们感到安全的。因此朝鲜半岛北部的平壤平原,成为了商人安居的世外桃园。箕子和他的子孙们也的确在也安居乐业了数百年之久,直到有一天,燕人出现在了他们的家门口。  
辽东、朝鲜半岛地缘解读

关于箕子朝鲜是否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朝鲜半岛北部,现在有不同的意见。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箕子建国的地方应该在“辽西”,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下辽河平原”;还有一种说法是应该是先建立在燕山南麓,后来才迁往燕山以北。这几种意见其实并不矛盾,因为一个部族的迁移本身就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周人的势力还未到达燕山南麓时,箕子先在华北平原北部落脚也是有可能的,其后随着燕国的北进,这些商朝遗民再越过燕山山脉,进入下辽河平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不过如果箕子和他的族人,不是一步到位的到达平壤平原的话,他们在下辽河平原也应该不是迫于燕人的压力再行迁移的。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以下辽河平原对北线敞开式的地理结构,那些窥视农耕民族财富的边缘民族,是不会让他们得到安宁的。因此无论箕子朝鲜是什么时候落脚朝鲜半岛的,当燕人进入下辽河平原时,是没有成熟的政权组织来阻止他们的扩张。而当燕人越过鸭绿江,试图进入平壤平原时,真正的挑战就来到了。
  如果燕国能够集中全部力量,对下平壤平原进行突破,他们应当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不过燕人之所以要向北方扩张,是希望以这些边缘之地,来支援他们在华北平原的核心区。也就是说,燕国需要的是从燕山以北抽血,而不是输血来扩张国土。因此,燕国甚至不可能集中下辽河平原的资源,来对付平壤平原。如果盘据于平壤平原之上的,仍然是那些处于“原始”状态的渔猎民族,也许燕人很容易用武力或者羁縻的手段收服他们。问题是曾经入主中原的商族,这时也已经是成熟的农业民族了。他们所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并不比燕人落后,并且平壤平原的纬度甚至比燕国的都城还要低一点。也就是说,平壤平原的地缘潜力,已经被充分开发了。对付这样一个成熟的农业社会,战争形势将很可能会变成持久战(农业社会对于土地的依赖是非常深的,一般不会轻言放弃。而渔猎、游牧民族的生产特点决定了,他们并不过份依赖某一块土地)。另一个可能会拉长战争时间的因素,其实也是因为农业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那就是城邑的建立。为了保卫那些辛苦开耕出来的土地,农业民族用城墙来保卫自己定居点的欲望是最为强烈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华夏族作为世界上最纯粹的农业民族,也成为了最会筑城的民族,长城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西方那种城,更多的是一种“堡”)。就直接继承了商朝成熟文化的箕子朝鲜而言,他们构筑在平壤平原北部的都城,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防御力。
  当燕人无法象横扫下辽河平原、辽东丘陵那样,迅速控制平壤平原时,他们也必须建立一条防线,来保住自己的突出部了。而这条防线的核心,当然就是长城了。
  
燕人在鸭绿江以南修筑的长城,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史记中记载,燕长城是东起“襄平”(今辽阳市)。这个“襄平”邑的地缘作用,我们后面分析燕国“塞上五郡”时会作解读。现在我们只需知道,它是在辽东丘陵的西缘就行了(不知道辽阳在哪的朋友,看附图就行了)。如果燕国仅仅是为了对抗来自西辽河平原的地缘压力,将长城修筑到辽东平原,的确就可以了。不过实际上燕国的势力已经越过辽东半岛,进入朝鲜半岛了。因此燕国北方防御体系的起点,并不是在辽东丘陵的西缘,而是在平壤平原的北侧,也就是大同江以北地区。至于说史记中记载的燕长城起于“襄平”,与燕国在朝鲜半岛构筑防御体系,并不矛盾。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长城应当是一个连续的防御体系,如果朝鲜半岛上的防御体系是单独存在的,没有通过辽东丘陵相连,将之排除在燕北长城之外也是可以的。事实上以司马迁治史的严谨,他的确实地考察过许多地理单元,不过象朝鲜半岛这种,不与中央之国核心区发生直接地缘冲突的地区,是不在考察范围的。这一点也可以从他将燕长城的记录,放在《史记.匈奴列传》里看出,来自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直接威胁,才是汉帝国所必须面对的。因此燕人所筑的防御体系,辽东丘陵以西部分才是被关注的重点。
  
  对于司马迁为什么忽略了燕国在朝鲜半岛北部筑长城的原因,上述说法只是一种推论。如果燕人在朝鲜半岛北部所构筑的防御体系,只是以点(城邑)的方式存在,就说明司马迁并没有忽视这片帝国的突出部。当然,无论燕国是以“线”的形式,还是以“点”的形式,在平壤平原以北地区构筑防线,都不影响燕国与朝鲜半岛的地缘关系形态。不过在26年前(1984年),我们的同志加兄弟国家——朝鲜,还是在他们境内发现了一条长达120公里的长城遗迹,而这条长城的修筑方位,正是在大同江以北。具体的位置则是沿着另一条通过大同江以北的“清川江”入海的河流——大宁江一线修筑的。
  
  由于地球人都知道的原因,我们无法实地考察这条被朝鲜称之为“大宁江长城”的长城遗址。并且由于整个银河系都知道的原因,这条长城的修筑者也被归为了那个伟大的帝国“高句丽”,作为半岛民族抵御华夏政权入侵的证据。这也就是这段长城,不为我们所熟知的第二个原因。但即使不去具体考察“大宁江长城”的建筑风格,是否与中国境内的燕长城相一致,仅从其走向上来看,它的防御面也是在东面,或者说应该是所谓的“华夏入侵者”用来稳定他们的突出部的。

在《辽东——朝鲜半岛地缘关系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同江以北还有两条从半岛东北部山地下来,独流入海的河流,一条是“清川江”,另一条是“大宁江”。如果是占据大同江下游(平壤平原)的地缘力量,希望构筑外围防线的话,他们最有可能的选择是沿清川江一线布防。即使是在大宁江下游开始抵抗的话,也只需在平原地带构筑连续的工事就可以了。而平原东北部的那些山地,本身就不适合习惯于平原作战的华夏族通过,即使要防止燕国和后来其他华夏族军队的奇袭,也只需控制那些险要的山路口就可以了。在这里,地缘优势是属于主场作战的本土族群的。
  
  如果让进入朝鲜半岛的华夏族来选择构筑防御体系的话,情况就大为不同了,一方面山地的优势在于对方,迫使这些渗入者必须在那些山地上也构筑连续的防御体系;另一方面这条贯穿平原山地的防御体系,又最好能够与自己原有的防御体系对接,或者最大限度的靠近。因此对于燕人来说,河道走向与鸭绿江斜交的“大宁江”,比基本上与鸭绿江平行的“清川江”更适合修筑长城。前者整体上与海岸低地更为接近,更容易得到支援,也足以保卫沿海的战略通道。更为重要的是,溯江而上修筑的长城,可以顺势连通鸭绿江,甚至越过鸭绿、辽东丘陵,与燕北长城的主体相接;而如果是沿清川江修筑长城的话,虽然可能对朝鲜半岛作一个完美的切割,但切割出来的大部分土地,都是那些直到现在也养活不了多少人口的山地。更别说如何去维护那部分远离战略补给线的防御工事了。
  因此所谓的“大宁江长城”肯定是进入朝鲜半岛的华夏族所修建的,至于说“高句丽”,他们对抗中原政权战术其实并不是以长城为依托的,而是充分的利用了那些山地打持久战。也就是说,这些更加适应在山、林之中作战的边缘民族,会事先在山地之中构筑很多城堡,然后储备上足够的物资。当他们在平原地区无法抵抗中原政权的进攻时(高句丽时代,他们所面对的是整个中央之国的力量,无法在平原地区进行持久战),他们会选择退入这些山地城堡,然后袭扰对方在平原地区的据点。最终逼迫对手退出朝鲜半岛。这种战术其实也是山地民族用来对抗更为强大的平原政权的最有效的战术。在那个自称“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进攻青藏高原边缘有“大小金川”,那些构筑于山地之上的“碉楼”,就让清帝国的军队吃尽了苦头。
  
  如果结合史料和走向来看,大宁江长城最早的修筑者无疑应该是燕人,只是实地考察只有看将来朝鲜有没有可能开放了,不过要想让他们认同这点,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你的证据有多充分。至于说这条长城最终与鸭绿江的交汇点,并不是在之前有朋友提到的“虎山”。所谓“虎山长城”,是修筑在现在的丹东市东,鸭绿江中国一侧的。而燕人和后来的秦人所修筑长城的地点要更靠北,如果你对这部分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地图上顺着“大宁江”和它上游的支流“昌城江”溯江北上(“大宁江长城”,就是沿着这两条江修筑的,而不是完全沿大宁江修筑的),划一条弧线,到达昌城江源头后再顺势画到鸭绿江。在这条弧线与鸭绿江的交叉点的中国一侧,你会找到一个叫“宽甸”的县级城市,而这里才是燕长城外围控制线。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城墙,而是一套综合的防御体系,也就是说有可能在同一地区,修筑数道防御工事。因此千万不要有朋友将我图上所划的红线,导入全球定位系统,然后进行精确的探查。只能说当年的防御体系,是在这条红线周边修筑的。至于说,更细的定位,自有对此感兴趣的人士去作,本贴所能做的,更多的是从战略上推断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能性。
  
  说到这里,可以顺带提下丹东的“虎山长城”,这里在前些日子已经取代山海关,成为明长城的东起点了。从当时的地缘博弈情况来看,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因为明帝国在将防线收缩至山海关一线之前,与满洲八旗在下辽河平原、辽东一带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山海关长城只是帝国的最后一道防线罢了(结果还被吴三桂给 “让”了出来),而在外围,还有不止一道防线,不过具体的情况,要到分析明朝时来解读了。有些无厘头的是,当“虎山长城”被确立为明长城的起点后,也被三八线以南的某些民间历史学家归入了所谓的“高句丽长城”,并提出抗议。这种说法其实不值一驳,先且不论这条长城的走向,符不符合当时的地缘结构,单就那青砖包面的长城形态,就不是高句丽时代所有的。虽然从宣传的角度看,我们很多时候有意无意的,让西方人感觉当年秦始皇所修建的样子就是八达岭长城那个样子。但实际上,这种大规模用砖结构包筑墙体的作法是始于明朝的。那时候高句丽已经亡国7、8百年了。
  
现在我们回到燕国的话题上来。对于燕国来说,虽然将长城跨过了鸭绿江,但实际上只能说是取得了一个战术突出部。如果他们不能最终取得真正有地缘潜力的平壤平原,又或者他的大后方出了问题的话,这个不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突出部,是很容易丧失了。要是上天给燕国“再借五百年”的话,相信燕国还是能够吞并箕子朝鲜,占据平壤平原的。问题是燕国北扩之时(公元前300年),已经是战国中后期了,而这一时期,整个中央之国的内部,正在上演着愈来愈列的地缘博弈。而燕国也不得不陷入这场以“合纵连横”为名的政治斗争中去。因此燕国在北方扩地千里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向南与山东半岛连成一片,而非是在朝鲜半岛倾力一战。至于说这随后发生的破齐之战,其过程和对地缘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在之前已经分析过了。在这场标志性的战争之后,战国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所有诸侯的注意力,都被那个强大的秦国所吸引了。而燕国,也没有精力去对付箕子朝鲜了。
  当秦国统一六国之后,以秦国的实力如果想拿下平壤平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不过这个短命的王朝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吞并箕子朝鲜的战略任务要由他的“继承者”西汉来完成。不过直接导致箕子朝鲜亡国的,却还是燕人。因为在楚汉相争之时,那些战国遗老遗少们,其实纷纷从名义上恢复了当初为秦所灭的各路诸侯。而在刘邦重新统一中央之国后,这种重新回到封割据时代的作法,当然是不被认同的。于是就有一个叫作“卫满”的燕人,想起了平壤平原这块世外桃园。而那时的箕子朝鲜是衰弱不堪,自从燕人进入朝鲜半岛之后,这些商族遗民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了,对抗这些西部“入侵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以平壤平原的地缘潜力来看,这种付出无疑是很难恢复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箕子朝鲜的统治者,很清楚重新统一之后的中央帝国,下一步肯定会将之定为扩张目标。而这一次他们就不会有那么幸运了(燕国的力量不足,秦朝又命短,且内乱不止)。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即使是预料到自己的最终结果,在结果到来之前,也还是会存有一线希望,并渴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箕子朝鲜的这根救命稻草就是“卫满”,或者说是以其为代表的,不愿意为汉帝国所统治的六国移民。出于地缘上的关系,这些移民主要是来自于齐、燕两国故地。也许这些新来的移民,可以补偿箕子朝鲜在长期战争中所损失的人口,并增强平壤平原的实力。但当这些新移民的势力,足以挑战箕子朝鲜旧有的势力,特别是箕子的后人将王国的西北边境交给卫满和他的部众时,国门大开的箕子朝鲜就不可避免的要改朝换代了。
  最终,在燕人渗入朝鲜半岛百年之后,燕人终于成为了平壤平原的主人。只为过这时已经没有燕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割据的“卫氏朝鲜”(公元前194年换代成功)。而这个新成立的“卫氏朝鲜”也许更具有活力,但并无法改变平壤平原的地缘潜力。公元前109年,那位以武功著称的汉武大帝,以辽东、山东两半岛为基地,水陆并进攻灭了卫氏朝鲜,最终将在帝国时代,将中央之国的势力范围覆盖到了平壤平原。
  
  之前有朋友曾经问过,燕国有没有想过从海路攻击朝鲜半岛。如果考虑到燕国的地缘结构,并没有从海路向朝鲜半岛渗透的途径。因为从表面上看,东临渤海的燕国应该也是个海洋国家,但实际上,燕国核心区冲积平原,没有沿海山地。黄河北流所带来的泥沙,一方面在扩张东燕国的名义土地,另一方面也让燕国核心区的沿海地区成为滩涂地,更没有合适的海港(现在的天津港,是靠不断的吹沙而成的人工港)。既然没有合适的海港,也就谈不上有以海谋生的渔民和海商,发展什么航海能力了。唯一存在渡海作战可能性的是在山东半岛上的齐国,山东半岛边缘多山的地形,为齐国提供了足够数量的水手。问题是齐国与朝鲜半岛在陆地上没有接触面,即使有能力和想法渡海作战,也无法长期占据这块“飞地”,更何况齐国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中原争霸这上。
  只有一种情况能够让齐国的海上力量在朝鲜半岛发挥作用,那就是燕国和齐国融合为一个国家。而对于这个结果,燕、齐两国都曾经以自己为中心作过努力,只不过都已失败而告终。最终成功完成这项任务的是汉帝国,在那个时候,不仅是燕、齐两地,整个中央之国的核心区都被融为一体了。因此由辽东、山东两个半岛海陆并进,攻击平壤平原成为了后来向朝鲜半岛强力渗透的固定模式。
  
作者:统一外东北 
  这才是千里长城的走向  
  ===================================================
  所谓的高句丽“千里长城”,和我们所理解中的长城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走向也是众说纷纭。但不太可能是建立于辽河平原之上的河堤长城,这种长城的形式是在大平原地区,无山可依时才会采取的次级方案。并且以高句丽的实力,如果是和中原王朝在大平原上PK,无异于自寻死路。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沿辽河一线修筑“长城”,并将主要兵力集中于此,与隋、唐军队展开决战,是很不理智的。
  事实上高句丽的防御体系,是依托山势,所修建的山地城堡。这些山地城堡主要分布在辽东丘陵和朝鲜东北部山地(靠近沿海通道一侧)之中。而渊盖苏文花16年时间所监制的,也并非我们所理解的长城,而是一种依托山地,控制山谷道路的城堡体系。或者说是将之前散布的山堡系统化,并修筑交通线以互为沟通。也正是依托这些易守难攻的据点,并不断对渗透入平原地带的中原大军进行袭扰,隋唐大军才未彻底将东北平原乃至朝鲜半岛纳入帝国版图(就算是这些山堡被攻破了,退入山林之中的渔猎部族,也会进行同样的游击战)。也正因为如此,唐帝国在高句丽故地所设的安东都护府(公元668年),八年之后就退出了朝鲜半岛,迁向辽河平原。又过了十几年,在另一支活动于西辽河流域,兼具游牧、渔猎特色的边缘部族——“契丹”的连续攻击之下,彻底退出了燕山以北的突出部(公元714年)。从这个角度看,一直被很多认为属于弱势帝国的“明”帝国,在东北平原及朝鲜半岛所扩张的势力范围及稳定度,要高于看似气势如虹的唐朝。

辽西古道示意图
辽东、朝鲜半岛地缘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