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1

 hjmhjmhjmm 2017-04-19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译文】 每走到水流穷尽的地方,便是我闲坐观看浮云飘荡的时候。

 【出典】  王维《终南别业》

  注:


  1、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2、注释:

    终南,指终南山。别业:即别墅。

    中岁:中年。

    好(hào):喜好。

    道:这里指佛教。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兴:兴趣。

    胜事:美好的事。

    值:遇到。

    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3、译文1: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期。

  译文2: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译文3:

  到了中年的时候,我便非常爱好佛门的清静无为,晚年时居住终南山的山陲。兴致一来时,我就独自去游览,那种心旷神怡的愉悦心情只有自己才最有体会。有时沿着水流信步走去,一直走到水源的尽头,便坐在那里,悠然自得地欣赏白云轻轻飘起的闲适优美。偶然遇到看护林木的老头儿,便和他无拘无束地聊起天来,有时谈得投机,便忘了归返。

  译文4:

  中年以后非常爱好佛道,到了晚年迁居在南山脚下。有兴致时常常独来独往,美好的事物和境界唯独自己知道。随意而行来到溪水尽头,索性坐下看云卷云舒。偶尔遇到山村的老人,和他畅谈忘记回去的时间。


  4、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家,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家于蒲(今山西永济),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从15岁起,他游学长安数年,并于开元九年(721)擢进士第,释褐太乐丞,因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他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涯,曾先后隐居淇上、嵩山和终南山,并在终南山筑辋川别业以隐居。他也向宰相张九龄献诗以求汲引,官右拾遗,又一度赴河西节度使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还曾以侍御史知南选。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乱起,至德元年(756),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接受伪职。次年两京收复时,他因此被定罪下狱;但旋即得到赦免,不仅官复原职,还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不过,王维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761)卒于辋川别业,年六十一。

  在当时许多想建功立业以扬名不朽的才士一样,王维早年对功名亦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他在《少年行》中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其《送张判官赴河西》诗则云:“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声调高朗,气魄宏大。王维赴河西节度使幕时到过塞外,他出塞前后写的诗,如《从军行》、《观猎》、《出塞作》、《送元二使安西》等,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

   但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据《蓝田县志》记载,王维墓位于辋川乡白家坪村东60米处,墓地前临飞云山下的辋川河岸,原墓地约13.3亩。现被压在向阳公司14号厂房下。《唐右丞王公维墓》碑石被向阳公司14号按石料使用,压在水洞里。墓前遗物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督邮程兆声和陕西巡抚毕沅竖立的碑石两座,“文革”中被毁。王维的母亲也葬在此地,交通部六处修辋川公路时将王维母坟塔平毁。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5、盛唐,不得不提王维。

      王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堪称绝笔,那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自然之灵气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丽,抑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悠闲灵动,还是“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寂静幽深,无不是一幅幅意味深长的美丽长卷。读来,爱不释手,如临其境。

      读王维的诗,必须在心静的时候,最好是夜深人静时,或者远离尘世,亲近自然时,才能读出那种感觉。我以前也很浮躁,总是抱怨,甚至很消极,常常蜷缩在一个人的暗无天日的世界里,让伤口慢慢变大,变深。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是古典诗词中最具有力量感的画。可谓是王维所有山水田园诗中最有启发性的。中年信佛的他,渐渐远离世俗,融进自然,于万物中禅透人生。而《终南别业》便最能体现这份执着。

      我受它的影响很深,失落时它能够带给我力量,绝望时它能够带给我希望,成功时它能够警示我谦虚。它成了一个得道高僧,可以拯救一些失落的灵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多么的淡定,多么的闲适,多么的豁达,又是多么的自信。诗人在自然中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快乐,与尘世的污浊,杂乱,喧闹相比,这里多么宁静,纯粹。在这里他找到了快乐,找到了人生的乐趣。于是他领悟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这种心境,就像天上的云卷云舒。

    王维太伟大了,两三句平淡无奇的话语中,却透露着无穷的力量。它就像积聚了很久的火山口,随时可能喷发,照亮整个世界。“坐看云起时”如此潇洒的画面除了王维又有何人做得到。云与水可以转化,云起雨将来,云是希望,是力量,云起是人生轨迹,是心理归宿。

 

   不得不说,王维的这首诗让我的心境又高了许多。此后,我对于生活不再是灰色的,而是那如云的白色。

   在当下,虽说我们不能像王维一样信佛,住进秀美的别墅,但是我们可以有一颗像他一样的心,如果都不可,至少可以让心中充满画面,充满诗意。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水尽的时候,我们不必要抱怨,因为这不是人生的尽头,我们除了生活的路,还有远方。有时候我们不必一直走下去,还要学会停下来,坐下来,仰望天空,眺望远方,看潮起潮落,看云卷云舒,我想你的心就不会太累了。


   此诗在今人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等的著作《唐诗排行榜》排名第59名。该排行榜以“古代选本入选次数”、“现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文学史录入次数”、“互联网链接次数”六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古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9名,现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96名,历代评点次数排名第25名,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排名第77名,文学史录入次数排名第51名,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排名第24名


  6、偶尔读到一句禅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忽然就被它那种豁达的意境所感动,山穷水尽原来都不是绝路,只要心是包容的,只要心是希望的,何时何地,哪怕是身临绝境,仍然有一种风景是美丽的,仍然有一种心情是宁静的。

   查这句诗的出处,原来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在文学史上,王维被称做“诗佛”,是因为他的画和诗都极富禅机和禅理。走到水都不见了,那么就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是啊,人生也正如此,在整个生命的历程中,无论我们追求什么,爱情也好,事业也好,也许你会发现倾尽所有却仍然一无所获,你会委屈,你会抱怨,你会于无人处暗自伤悲,我们执着于自己的苦,看不到光明,是我们自己蒙蔽了自己的眼,感受不到快乐,是我们自己囚禁了自己的心。人生,处处是绝路,人生也处处有活路,不要放弃对美好的追求,更不要放弃自己。“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于失败绝望时不悲观厌世,于成功快乐时不忘忽所以,我想,这才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

   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而立与不惑之间已是半生,美丽的容颜渐失,但尚存一份纯真的心境。所以,我仍会感动,为一份无欲的帮助,为一种真挚的情感,为一句温暖的问候,甚至会为一种彻骨的悲伤。半生已过,却仍然会迷失在一种心境当中无法自拔,也许,这也正是人性的脆弱。彻夜不眠,暗自流泪,想过生命的结束,也想过身心的堕落,现在想来,无非是行到了水穷之处,那么就学一学王维,看一看蔚蓝的天空和涌起的云朵。

   那一段心路需要自己来走,那一道心门,总得自己来开。

   如果不能承受黎明前的最黑就永远也无法体会到阳光初现的耀眼,无法承受暗夜的寒冷和孤独就无法享受白日的光明和温暖。

   

  7、深夜,朗朗夜空,仰首而望,繁星晶莹,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一幕星空,又何尝不是人间一场人生呢?人们感叹着月亮的阴晴圆缺,经历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迎接着自然的风霜雨雪,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山峦因曲折多变而峻秀,人生因波澜起伏而精彩,生命的历程就是这样峰回路转。如果说人生真的如戏,那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谢幕之时,你只是孤零零一个看客,眼中闪烁着别人的微笑,脸上流淌着别人的泪水。与其这样,倒不如勇敢地踏上人生的舞台,大声地哭,开心地笑,努力一次,拼搏一次,演绎自己精彩的生活,真真切切地体会这似水流年中生命的味道。

有风有雨的日子里,以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以进取心去挑战生活,付出劳动,撒播汗水,再困难的日子里也会收获温暖和快乐。人生之中本来就有许多得与失,得到了金钱,也许失去健康的身体,得到了地位,也许失去可贵的友情。我们永远不能丢掉的是一颗热情向上的心,一种自尊自强的精神。走出固步自封的小圈子,勇敢地直面人生,有一天,当我们走过这段泥泞之后,会发现自己所失去的只是一棵可以乘凉的小树,而得到的却是人生这片恣意生长、繁茂翠绿的森林。当我们真正找到自己在社会的位置时,才会明白,只要真心努力过,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夜空中最美最亮的那一颗星,而那时的夜空,该是怎样的熠熠生辉。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滤净心灵的苦难和烦忧,以一种平和而澄明的心境去认识自我,摆正心态,寻找机遇,善待生活,崎岖人生路,总有彩云相伴,漫漫长夜,也会星空灿烂。

 

   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唐朝诗人王维的千古名句,常被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身处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换做现代话说就叫保持平常心。


   纵观历史,惊才绝艳的周瑜如果放下对诸葛亮卓越才能的妒忌,不争强好胜,那么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他有着小乔这等稳重端庄、识文断字的绝色佳人相伴,闲暇之际细细品味红袖添香夜读书之乐,岂不美哉!时运不济的李广若肯放下封侯拜爵的执念,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哪会落得与君王离心离德的尴尬境地,最终郁郁而终。


   由此可见,许多名人志士晚年凄凉的人生境遇与其心态上无法释怀,太过执着有必然联系。若得平常心,拥有乐观豁达的心态,即可淡泊名利得失,笑看成败。命运多舛的大文豪苏轼在痛失爱妻和因乌台诗案被诬入狱、屡次贬官的双重打击下,并没有一蹶不振、陷入凄凉愁苦的境地。正是因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在那巍巍青山,悠悠绿水,馥实绕家的田园之美中,放下了积极仕进的心态,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寄情山水。


   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得志也不会眼红他人步步高升,得志时也不会飘飘然目空一切。谨记名利得失往往只是你的自我感受,亦舍亦得不争者往往能后来居上。学会包容,恩怨对错,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要学《士兵突击》里的吴哲那样无论是在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亦或是阿谀奉承,都坦然自若,笑看人生才是处事之道。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你得到什么,也会失去什么,就像士兵经过枪林弹雨的洗礼后会变得越发成熟,但同时也会失去天真。白云苍狗,世易则时移,时移则备变,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秉着平常,应对得失,领悟人生岂不快哉!

   

   9、“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在哪里第一次读到这一句诗,当时凭自己的想当然就理解成:一个人外出游玩赏景,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到最后,却没了水(这里我将“穷”理解成“水的尽头”),但这并不影响行者的心情--没了水,大可以换个景致换个角度,于是,坐下来看蓝天之上云卷云舒。我的理解里有许多随遇而安的成份。


   后来在程希哲编著的《菜根谭的智慧》一书里读到“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又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有关的解释为:


   “......宁静的环境可以让人心旷神怡,品味自然。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在一次出游的途中,信步所至,却见一条大江横亘在眼前。此时,他没有急着去设法渡江,也没有匆匆走回旧路,而是悠闲地坐在草地上,心情平淡地欣赏着天上的云起云落、云聚云散,品味着它们在时快时慢中变幻不定的图案......就在这种谐和宁静的心境中,他吟出了两句极富禅意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平淡的诗句,表达出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韵律的和谐合拍,当诗人入神地静观云聚云散时,物我融为一体。他因静坐而神飘云际,得道适意,领悟了坐行住卧皆禅的精髓,心智不再被生活表层的种种繁杂所迷惑,保持了心绪的黑市与宁静......”看到这里,才明白自己原来的对诗里“穷”理解有误,此处“穷”意为因水而隔,路到了尽头。


   前几日,与天涯兄诸友闲至登聪法师处喝茶聊天时,恰逢登聪法师的僧友慈心法师从桂林远道而来。从登聪法师的话中得知慈心法师书法精湛,鉴于一缘难求,天涯兄请求慈心法师可否赐一联墨宝以作纪念,法师问哪联,天涯兄念出“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法师有些许不解,问是否是与源自王维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天涯兄才说出:曾读到类似的一句,表达的意境与心境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理解性地记下了这层意思,并不记得原句。博学多才的慈心法师告诉我们:这是“诗佛”王维写的《终南别业》里的一句,全诗如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我想说的是: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穷”是“水穷”还是“因水而路穷”,也不管我们记下的是否准确无误,但所有读到的人,都记下了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那份洒脱那份惬意还有那份胸襟,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


   走得累了,适时地停下,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如果方向错了,停下就是进步!顺应时势,适时地调整方向、调整心态,这样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10、生命有时真得很脆弱,脆弱到我们来不及想。我们必须学会珍惜,好好地爱。时光转眼即逝,每一场相遇都是缘分,和父母的缘分,姊妹兄弟的缘分,爱人的缘分,孩子的缘分,我们在一起时要惜缘,真诚对待彼此,爱彼此,不要计较得与失,不要让自己留有遗憾,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


    虽然我们的生命虔诚温柔,而我们路过的风景却各有不同,我们爱过的人,遗憾过的往事,那一场又一场的阴差阳错,那些漫长人生路上,旧日足迹今朝回望的一径轻寒,原本就是如此的简单明了。但那些曾经许下的诺言,那些过往日子里,如幽兰般怅然的心事,那每一个猝不及防的瞬间啊,真的就可以这样一笔带过吗?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历代传说中的女子男人,都在向往着美好的爱情,守望着古老的神话,就在这个有雨的黄昏,淡淡的秋季,从我们的掌心,渐渐泛化开来,象浮叶落花一般,将我们的眼眸打湿,也染香了我们的心情。


   那么今世今世,若爱,请深爱。握紧身边的那双手,千万别在茫茫人海中,丢失了彼此,就这样一直走下去,爱下去,走到天荒地老,走到岁月的尽头。要在心中感恩,这一生,谢谢有你一路陪我走。


   要么此生,若不爱,就离开。错过了就错过了吧。不要遗憾,不要怨恨,不要无休止地追问原因,更不要在谁是谁非中纠缠不休。俗世本如错综复杂的布阵,缘里缘外的喧嚣纷扰,铭刻在三生石畔,我们能够相遇已是不易。因此,不要轻易去伤害一个人,也要学会忘记,那些牵牵缠缠和恩恩怨怨。


   生命里,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啊,无论他陪你走过多远,你跟她突然邂逅。请在注定分离的时候,好好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


    从此,你是你,我是我,互不相欠,各自寻找幸福。即使在路上遇到了,也不要敌视,就这么笑一笑而过,在心里默默祝福她吧。既然爱成往事,情已错过,又何必在心底苦守,那一地的阑珊。


    这一去应该有轮回吧,人生本就如一蓑烟雨,满河长风。谁可以永恒不变的守谁一辈子,什么又叫做真正的长久?季节里的流光如沙,转眼就是沧海桑田,多少沉如磐石的诺言啊,今朝它们又在哪里?


    所以,借一叶扁舟给我,陌上红尘三千,请渡我去彼岸,传说那里有岁月熔炼的安宁,也传说,日日随流水,行到水穷处,就该是坐看云起时。

 

  11、江南有梦,梦在那烟花三月的扬州。

   江南有梦,梦在那烟雨朦胧,细雨霏霏、桃红柳绿的杭州西湖边。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桥流水,烟雨霏霏,乌衣巷口,曲径通幽。青石板上脚步留恋,撑一把油制的花伞,任细雨淋沥。

   只想牵着你的手,一直走下去,走到小巷子的尽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很想浪漫一回,拥着你的双肩,依偎在断桥边,来一次亲昵的拥抱,诉一次人间真情。用手中的笔写一篇爱情的诗,用相机拍满写意的山水画。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江南才子,美女佳人,冲冠一怒为红颜,不爱江山爱美人。

   真要感谢那个北宋时期的杭州刺史苏东坡先生,是他疏湖建堤,以至才有今天的苏堤、白堤,才有今天的西湖美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千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爱情的缠绵莫过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情真真,意切切。

   牵着你的手,在小桥流水边,在古道西风瘦马处,在天之涯,在海之角。天涯海角,有山盟海誓、诉天老地荒,哪怕是沧海桑田,只教人心相许,情还属,情意相投,爱莫如许。

   长亭外,古道旁,佳人依旧,在水一方,牵手红尘。

   吴刚把酒,苏轼问天,李白只饮黄花酒,千里婵娟共应有。

   明月亦有,闲池亦搁,山盟还在,锦玉又托,梧桐深深锁千秋,心有千千结。

   最是忆念那个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地方。那是何等浪漫的地方。古人尚能,今人又何?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红尘佳人,翩翩起舞,笙歌羌笛,欢娱达旦,三月不食肉和味。

   很想让时光倒流,穿越到那五百年前,做一回乾隆大帝,来一次六下江南。

   西湖的水呀,钱塘江的潮,涌满了我的心房,灌进了我的大脑。构成我文思的泉涌,一波一波思绪绵绵。

   很想再谈一次恋爱,在许仙与白娘子的断桥上,在西湖的小船上,看湖水微澜,瞧柳浪闻莺,诉相思之情,畅离别之苦,话一曲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不论是神话的,还是故事的。天涯芳草尽,人家芳菲开,只要有梦,梦里成真,此生无悔。

   在月光如水的三潭印月边,弹奏一曲《春江花月夜》,让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成蝴蝶,比翼双飞。做一个梦中人,性情中人。

   十年一觉扬州梦,人间三月花正红。

   我不知道我的江南有梦,伊人可好。白居易是这样描述写江南的。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边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最是想在那个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时节,在那栽有相思树的地方,捧一把红豆在手,重温一下前人的“红豆生南国,当春乃发生,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多么富有诗意的罗曼蒂克,今生足矣!

   江南富庶,苏杭天堂,西湖的水,情人的泪,洒满了人间,醉了春风,绿了杨柳,迷倒了信男善女。古时的、现代的,一批又一批。

   江南是有爱情的地方,许多美丽的故事,真挚动人,千古佳话。

   掬一捧西湖的水,明净我的双眼,让许多故事在记忆的大脑中沉淀,构成美好的回忆。

 

  12、寂静的午后,翻开一卷书籍,南朝诗人吴均的一首《山中杂诗》映入眼帘,“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了山居的清新超脱,淡然唯美的悠然闲适的生活: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远离尘埃远离喧嚣,山居之乐的恬淡洒脱,自在从容的幽静氛围生动而传神地溢于诗中,尤其是最后一句,"云从窗里出",云本不可能生于屋内,但因房屋处于白云缭绕之中,云气从屋后、屋侧飘过,所以看起来就像从窗中飞出,读来令人口齿生香心醉神迷,继而心生向往。


   云,徜徉在辽阔的蓝天,依山而居,临水而生,踏歌而行,时而丝丝缕缕,时而成朵成片,时而缭绕成千古流传的韵律,时而静默顾盼独芳菲,时而柔若无骨风为伴,时而黑云压城城欲摧......自古以来,世人爱极了云,描绘云的诗句也不计其数。


   唐代焦郁《白云向空尽》“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生动刻画白云出岫的悠然自在从容。唐朝李中《春云》“阴去为膏泽,晴来媚晓空。无心亦无滞,舒卷在东风。“,唐朝陈师穆"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描绘云的变幻多端,妩媚绮丽。唐朝皎然“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把云的自在洒脱飘逸描述的淋漓尽致。元朝张养浩的“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云的多姿多彩变幻莫测衬托出山的伟岸雄壮,相辅相成,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唐朝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高耸的山峰,苍茫缭绕的云海,更加烘托出隐者的仙风道骨,气度非凡。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诗人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淡定的心看山顶上有云朵涌起。水的尽头,是云的开始:溪水可以蒸发升腾为云,阴云布雨降落再次化为溪水奔流不息,正如花落了还会有再一次的花开,世间万事万物皆有规可循,所以方得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喜欢王维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意境,以及诗中所表达的超然忘我,豁达开阔的人生情怀。


   每个人的人生旅途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事遂人愿。正如冰心《成功的花》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当面对逆境时,不要怨天尤人,更不可自暴自弃,走进大自然,走近田野山林,去感受群山延绵无语的巍峨雄壮,去倾听朴素野花无言的坚定刚韧,去欣赏天边云朵无声的轻盈飘逸......上帝是公平的,他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会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有一村。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边云卷云舒。”云卷云舒云不老,花开花谢花还香。云卷云舒,时刻变幻着美丽的姿态,而唯一不变的是宠辱不惊的气度。湛蓝的天空中,云,大朵大朵,大片大片,或漂缈或起伏,或漫卷或舒放,纵横自如,来去无踪,飘然若仙;云随风动,心随意动。即使人身陷逆境,但至少心是自由的,心,在自然的天空中驰聘遨游,自在,愉悦,体会一种高远宽广的人生境界,心境开阔了,心结也就自然打开,从容淡泊的心境往往会是迈向人生成功门坎的开端。


   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纷扰的尘世里,当以一颗云水禅心清醒地自居,不心高气傲,亦不妄自菲薄,平和的心面对伤痛时,依然可以拈花微笑,于是所有的磨难都可以在低眉莞尔中化为一缕飘散的云烟:只有我们真正拥有了云的胸怀,方能真正感悟到宠辱不惊的人生魅力。


   “云,尘世在天空的倒影,有一天,你明白了浮云,也就明白了尘世。”

   

  13、三月正经,柳絮随风,静候在细雨里花开的不迟不早,那段曾紧掩在窗扉里的韵味,此刻如同流苏一般在空气里悄然蔓延,衍生出一缕缕执着的妩媚,更行更远还生,惑着人去寻觅它的踪迹,却又现身的那样坦荡与温存,让人轻而易举的就嗅到了这段艳若桃李的时光,叫做青春。

   山雨欲来,开满朵儿的花要在诗人一夜的忧思中落下几瓣,而与青春相遇也像是必然要途径的未知,或是喜乐,或是坎坷,隐隐的向往又隐隐的畏惧。与当它迎面而来的时刻,我们义无反顾的撞碎那一扇叫做稚嫩的窗,擦着碎片走过去,浑身是血的迎向它,像是迎向一个全新的世界,以一个浴火重生后的胜利者的姿态,却满是弱者的好奇与困惑,以及作别任性与怯懦的不舍。青春的开端就像是一首遗失了灵感的诗,提笔的那一瞬间仿佛觉得整个世界都陌生了,眼前的风景让人唐突不安,有些收敛着的凝重,容不下一句稚气的言语。

   行进在青春里,恍如用尽敏感去触碰生命里全部的狂喜与刺痛。情感依仗着年岁的纵容,裸露着身体奔向这个世界的圆滑与尖锐。诗句是从泪眼与笑意里生长出的文字,不需要太多的逻辑,自由的拥抱成为一种别样的美,或许这世间的气息格格不入,但它有着自己高傲的倔强,像野草似的疯长着自己的梦,挥霍着一切藏在骨子里的不羁去覆灭曾经的幼稚与迷茫,又莽莽撞撞徒添了一丛丛担忧与烦恼。梦的片段,像有皱的衣衫。

   繁花之中如何再生繁花,梦境之上如何再现梦境,一切迷醉在虚妄里的日子,在晨起时海面上破灭的泡影里愈见真实。青春不是一场对现实的逃离,浪漫的言语会因虚空而最终让了悟的人们抛弃,而了悟的人们最终会重新用现实来解读青春。趁着年少,趁着天气正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为着这段不该留有遗憾的时光享受途径的风霜与荆棘,又怀着采薇之心,诗意的栖居。

   诗的收尾从来不用句点,那一点儿牵扯着人心的余韵如同落红的香味,要挣扎着散进着空气里,去往风的尽头。青春也从来不需要结束句,它秘密的与记忆融为一体,行进到永恒,当岁月的带走它的躯体,它便留下灵魂让回忆一遍遍的诵读与感动,感动于肆无忌惮的狂妄的欢愉,感动于痛彻心扉的无奈的别离,感动于历经风雨的刻骨的爱恋,感动于微微扬起的左嘴角的笑意,感动于过往的所有轰轰烈烈,最后感动于无怨。

   无怨着人生里有着这样一段艳若桃李的时光朝向花开的大海,如火如荼,如诗。

   叫做青春。

   

  14、缘,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缘是一种很难说的清楚的东西,世间很多事,似乎冥冥中已有定数。这种定数,大概就是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吧。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缘起即灭,缘生已空。如是说;“缘”与“法”可以说是同一个内涵,先通透法,或说进入“法无我”之境,才可能彻底随缘。真的能做到随缘的人,不会在任何关头中冒出丝毫“自我”的成分。有“自我”的成分,就不可能达到“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境界的。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族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在庄子的哲理中,生与死同为自然现象,就好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般;人“生”的从无到有,人“死”的从有到无,也都是自然的变化,生不足以喜,死不足以悲。所以他能“顺天安命,鼓盆而歌”。

   陆贾《新语》云:“不违天时,不夺物性。”明白宇宙人生都是因缘和合,缘聚则成,缘灭则散,才能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遇而安。

   曾听过一个故事,一对夫妻非常恩爱。妻子死后,那个丈夫痛不欲生,到处寻找妻子,终于找到了,妻子却不肯说话,经不住丈夫苦苦哀求。妻子说:“何苦如此强求呢?我们的缘份已尽了,阴阳是不可能再结合了”。

   缘是人与人之间,事物之间的一种维系,并非宿命,而在前行的路上,仿佛冥冥之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牵引左右着我们似的。

   同一扇窗户,向上看是风景,向下看是泥土。

   唐代山水诗人王维,在历经一系列政治上的失意与挫折后,诗人晚年更是奉佛长斋,衣不文采,居蓝田别墅。以游乐山水来摆脱恶浊的政治,排遣内心的郁闷。“清浅白石滩,绿蒲尚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禅理、佛趣可以说是俯首即拾,触目菩提。

   “行到水穷处”,似乎已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却没想到“坐看云起时”,一下子豁然开朗,直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全新的境界脱颖而出。王维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对一切外境之物不生执着取舍之意,无所依碍,泛若不系之舟,传达出随遇而安的自然和谐之境,深得物我两忘的禅趣。

   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之间,而在于咫尺之间。

   深秋时节,叶落纷纷。

   惟俨禅师指着一颗枯木问弟子;是枯萎好,还是茂盛好?

   一弟子说;茂盛的好。

  禅师摇摇头;繁华终将消失。

  另一弟子说;枯萎好。

   禅师还是摇摇头;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这时,一小弟子说;枯萎的让它枯萎,茂盛的让它茂盛好了。

   禅师说;嗯,花开花落、春去秋来,看万物皆应顺其自然,不要过于执着,是人生修行应该持有的态度。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就是一种随缘的生存态度。

  《定风波》是苏轼的名作,“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一生坎坷,仕途多舛。可面对人生的挫折,诗人坦然处之,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山雨欲来,得也萧然,失也萧然,任其自然。在人生得意时,苏轼以儒家的积极用世来处理政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人生失意时,他便用道家的无为超脱和佛家的空灭来排解胸中的块垒,修炼自己的品性。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他却以俗世为山林,如此说来,苏轼算是一个随缘之人了。

   有一个财主很喜欢养花,并且喜欢把花放在自己的房里。园子的角落里有朵很美的野花,财主看到了,珍惜之心油然而生,于是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自己的房间,没想到几天之后,花死了。

   有些东西正因为想得到才会失去。万事随缘,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永远无法拥有。

   何为缘?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乐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

   古时候,四川有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朝圣。他们两个,到底谁与南海有缘呢?

   富和尚还早就开始存钱,做准备工作。穷和尚仅仅带着一个化斋用的钵盂,就上路了。

   一年后,穷和尚朝圣回来了,而富和尚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

   佛家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说法。“随缘”不是随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随顺当前环境因缘,从善如流;“不变”不是墨守成规、冥顽不化,而是要择善固守。事情就是这样,做了,就会有成功的机缘。如果你做了,就会有成功的可能;没有做的人,就永远不可能成功。穷和尚、富和尚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事必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善缘、恶缘等。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

   自从六祖那首出名的偈子出现后,尘埃几乎成了心中迷误的代名词。尘埃虽小,却容易阴蔽在深处。尘世中的人们对过去的事情更要“事如春梦了无痕”,及时扫去心头的尘埃,让内心得以解脱。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语言: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终归不属于你。学会淡然看待一切,以平静的心态接受生活随心或不随心的安排。这大概或许就是所谓的缘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万事随缘皆有味,一生无欲即为仙。苦乐随缘,得失随缘,缘来了,缘散了,留下一些美好,也留下一些遗憾。

   逝去的,不在永恒;拥有的,也未必永恒。只有抓在手心里的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15、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间,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实在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拒绝外来的诱惑,独自徜徉于自己营造的淡泊的氛围里,


  沏一杯香茗,放一段音乐,让疲惫的身心在静静的宁静中好好地放个假。什么也不做,就静静地思索,让思绪在宁静中飘的很远很远。


  人的欲望永远无止无休,或许只有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刻,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一生竟有各种不同的欲望,短暂的一生竟来不及细细享受阳光,品位细雨,感受自然。因此,欲望是美丽,是咖啡,是可卡因,它使你心力憔悴,难以安宁。精彩与无奈,阳光与黑暗,永远是一对双胞胎,只有旷达宁静,淡泊地对待,才能给心灵一丝慰籍。外表的潇洒只是一种景观,内心的淡泊才是一种境界。


   携一份淡泊,品一份宁静,努力让自己保持一种超然清静的心境,在那些云卷云舒,花开花谢的日子,让心灵拥有一份淡泊与温馨。真的希望在很多年以后,当我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以后,依然能有心如止水的意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一份淡然和从容。淡泊是傲岸,淡泊也蕴涵着平和,淡看名利,淡看世俗,无欲无求,也无所羁绊,正因为心中无尘杂,才不会被贪念腐蚀,也不会被虚荣蒙蔽。宁静则是心灵的洁净,宁静是一种禅意,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就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


   心中宁静,意味着能静下心来思考,人因思考而得到灵魂的自由与永恒。淡泊与宁静,就是同一种境界,江水澄澈千里,在平淡中执着地奔流,高山巍峨千年,在静默中恒久地屹立。自然早已将这种境界展现给我们,如同日夜更迭,季节流转,如同松涛起伏,清泉流淌,一切在淡然之中,一切在宁静之中。没有欲望和杂念,一切都是和谐美好而且生生不息,这就是智慧。


   如果人能悟到淡泊宁静的真谛,就不会再因纷繁的人情世故而精疲力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淡泊宁静之中,是和谐和积极的心态,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当放开生活的那些细枝末节,所向往的,所追求的生命的形式,才真正的在我们的前方,而不再是糊涂和慌乱中的一时梦幻。 留一份淡泊宁静在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