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砖家说风水】二;风水与中华建筑文化

 JXY雨萌 2017-04-19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才能打造最为舒适的环境,所以从古代开始建筑就特别注重风水这一说,不论是朝向还是选址都是要经过多次考究,地形、土质、气候、建筑方位、环境都在考虑范围内,好风水影响人的一生,在那时候古人就已经有了这种意识,所以建筑风水发展得尤为昌盛。

风水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主要分为五点:1、地形地势的选择

2、“水质”的选择

3、土壤结构的选择

4、建筑朝向的选择

5、对气候的认识

今天砖家带大家从地形地势,“水质'的选择简单了解下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1、地形地势的选择

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讲求选址,在古代,“龙”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也是权利、富贵的象征,所以好的风水宝地被称为龙脉,而山脉在形态上多与龙相似,所以风水中称山脉为龙脉,建筑选址要求前宽阔,后有靠。后有靠能够挡住风势,前开阔可用于耕种,其实分析这些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地势的选择其实就是基于建筑环境通风,避免热反射,减少空气污染,防止洪涝灾害,避免滑坡,防止崩塌下沉及泥石流等。

例如故宫的建筑风水讲究

故宫西北角楼

中国古代的建筑非常讲究风水,有人认为这是迷信,实际上,古代的建筑在选址和建筑形式上所讲究“风水”也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特别是具有天文地理水文环境和生态等方面的科学依据。

从地理大势上说,北京东临辽 、碣,其中“辽”是指辽水,是古人心目中的东极要塞,“碣”是指碣石,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渤海竖立的国门;西依太行,“太行”指太行山,是我国北方东西地区的分界线;北连朔漠,“朔漠”指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边疆;背扼军都,“军都”指北京北部燕山山脉中的军都山,是北京的天然屏障;南控中原,这里的“中原”指华北平原,是我国内陆中心。
从紫禁城的外局上说,北京城的西面有太行山脉蜿蜒,北面有燕山山脉簇拥,两股山脉聚结,形成风水上的“龙脉”。整个北京小平原上,山色苍茫,云气郁积,蛛网般的河水溪流与星罗棋布的湖海定泊,使北京周边泉水密布,利于生态,符合风水上的“藏风聚气”。
元代在选择北京做元大都时,曾派人进行了周密细致的风水勘察,并凿河道,将西山的玉泉山水引入北京城及皇宫,现故宫中有数十口水井,其中有的至今水源充足,天旱不降,水涝不升,令人惊奇。

故宫断虹桥

紫禁城与景山

明代建都北京时,同样出于风水方面的考虑,并将北京城北的昌平黄土山作为皇陵,即明“十三陵”,明朝将黄土山封为“天寿山”,实际就是明王朝所认定的王脉,而紫禁城后(北面)的景山是紫禁城的“主山”。

2、“水质”的选择

风水理论特别重视“水”,认为“吉地不可无水”,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在寻找宝地的时候就对水有极高的要求,所以“寻龙择地须仔细,须观水势”,“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有水就必定能够保证生活,能有灌溉、饮用、河运、生活都离不开水,所以那时候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所在乎的水主要是要保证生活。只是发展到了现在才体现出了这么多其他的意思。

1.古代建筑与风水

中国古代人们在选择建住宅的时候会考虑很多方面,靠近水源,便于生活而且有利于农业灌溉;选择河流的上游处或者河流交汇处,一是交通方便二是防止洪水灾害。在古代建筑与风水的选址上我们就能看出远古时代的人们对选址是很有考究的。

2.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在古代建筑与风水上村落的建成是十分不易的,基本的村落都是背后是靠山,有利抵挡冬季来的寒风;面朝流水,能吹到夏日南边来的风也利于粮草生长粮草生长;建筑与风水的关系从环境上就能获得一些经验,朝阳、坡地等等特征。

风水与村落民居;在村落民居的选址中,讲究“负阴抱阳”,也就是宅院后有主山,左右有侧峰,山上植被发育好,宅前有弯曲水流环绕,远处有起伏的小山,总体表现出一种靠山面水的格局。如有“江南第一风水村”之称的浙南山区武义县郭洞村,襄樊南漳县板桥村青龙寨等,都是在风水理论的引导下,修建起来的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村落。在宅院内部,对干宅内的树木、下水道、房屋之间位置、门窗、屋内陈设、宅院围墙等,也有各种各样的讲究,对于研究我国古民居,必须要考虑风水文化的影响。

水势与安宅的原则

风水地理认为,发源于万山丛中的大江大河在长距离奔腾之后,汇入大湖或大海,在汇水处形成所谓“聚水格局”。由于水是生产、交通等不可或缺的要素与资源,故汇水处宜为都邑所在,“凡京都府县,其基阔大,其基既阔,宜以河水辨之,河水之湾曲乃龙气之聚会也”。中国古代都城、近代大城市选址都证明古人论断。翻开中外地图可见,凡在大江大河弯环境(河曲)或入海处几乎都有大城市,或为首都,或为商业中心。

例如古代芜湖城选址和建设

芜湖位于长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处,这种“二河交汇处”不仅土地肥沃,水源供应充沛,而且甚少水患,是一处非常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是风水师赞美的福地。

《地理辨正疏》记录:“圣人作都,不言华嵩之脉络,而言瀍、涧之相交。”这种“二河交汇”的风水宝地,尤其是大河与小河交汇处,主要来自“调节水位”、“防止洪患”之利;因两条河流交汇处附近,即使雨季来临,豪雨不断,造成某一河流水位高涨,超过警戒线,惊险万分,但是只要洪水行经“二河交汇处”时,就可顺势将过多的河水,移至另一水道作调节,如此,就不容易有水患发生。渐渐地,只要有此地理特征的地方,往往形成人口稠密的城市。

另外,中国历来的名都大城,大致都是界水而且抱水的,生气旺盛,人才荟萃,富甲一方,非常繁荣。因为两条河流中间,必定夹着龙脉(龙脉指如龙般妖娇翔,飘忽隘显的地脉。地脉以山川走向为其标志,故风水家之龙脉,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水流不停,龙脉中的地气亦随着奔走不停,直到两条河水汇合的时候,因为水的阻隔,地气(土地山川所赋的灵气)无法通过,自然就停聚在两水的汇合点之内,所谓“界水”,就是以水为界,使地气停止的意思。

《地理琢玉斧》云:“龙之行动未往日行,停止不去日止。何以知其行?水之所分,山之所发,此龙之行处也。何以知其止,水之所交,山之所会,此龙之止处也。”意思是说:龙脉(无论是山脉或者平地)两旁各有一条河流夹送而行,两条河流还没有汇合,就是龙脉还在行走,两条河流汇合了龙脉就会停止,而两条河流汇合的地方,就是龙脉停止的地方。

两条河流交汇(界水)之处,是龙脉界止的地方,所以古人曰:“未看山,先看水,真龙落处水聚,真穴落处水瀍。”水聚是指四方河水流来汇合,水瀍是指流水绕抱,也就是界水抱水的地方,为真龙真穴的意思。界水兼抱水,地气停聚,自然生气旺盛;生气旺盛,自然万物滋茂,容易聚集人口;人口一多,即有贸易往来,发展出商业;商业发展,则容易带来财富;财富一多,则行有余力以学文,求取功名利禄。所以说界水兼抱水之地,是发富贵的绝佳地点。



件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