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梗塞遇上颈椎病骨盆旋移该怎么治疗?》——史守良

 xyf4345 2017-04-20
徒手运动康复对适合的“脑梗塞”有效,选择适合的去治疗调理,可以为患者节约开支,节约时间成本,方法简单,疗效可见,无痛苦无副作用,方法得当,运用正确,切实可行。
【病例资料】患者杨某,男,55岁,政府公务员,山阳本地人。
【主诉】左侧肢体麻木困重无力13月,加重行走打软腿伴头重眼涩胀双耳听力下降8月。
【现病史】1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困重,以左上肢为主,在个体按摩诊所按摩汗蒸针灸无效,逐渐加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困重无力,休息稍有缓解。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心前区别闷不适,行走打软腿,双耳听力下降以左耳为主,左眼涩胀不适伴视力下降前来工作室寻求帮助。
【既往史】既往腰椎间盘突出病史17年,颈椎病史10年。否认传染及其他遗传病史。
【个人、手术外伤、药敏史】个人、手术外伤、药敏史无特殊可记。
【专科查体】患者形体偏瘦(低于正常体重3成),右耳佩戴助听器,以胸式自主呼吸为主,左侧胸锁乳突肌、前中斜角肌紧张粗壮,腹软,双侧肢体肌肉瘦软,肌力肌张力除右小腿三头肌张力稍高以外,其余正常。双侧肢体活动正常,关节活动自如,Babinski征(-),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评估】头颈轻度前移伴翘下巴头仰位,胸后倾重心偏后,骨盆前倾。双乳突压痛(++),枕下肌群压痛(+),胸锁乳突肌胸锁端压痛(+),前中后斜角肌附着处压痛(+),左侧喙突下压痛(+),腹部腹直肌外缘深度压痛(+),髂翼内缘压痛(+),左侧髂耻韧带压痛(+),左内收肌近端附着处压痛(+),双侧腘肌、右侧小腿三头肌紧张压痛(+)。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未做。
【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结果正常(体检结果);
头颅MRI检查结果如下:
颈椎MRI检查结果如下:








颈总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如下:
骨盆脊柱应力片检查结果如下:





【疼痛评分】VAS疼痛4-6分。
【诊断】
1)脑梗塞(基底节区腔梗);
2)颈椎病(混合型);
3)骨盆旋移症;
4)骶骨移位骶髂关节错位。
5)功能性脊柱侧弯症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症状“左侧肢体麻木困重无力13月,加重行走打软腿伴头重眼涩胀双耳听力下降8月”、体征“右耳佩戴助听器,左侧胸锁乳突肌、前中斜角肌紧张粗壮”、影像学检查结果头颅MRI提示:“右侧基底节区梗塞”;颈椎血管超声提示:“双侧椎动脉走行迂曲”;颈椎MRI提示:“C3椎体错位,颈椎骨质增生,C56椎间盘突出”;骨盆脊柱应力片提示:“胸腰椎左侧突右侧弯,骶骨左低右高,双侧骶髂关节不对称”可作出如上诊断。
问诊解析
1.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左侧肢体麻木困重无力伴头重眼胀听力下降13个月
2.痛苦出现的顺序?1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以左上肢为主,在个体按摩诊所按摩汗蒸针灸无效,逐渐加重出现左侧肢体困重,休息稍有缓解。近半年来继续加重,出现听力下降以左耳为主,左眼憋胀不适伴视力下降
3.持续了多久?数分钟
4.出现症状能不能缓解?能缓解
5.怎么缓解的?卧位休息
6.用多久可以缓解?10分钟
7.都做过什么治疗?推拿按摩针灸理疗
8.治疗效果怎么样?改善不明显

【诊疗计划】改变肌力,纠正错位,促进循环,消除瘀堵,恢复功能,实现无痛。
【治疗经过】依据诊疗方案,第一天操作步骤:
第一步:松解小腿三头肌,腘肌,髂腹韧带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静脉血回流;
第二步:加强核心稳定,改善呼吸模式,增加血液含氧量,促进代谢产物的分解代谢吸收;
第三步:整骨正脊纠正脊柱关节错位,治脊松骶髂重建脊柱力学平衡;
第四步:松解胸锁乳突肌、前中后斜角肌,疏通头颈静脉回流通道,改善脑血循环,改变梗塞部位营养供给。
【临床效果】第一次治疗后,患者心前区闷胀不适消失,左下肢麻木困重无力去之八九,上肢麻木困重无力去之过半,双耳听力眼涩胀不适亦有所改善。
第二次于今天下午来工作室反馈说:左侧肢体麻木困胀的症状几乎全部消除并维持在午后,肢体无力,双耳听力较前较前明显改善,左眼涩胀比以前减轻。二次治疗尊第一次方案继续治疗,并做颅骨矫正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脑供血及其回流。
【讨论分析】这是一个老病号,13年来的颈腰椎问题曾多次找我解除,于是自己想试一试其“脑梗塞”能不能利用徒手运动康复的方法来帮助其恢复。帮助其恢复的理由:
1)脑梗塞产生的机理一类情况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循环变差,动脉血管内壁栓子剥脱瘀堵脑组织供血的小动脉造成脑组织缺血循环障碍,出现肢体功能感觉障碍;另一类情况多见于胸锁乳突肌、前中斜角肌紧张短缩,筋膜高张力,间隙变窄,静脉管壁薄容易受压回流不畅,代谢产物淤积于脑组织发生瘀堵,出现营养供给失调而表现为“脑缺血”甚至“梗塞”。徒手治疗是采用改变肌力,纠正错位,促进循环,消除瘀堵,恢复功能,实现无痛(消除麻木肢体困重无力)。心脏播出血量与回流血量比率匹配相当,循环通道通畅,组织代谢产物能够正常分解代谢和吸收,为脑组织的血液循环提供通道的畅通,恢复大脑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纠正脑功能,为肢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第一次治疗约40分钟,症状明显改善,如果患者转变意识,积极配合,有可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颈椎下链接胸廓上接头颅,既是大脑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连接的重要通道,又是头颅血供循环的必经之路。有文献记载: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颈椎的改变有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颈椎错位血流不畅,是因为颈部肌肉紧张特别是胸锁乳突肌,前中斜角肌的紧张,会影响血压的变化,出现脑血管意外。还有就是给大脑中枢神经供血的血管分两路,一路是颈总动脉,一路是椎动脉,而回流只有一路颈总静脉伴颈总动脉回流。相对而言动脉管壁厚内压高而静脉管壁薄易受压出现回流不畅。回流不畅所导致血液循环效率降低,发生淤堵造成脑组织缺血表现表现头闷头胀或伴头痛,血压升高等症状。该例患者的表现头沉重双耳听力下降(左耳严重),左眼色胀就属于静脉回流不畅淤堵基底节区,出现梗塞,眼底循环差代谢产物不能及时分解代谢,营养供给失调。循环变差亦可引起耳内压的改变,变现对外界声响刺激的敏感度下降,出现听力下降。患者有颈椎病史10年,促成了脑梗塞的形成。另外,患者姿态的变化,颈椎前引翘下巴头后仰,胸后倾加之前中斜角肌紧张,一方面刺激卡压臂丛神经,是导致上肢麻木困重无力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刺激其内下行过心包入膈肌的交感神经内脏支,诱发类似于“心肌病”心前区闷胀不适的症状,斜角肌的一次松解,心前区不适消除,说明该闷胀不适为斜角肌紧张所致。
3)宣老说:“骶髂关节问题是万病之源”。该例患者的骨盆移位,骶髂关节错位由来已久。首先,患者13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之一就是骶髂关节错位,其次骶髂关节错位骶骨失稳会影响脊柱力学发生改变,一方面影响腰椎的稳定,另一方面腰椎应力发生改变影响颈椎的稳定,于是便有了10年的颈椎病史。哪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骨盆移位骶髂关节错位的呢?是生活习惯和动作模式以及女同志的产伤等导致骨盆移位,而得不到应有的调治,继发出现骶髂关节错位而诱发骶骨失稳,诱发脊柱力学发生变化。
“意识决定行为”。骨盆移位骶髂关节错位既是不良习惯职业特点等引起的果,又是“腰不好”的因;“腰不好”既是颈椎不好的因之一,又是骨盆移位骶髂关节错位的果;颈椎不好既是颈肩臂痛产生的因,还是诱发脑血管意外的因,又是骶骨失稳脊椎力学发上变化及“腰不好”的果。为什么说骨盆移位骶髂关节错位是诱发脊柱关节疼痛以及脊柱相关疾病的重要因素呢,一方面是因为骶骨支撑着躯干头颈肩带及上肢,另一方面还因为骨盆骶尾骨连着下肢接触于地面,假如其约束机制能力不足出现躯干头颈的力学发生变化,在代偿范围内,可以没有症状,在代偿极限状态下的一个小小的刺激就会诱发损伤,出现症状。症状的此起彼伏,看得懂的找原因,去除治病条件,实现帮助病人康复的目的。看不懂的,学习消防队员以“灭火”的方式消除疼痛,疼痛消除,原因还在,继发性上还会继续。
第二天来反馈,昨天治疗较好的疗效维持到今天午后。当我做完二次调整时,患者明确告诉我,耳鸣眼涩胀明显改善,为我的治疗方案由提供疗效的支持!
第三天的治疗调理结束患者头脑很清爽,听力、视力恢复明显,左侧肢体困重无力明显好转,但是较右侧略差,心前区闷胀不适一直未发作。
今天第四天,患者来主诉说今天陪上边领导视察调研,转了近2小时后,眼耳上肢症状未反复,左下肢麻木困重无力打软腿又有出现。我继前调理结束,让患者起床行走观察,行走不低头没事,若低头发现左腿发软,同时我发现在低头行走时,伸下吧颈椎处于前引位,抬起头行走症状消失,我让患者收住下吧再低头行走,左下肢麻木困重无力打软腿症状不出现。这说明患者头颈相连的寰枕关节韧带松弛,枕下肌群无力,翘下巴头前引颈前移导致颈椎底层筋膜张力增高,牵动硬筋膜,支配下肢的脊髓受累出现下肢麻木困重无力打软腿症状。因此我为患者在配合普拉提训练的同时,增加背壁练习,以改变患者的姿态。鉴于患者形体偏瘦,不喜运动的特点,为加强营养(因患者牙不好不吃肉类特别是瘦肉),建议患者将牛肉、猪瘦肉煮好打末,每天进食1-3两,保持每日一个鸡蛋。
这样的徒手运动康复调理治疗,简单高效,无痛苦无副作用,患者愿意配合。美中不足的是:他是病人而不能将自己视做病人来对待,或多或少影响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