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广】一条嘉闵高架上海政府花了百亿,难道只为了交通?

 板桥胡同37号 2017-04-20

城市规划的通用型>

 

中国几乎所有的中大型城市在布局上都有一个通用型,那就是以环形划分。

 

这其实是一种边际效益最大化的做法。

 

要理解其成因,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城市规划模型入手。

 

所有中大型城市最初都是一个小村庄或者一个小部落,我们以一个蓝点示意。


村民在原先的地域外发现了矿场,因此一部分居民选择了定居矿场周边,另一部分居民选择住在老区,工作在矿场,每天往返,情况则变成了下图(中间的线代表道路)。



随后,村民又在发源地以外建立市集、工厂、学校等功能区,情况变成下图(除了老城区和周边功能区有交流,各个功能区也需要道路互通)。

如果把模型发散到诸如上海这样的千万级人口的大都市,情况则会更加复杂。


Oh,my god,是不是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但这就是类似上海的超大型城市必需的交通网路。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市中心去到任何一个点都很方便,居住氛围最成熟,人气和地段价值最高

2、越往中心,交通线越密集,极易形成堵车

而且上海的重要节点肯定不止上图的18个,所以拥堵情况只会更严重。

最高效的解决方案是

沿内环修一圈高架。


高架道路一方面只能行车,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对道路的干扰作用降为0;另一方面可以规避环内复杂不可控的细小路线,对于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不言而喻。

随着路况拥堵的范围越来越大,嵌套式的环形高架应运而生。例如上海,

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人民广场+南京西路+淮海路),以内中外环高架的形式布局。

 

而且,高架路节省下来的通勤时间,能让每一个高架节点的人流量倍增。

对人流这块蛋糕,嗅觉最灵敏的莫过于商圈。所以几乎所有的顶级商圈都会自发的围绕高架节点而建立,如下图:

除了市中心,上海所有副中心级别商圈,徐家汇、莘庄、中山公园、五角场、花木都位于高架路沿线。

而我们知道,商服配套对于土地价值的推动作用举足轻重,邻近这些顶级商圈的房产,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都自然而然的能成为当地标杆项目。

 

比如陆家嘴的汤臣一品,二手挂牌单价超20万!长年占据上海豪宅头把交椅;再比如淮海路的翠湖天地,二手挂牌价普遍13万/㎡,已然成为上海传统豪宅地段的领军项目;再比如花木的浦东星河湾,最新一期售价11万/㎡,无论是产品还是价格都是当地毋庸置疑的标杆之作!

凭借着优越的交通区位和顶级的商业氛围,这些经典项目不仅在居住品质上和知名度上远超同板块其他项目,在资产保升值能力上也更胜一筹!

 

时间成本+商圈辐射,让高架沿线的房产价值极其出挑。

 

但是,仅有三个环是不够的,因为最关键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从城市外围去到市中心依然拥堵。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修建横向和纵向的高架来将三个环串联起来。

 

因此,上海的第一条南北高架和延安路高架应运而生。


1993年底,打破市区高架双向4车道常规,气势恢宏的双向6车道南北高架开工。

 

当时被称作“成都路高架”的这条“上海突破性南北交通大动脉”实现了2个月动迁沿线10万居民的“空前大动迁奇迹”,这条高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95年,延安路高架开工,上海申字型高架格局全部付诸现实,以延安-南北高架的交汇点——龙柱为中心,上海的中央商务区确立。

 

从实际效果上讲,南北高架的意义是远高于内中外三环的。

 

上海地段价值的衡量标准很简单,谁离人广最近谁地段牛逼,而对于以车为主要出行工具的中上层阶级来说,谁开车到人广的时间短谁地段牛逼。所以实际上沿南北高架的地域价值已经超过了交通拥堵的内环边缘。

 

另一方面,南北高架的核心作用是串联内中外三环,意味着这里的人流量将等于三环的总和,随之而来商圈的能级和规模都将更加出挑。

 

更短的时间直达市中心+更高能级的商圈辐射南北高架的土地价值不言而喻,称之为上海的“黄金中轴”也不为过!

 

 

 

第二条南北高架>

我们来看两张草图:


现代人类的造城运动在形式上总是存在着相似性。

 

在2002年上海完成外环内申字型道路布局后,同样的模型正围绕着大虹桥悄然兴起。

 

以虹桥为核心,纵向的外环和沈海高速,横向的沪翔、京沪、沪渝、沪昆、申嘉湖高速已经形成了类似市区的内中外环形态,但是缺少一条途径虹桥、能把这三个环串联起来的南北向高架。

正于此,上海第二条南北高架——嘉闵高架应运而生。

北起沪翔高速、南至申嘉湖高速,嘉闵高架全长36公里。不仅在长度上完爆第一条南北高架,更是丧心病狂的做了10车道,将拥堵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嘉闵高架之所以能赞誉为上海第二条南北高架,在于其规划根本是以虹桥核心商务区为中心,连通南北方向的广大腹地。

 

但很多老上海人对于这个说法不屑一顾,理由很简单,虹桥如何能跟中央商务区比较。

 

这其实是沉浸在传统地段模式里的错误观念。因为从规划的意义来看,虹桥的前景比中央商务区更为长远。

 

除却政治压力,为了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建设高难度的科创中心,上海和周边省份浙江&江苏建立长三角经济圈,便于各种要素资源的互换和流动是绝对必要的。


长三角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对于三方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比如,上海用制造业的转移交换江苏或者浙江的总部落地,这是非常自然而然双赢的事情。

 

上海要的是总部,两省要的是就业,各取所需!

 

上海不要的是人口,两省要的是人口户籍,互补!

 

而能链接三方、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度最合适的莫过于大虹桥,所以大虹桥成为长三角的绝对中心,承载整个长三角的经济命脉天命所归。


这是中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一环,是中国经济增量最为可观的地段之一,未来很可能成为长三角顶级阶层的聚集地。

 

以南北高架为参照,以虹桥商务区为契机,嘉闵高架成为上海第二条“黄金中轴”指日可待,其沿线土地价值未来不可限量。

 

正于此,多家眼光敏锐的知名房企早已开始布局。


比如位于马桥的万科公园大道,在售单价已经逼近5万;再比如位于南翔的华润中央公园,二手挂牌单价逼近6万;再比如位于莘庄的金辉海上铭著,入市价号称要上8万/㎡!这些项目的价值能如此坚挺的最大保障正是嘉闵高架所带来的规划红利。

 

而其中最大的赢家我认为是上海龙湖

 

2015年12月10日,上海龙湖以46.5亿元总价,楼板价27084元/㎡,溢价率108.34%,拿下了大虹桥北部纯宅地,再加上早前获得的位于商务核心区的虹桥天街项目,上海龙湖在大虹桥区域成功布局了两大项目,而且都在嘉闵高架沿线!在目前已进驻虹桥的开发商中,如此大手笔并不多见!

 

而如今,在这块宅地上兴起的龙湖天璞项目也即将入市。

 

龙湖天璞紧邻嘉闵高架,驱车通达虹桥核心区只需15分钟,坐享上海第二条南北高架规划红利。


产品上项目采用的龙湖最顶级的豪宅产品线天璞,予以匹配虹桥精英对于居住舒适度的苛刻要求。

 

社区园林更是融会贯通了龙湖23年的设计经验,打造出了三江五园的唯美画卷,处处彰显了“中国园林大师”的风范。再匹配上龙湖全国知名的物业团队,说龙湖天璞是虹桥区域舒适度最高的公寓产品也不为过!

 

2017年是上海房地产市场难得的窗口期,如果能入手一套舒适度和升值潜力兼备的龙湖天璞,一定会是您置业大上海最明智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